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评价 (第2/2页)
这般说道,抬起头看去,果然见到林妈手中正拿着一份报纸,不禁疑惑道:“我今天在都市报上发表了文章,指出了那些报道的错误之处,以及误导读者的地方,难道还有报纸黑我?” 自从昨天《诗词》文刊发行特别刊,林风的那首《梦江南·昏鸦尽》再次震惊世人后,很多人顿时对前段时间说他江郎才尽的报道嗤之以鼻。 借着这股东风,今天,林风又在都市报上发表了文章,明确地指出了闲水晚报的那两篇报道中故意误导读者的地方,斥责他们为了制造噱头不折手段,是媒体界的蛀虫。 一时间,闲水晚报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而其他报纸则风向再次一转,开始夸赞林风,谴责闲水晚报,而且一个比一个谴责得厉害,似乎谴责得越厉害,前段时间黑林风的事情就越跟自己无关似的。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有媒体黑自己?那可真是无脑黑了。 “不是哦,这回是有人夸你。”林妈笑道。 “哦?拿来我看看。”林妈特地把这份报纸给自己,是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接过林妈递来的报纸,林风将其展了开来,只见头版处是一篇文章——赏析林风的《梦江南·昏鸦尽》,作者竟是闲水大学的文学院院长陈彦琳。 看到这名字,林风顿时一惊。因为林风对这世界的文坛进行过了解,所以知道,陈彦琳是华夏最有名的几位女诗人之一,出版过好几本诗集,现在在闲水大学担任教授,是文学院的院长。 若是论起知名度和影响力,大人”冰心。
当然,前世地球上的冰心已经去世了,享年99岁,但这世界的陈彦琳则还是个中年妇女。 回忆了下有关陈彦琳的资料,林风便接着看了下去。 第一次听到林风这个名字,是从丈夫的口中。 那首《浪淘沙·北戴河》气势宏伟,惊心动魄,充满了一种豪迈的男儿情怀,可谓是难得的佳作。 也是自此以后,我便记住了这个名为林风的高中生。 这之后,他也不负众望,创作出了那首轻巧清隽的现代诗——《错误》。 作为一名女性,比起《浪淘沙·北戴河》,我是更为喜欢这首《海燕》的,因为它意境优美,特别是最后一句——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一个小小的倒装,却是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但在这之后,却有很多媒体朋友称林风即将江郎才尽。 我是不太懂得分辨这些的,但在我看来,即便林风真的江郎才尽了,他所留下的这两首诗词也足以让他流芳百世了。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才没几天,他就又创作出了《梦江南·昏鸦尽》,彻底击破了媒体称他江郎才尽的言论。 这首小词凄美幽婉,我实在是对它喜爱之极,忍不住便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林风的这首小词写的是一个因情而神伤之人。 因词中“香阁”二字,我想,林风所描摹的应当是一个女子吧。 黄昏窃走了最后的一抹阳光,乌鸦扑腾着翅膀,朝着黑暗中飞去,那凄厉刺耳的音色最是伤人,昭示着寒冷、寂寞、刺骨、惊心,还有……那无边的黑暗。 昏鸦尽——三个字,却是这般灰暗与悲伤,甚至绝望。 此刻,又是谁,清冽冽地、孤单地站着凝望?又是在凝望何处?那紧蹙着的眉头下,是恨?是情? 柳絮飘飞,如急雪一般散落到香阁中,晚风袭来,轻拂着胆瓶中的梅花。 “急雪”与“轻风”一组并列对句,展开画面。 既将内在情思物景化,令其与外部景物融合为一,又将外部景物情思化,谓其“乍翻”与“吹到”。 究竟有情、无情,难以分辨。 而此时,桌上的心字香却已烧成了灰烬…… 在整首词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最后一句——心字已成灰。 因……成灰的又岂止是心字香? 全词仅仅27个字,所取之景亦为寻常小景,只是女子于黄昏中**思人罢了,但经林风的描摹,却是如此凄婉感人。 黄昏、乌鸦、柳絮、春阁、瓶梅、心香。 凄苦的相思与这灰暗的景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后,所刻画出的伤感,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曾经有报纸称林风为“本世纪诗词文坛最大的惊喜”。 我想,他确实当得起这一称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