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底线 (第2/3页)
撤回。 中国在外政治口碑一向不错,言而有信是必需的,也符合中国人所说的仁义大国的形象。所以各国在再次得到中国政府的保证后,也给予默认。孰不知,中国正组织一切力量向刘兵团输送物资、装备并大量建造渡河船支,近十万的俄国俘虏被充当劳力修路铺桥,因为刘兵团将是后面的政治谈判中,中国政府最直接的威慑力量。 然而对于中国撤军,俄国的第一反应却是,除在伏尔加格勒留下了三万军队外,将前线与中国对峙的军队全部召回用于平定叛乱。以至于中**队面前已没有了俄**队,这让中国的将军们目瞪口呆,自有史以来这恐怕还是第一次。中国的将军们也第一次发现,仁义大国的形象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过中国方面并没有趁势进攻,反到是提出为协助俄国保持国内稳定,愿意出售一批枪械给俄国,而且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成,不过条件是:只接受黄金支付,钱到发货。 尼古拉二世很恼火,中国人居然把从俄国人手里缴获的枪枝买给俄国?!但为了能尽快平定叛乱,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忍痛将仓库的黄金装车从铁路运向中国。· 9月25日,英国,朴茨茅斯 经过英国“不懈努力”的调停,中俄两国终于在朴茨茅斯坐下来商谈战后事宜。俄国全权代表谢尔盖维特抵达朴茨茅斯,中国全权特使、外交部长唐绍仪正乘坐着最快闻香号驱逐舰还在路上,所以前期谈判由中国驻英公使汪大燮展开。 “中俄两国以目前军队实际控制线为界限,重新划分两国国境线。同时俄国必须立刻迁走以东的七百多万的军队和百姓。”双方刚刚才坐下凳子还没捂热,汪大燮就抛出中国的条件。 这个条件俄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但维特很清楚,这只是中国的开价而已。维特冷静的看着汪大燮,良久之后才说道:“俄国同意将把从中国清朝时期占领的土地交还中国,以此为两国新的国境线。”维特说完就静静的看着汪大燮,他也很清楚中国不可能会答应他的条件,这只不过是他对中国人开价的一次还价,他正等着中国人再次还价。外交,其实和做生意是一样的,都讲究锱铢必较。 只是维特没有想到,汪大燮连价都不还,只是在静静的看他。如此情形让与会的英德法等国代表无不莫明其妙,作为外交官的他们见管了拍桌子骂娘的、笑里藏刀的、背后捅刀子的各种外交场合,唯独没见过两国代表冷眼相对的如此诡异的一幕。 “哈哈哈哈――”汪大燮突然大笑起来,指着坐在身侧的驻英武官王洋说道:“如果维特先生不愿意跟我谈的话,可以跟他谈。”说完,汪大燮站起来就往外走去。 维特有些姗姗然,他的开价却是低的有些过分了。人家中国都朝西伯利亚开始移民了,你一个战败国这是要把人家重新赶回去呀。可他开价低的原因,不过是想尽可能多的争取俄国利益罢了。 “公使先生请留步。”英国与会代表、远东顾问欧格纳起身拦住汪大燮:“俄国的条件确实有些过分,但都是可以谈的嘛。我在中国多年且与贵国皇帝私交甚好,熟知中国乃是礼仪之邦。公使先生如此拂袖而去,可是不合中国礼仪之邦所说的君子之风哦――” 欧格纳说到他与皇帝的私交是想靠皇权压汪大燮,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想从道义上谴责汪大燮,最后有玩笑的口气说是想表明这只是他个人的态度与国家无关。维特确实太过分了,这样的条件也敢抛出来,这已经不是价格低的问题了。俄国都被中国打成这个样子了,居然还敢跟中国这么说,要是换了他欧格纳,他连看都不会再看维特一眼立马走人。但欧格纳不能看着汪大燮走出会议室,不然这场会谈谁也还不知道到要拖到什么时候。虽然英国对中国海军关闭了苏伊士运河,但中国的黑海编队依然在印度洋上朝着红海进发,所以英国议会给欧格纳的任务就是,让中俄两国尽快达成协议草案,不能给中国黑海编队以任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理由。 只是汪大燮跟本不理欧格纳的那套,他只从欧格纳的脸上读出来,曾经在中国人面前耀武扬威的英国人,现在也需要赔着笑脸了。所以汪大燮只是瞟了维特一眼后对欧格纳说道:“君子之风首先便是做人要光明磊落。本官对此毫无诚意之人当面拂袖而去,乃光明磊落之举,正合先贤之教诲。” 说就好好说,不要动不动就行礼好吗?欧格纳腹诽着汪大燮向东方抱拳鞠躬的礼节,作为熟知东方礼节西方人欧格纳知道,一但东方谈及先祖并行礼之时,旁人也需要一并行礼,这点连中国的皇帝也不能免俗。于是欧格纳也很不乐意学着汪大燮的样子,抱拳东方鞠躬。作为世界第一大帝国的英国代表都鞠躬行礼了,法德美等国与会代表也站起来抱拳东方鞠躬。虽不明其意但却不得不说的是,汉家平整的服饰和宽大的袖子配合上汪大燮舒缓的动作,不敢说雍容华贵至少是行事优雅,这让自语为文明国家的各国代表有些暗自惭愧。 礼毕之后,汪大燮见各国代表也向东方施礼,所以依礼节向诸位拱手以致谢。直到此刻他才明白,皇上说的文化扩张的真正含义。 受够了!欧格纳满肚子火气,一句话没说光行一个礼节就用了十来分钟,再多行几次礼那大家干脆光行礼节也别谈什么判了。所以为了逼免再次出现此类现象,欧格纳直接说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开门见山,我也不跟公使先生客气了。俄国的条件确实无法接受,但作为战胜国的贵国是不是更应该体现大国的胸怀和诚意呢?至少我认为贵国应当先将刘兵团后撤解除对伏尔加格勒的威胁并召回黑海编队。” “哦,先生的意思是中国没有诚意?我国没有要求停火线外的一寸土地,难道先生以为我军攻不下乌法?莫非等我军占领莫斯科之后再退出莫斯科才叫诚意?我国也没有要求俄国一分钱的赔款,难道先生认为中国应当要提出俄国十亿英镑的赔款才叫有诚意?”汪大燮话一出口就是十亿英镑,直把各国代表震到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