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的宗藩条例 (第2/3页)
王太小。就在老王爷才安葬的第三天。刚刚继位的琉球王便开始生病,一连三天用药都不见起色。此时远在北京的皇后知道了,一道旨意便将琉球王接去北京。老王爷的突然离世、新王爷又太小不能处理国事,而朝廷特使是不能干预琉球内政的。但积压的政务已经影响到琉球的正常行政了。 在此局面下朝廷特使提议,由向承德暂代琉球王摄国政,以便于让琉球行政正常化。对此提议,山南山北两族长老虽有不乐之色,到也没有反对。这不仅仅是朝廷武力强大,而且向承德还是尚泰的侄子。因为他的父亲向德宏是尚泰的姐夫。而向德宏无论在中国还是琉球都是赫赫有名之辈,他最有名的事迹是1876年偷渡中国,向清朝求救,阻止日本吞并琉球。并声称“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但当时清廷行绥靖政策,不愿意过多干预琉球事务。最后琉球覆国。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到是有意相助,在于日本的谈判中争取到。让向德宏到南岛以琉球王的身份重新复国的机会。但向德宏本意是要光复琉球全境而不是偏安一域,所以还是拒绝了。·然而复国之志未酬。却也终身不再回故土,于1891年客死中国福州。而向承德就是向德宏的长子。而朝廷也正是看在向承德的琉球王族身份和他父亲为复国做出的牺牲,所以提议让他为琉球王不能亲政时期的摄政官。 向承德感恩戴德的叩谢了朝廷特使,然而穿着朝廷所特赐的汉装就走马上任了。不得不说的是,向承德确有一国宰相的能力,堆积多日的政务很快梳理清楚并处理下去。但关于琉球的藩属律条的定制却碰到了阻碍,首先就是宗藩两国的责任和义务的问题。 作为宗主国自然要为其藩属国保护,而藩属国也需要以朝贡的方式向宗主国表示忠心。对于中国来说这很正常,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几乎不干预其内政,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无偿为其提供保护。在古代中国这样的方式当然可行,首先是在中国周边没有一个部族或国家有灭亡中国的能力,只要中国不内乱,外族只有乖乖的俯首称臣的份。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为藩属国无偿提供保护让对方前来称臣,一来可以显示中原王朝的赫赫天威,二来可以通过藩属国的进贡来满足皇帝对异域奢侈品的私欲。 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首先中国不再是独自尊大的国家,西方列强如果愿意联起手来是有足够的能力灭亡中国的,再者当今的皇帝啥没见过,所以对这个时代来自异域的奢侈品也毫无兴趣。其次藩属国也不再是中原王朝嘴里那些可有可无的蛮荒之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藩属国也能为中国提供大量的利益。而且藩属国是环绕中国本土周边,随着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外于中国外围的藩属国也就成了中国的屏障,是保证本土不受袭击的第一道防线,这是最现实的战略需求。所以,当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地位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时候,曾经那套宗藩关系就自然就不再适用。 “琉球是一个小国,本身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连偏安一隅的日本都能将其覆灭,所以琉球需要依靠一个大国提供军事上的安全保护。这一点诸位没有意见吧。”在中琉两中的宗藩关系会议上,梁敦彦逐条陈述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个观点。琉球上下都是认可的。无论山南山北长老还是向承德都没有意见。 “既然作为藩属国的琉球按宗主国中国的要求,定期向中国朝贡履行了作为藩属国的义务。那么作为宗主国的中国自然要行使作为宗主国的责任――对藩属国提供武力保护,以保证藩属国不受外敌的侵略和压迫。这一点相信大家也没意见吧。” 与会的琉球人纷纷点头称是。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朝在总结历朝兴衰史时。在藩属国的问题上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藩属国的忠诚有跟本性的问题。”梁敦彦的一句话,当场把琉球众人吓的脸都白了。这是中国认为琉球在背叛中国的意思吗?琉球是万万不敢也没有这个必要呀,这可是天大的冤枉呀。 “特使大人明鉴呀――”若不是中国以经废除跪礼,在场的琉球人非得跪下磕头不可。山南山北两长老已经在哀求:“琉球一直尊中国为父国,从未改变。每年朝贡也未曾绝断,琉球忠诚之心天地可鉴呀――” 向承德更是长鞠不起:“家父当年奉先王密令偷渡中国向前清求救,虽然当时前清不愿过问我国之事而使我国最终覆亡于日本人之手。家父是终生不再回故土,世子师林世功更是自杀以明志。更何况若非吾皇之皇恩浩荡,将先王从日本救出并助我等复国。恐怕下官等今日还被囚于日人之手。吾皇如此大恩,下官等感恩戴德在前,哪里敢有丝毫不臣之心。请特使大人明鉴呀――” “哎呀,诸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呀。朝廷并无此意,并无此意。”眼见如此,梁敦彦是一脸惊慌的急忙站起来虚扶众人:“此是本官之差错,未将话说清楚,让诸位受惊了。”但此刻梁敦彦的心里却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句话就能吓唬到琉球人,那么后面的谈判就会更加顺利。 琉球人不知道梁敦彦的真实目的,却被他的话所疑惑,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意思。 “本官所指之藩属国乃指西北诸国。若诸位通晓唐史应该知道,当年大唐进兵西域之时,西域诸国皆奉大唐为宗主国。然而在与大食争锋西域的恒罗斯一战。藩属国葛逻禄部居然收受贿赂临阵倒戈,以至于西征唐军几近全军覆没。些许财宝就让一个藩属国投敌。而此次我朝西征俄罗斯时,亦有不少部族朝秦暮楚。要是我军久攻不克。恐重蹈先唐覆辙呀。所以吾皇久思得一良策,就是以律法的形式重新确定宗藩关系。但思及先与西北诸国定立宗藩条约恐引起诸国反感,所以吾皇也是思而未定。而此时琉球先王离世,让吾皇看到一线机会。就是先与琉球议定宗藩律法,有琉球为先例再推广至西北诸国,到时他们也无话可说。”梁敦彦笑问诸位:“其实说到我朝与藩属国的关系,恐怕朝鲜更比琉球还要近些。但吾皇还是决定先与琉球来议定宗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