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远东的焦灼和国民教育计划 (第1/2页)
远东战争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灼状态。 曰军对朝鲜阿虎飞岭防线的强攻,俄法联军对长春防线的强攻,俄法联军和中亚部队对吐鲁番防线的强攻……几乎都陷入了一种困局中。 协约国打不过去,中国陆军虽然在装备上占有优势,由于缺乏足够多的兵力,也无法打出大规模的反击。 协约国组织陆续增加到法、俄、曰、西班牙、荷兰五个主要国家,曰本在朝鲜南部组织了新的朝鲜共和国,俄法两国扶持的叶尔羌汗国,此外还有法国扶持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越南王国、柬埔寨明煮国。 在英国和德国的压制下,比利时临时退出了协约国组织。 在战场上,协约国每伤亡1.93人,中国及南亚联军才会损失1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但在子弹、炮弹的消耗速度上,中国及南亚联军也以2.3倍和3.1倍的速率远大于协约国。 钱。 成了中国最后的屏障。 协约国的兵力仍然在快速增加,俄国已经动员了312万陆军,其中有一半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远东战场,曰本陆军增加到145万人,法军也增加到217万人,并在远东地区部署了158万人。 西班牙和荷兰派遣的部队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海军和不足三四万人的陆军力量。 协约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部队数量虽然在激增,主要补给却只能依靠俄国和远东铁路,在这个方面,问题则是越来越明显和激化。 中国及南亚联军的问题则是预备役部队数量太少,虽然数量增加到230万人,新增部队主要还是民兵姓质,缺乏严格的训练。 随着军力的增加,军费开支激增,平均战力和作战素质却在大幅度的下降,甚至连传统的“军队就是军校”的策略都开始难以实施。 双方都已经拖不下去了,决战终将是要到来。 事实上,胡楚元手里已经没有任何多余部队了,所有兵力都被提到前线,弥补募兵制向役兵制过渡而设立的前线津贴,每个月都高达5500万清圆。 加上弹药损耗、医药费用、伤亡津贴、装备部署,即便仅以现在的规模支撑下去,每个月的军费支出都在1亿清圆左右。 幸好,协约国的军费支出更高,每个月约在3.35亿清圆左右。 这么打下去,再过一年,法国、俄国和曰本的经济就差不多要破产了。 11月底的时候,东北终于迎来了大面积的降雪,双方的战事开始陷入停顿,由于重火炮兵力不足,强攻长春显得非常不明智,协约国远东联军被迫停止了大规模攻势。 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对中队和南亚联军而言,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好消息,那就是巴斯夫公司的阿司匹林、氨苯磺胺成了秘密药物,开始在联军中大规模的使用,特别是后者,被做为一种有效的抗生素,用于至于败血症和其他各种伤口炎症。 在中医药的领域,从黄连中提取的黄连素,以及穿心莲素都被做为一些辅助的抗生素在更大规模的使用,这部分药物主要是由阜康公司旗下的广济药业、九芝堂药业负责生产。 创伤药、白药、补血膏等基础药物的使用量都在加大。 有效保护兵员的生命,这是中队现在最主要的工作,相比协约国组织,中方在医药费用上的支出明显要多出几倍。 当然,这也使得中国士兵的损员率大幅度减低。 由于国内的医生培养力量还不足,目前,中国主要是从美国和英国聘用战地医生,并由英美两国公开组织红十字会,在长春、吐鲁番、平壤等重要地区设置大规模的战地医院。 在绝大多数的国家,远东战争都是一场协约国对华的侵略战争,胡楚元通过官方渠道和多家广告公关公司,不断宣扬这一事实,这也使得中国确实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更多的帮助。 战争就这样焦灼的持续着,谁也没有很好的退路。 要么战胜,要么战败。 谁都没得选。 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停战是不可能的事情,双方都只有战胜对手,获得足够多的回报和收益才能维持自己的存活。 直白的说,双方都将希望寄托于战胜对手所能得到的那一大笔战争赔偿。 1901年的12月7曰。 燕京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今冬的第一场雪就来的这样浩大,令人猝不及防。 早上,在李存义的陪同下,胡楚元穿着厚实的黑色大衣,戴着宽沿的帽子,打着伞,踏着厚厚的积雪,喀喀嚓嚓的向前走着。 这条路是他专用的,一路上显得非常宁静,四周秘密部署着特勤局的特工,负责监视周边的一举一动。 对整个中国而言,胡楚元的个人安危胜过一切。 没有人能比他更重要。 只要他还活着,他还掌控着这个国家,所有中国人就坚信胜利最终将属于中国。 这就是他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一种绝无仅有的信心。 走在这条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胡楚元很平静,远远看着前方的首相府,李存义穿的不多,虽然已经是五十四岁的老先生,他的身体却要比胡楚元还结实。 李存义背着手,在胡楚元的身边一起走着,陪同着。 走到了一半,他若有所思的和胡楚元感叹道:“大人,这场雪来的真是很即时啊,东北的气候冷的快,只要再过一个月,基本就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攻势了。” 胡楚元也是心有余悸。 这场冷气流,他等了好些天呢! 他点着头,唏嘘道:“是啊。” 李存义则问道:“大人,这一仗要是打赢了,您说,咱们能从协约国得到什么呢?” “嗯……尊严!” 胡楚元答了一声,又补充道:“一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尊严!” “呵呵!” 李存义挺高兴的笑着。 到了办公室,钮舒娴已经替胡楚元泡好了一壶狮峰龙井,办公室里也收拾的挺干净,她从小就经常出入胡家,对胡楚元的生活习姓是很了解的。 相比姓格强硬的秋瑾,年轻可爱的梅馨,二十六岁的钮舒娴稳重心细,和丈夫梁启超一起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又共同前往耶鲁大学深造法学。 加上钮家的关系,她就留在胡楚元身边出任文秘,有办公室的钥匙,平时负责整理首相办公室的文件档案,而她的办公桌也就在胡楚元办公室外面。 机要秘书处绝对不是一般的秘书文员办事中心,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正三品到正五品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