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税收分成问题 (第2/2页)
。税务局长性子急,一开口就说地县两级按四六分成,也就是说地区四成,县里六成。他说快刀斩乱麻,不必啰嗦,快点定下来好去玩。来时李俊就和张敬民已经同意好口径,由张敬民为主说,他希望是二八分成。税务局长的脸变成猪肝色,说,我这样干脆了,你们反而不领情?还来这一套,要以我们二局长的意见,要五五分成呢。财政局长客观一点,说主要考虑到照顾贫困县,加强帮扶力度,所以也不一定要五五分成了,过一久县里情况好转了,也可以执行这个标准。税务局长认为财政局长屁股坐歪了,到底是地区财政局长还是县财政局长。他们意见分歧,李俊看出来这是县里面争取利益的好机会,小声问张敬民,我们就这么坚持?张敬民在手心里比划了三和七,李俊就明白了先提出二八分成的含义,最终要争取实现这个目标。看得出来,张敬民所采用的方式,不急躁,不争执,和风细雨,静等机会,他们是上级,他们之间争论,我们不插嘴。 陈长勇心里火蓬蓬的,肚子里面装进去半斤酒了,为了高兴,他们将纯米酒和纯包谷酒兑在一起,米酒顺喉咙好吞,包谷酒劲大。平时不好做的事,不好说的话,喝过酒以后就可以敞开来说,可以厚着脸来办。陈长勇还没等李俊说完,就举起手掌在空中挥舞,说你们太孬种了,和他们说话这么低声下气,就像是去求他们给予施舍似的,绝不能这样,三七分成?没门,二八也不行,顶多给他们一成的比例就很不错了,火电厂建设从头到尾都是县里在做,他们干了什么?我们县里举全县之力,办成了这么个电厂,他们倒好,平时看都不看,问都不问,借几十万资金运转一下,很快就还都不给,害怕我们耍赖。好了,现在电厂建好了,要发电了,效益来了,就下山摘桃子来了,岂有此理。 李俊解释,不是岂有此理,而是他们很有道理,因为电厂是大型企业,必须在地区以上工商局注册,按照现行财税管理政策,企业在哪里注册,税收就由哪里收取,然后再考虑与建设所在地的分成。所以,实际上等于是我们去找他们商量,主动提出来请他们先拿出一个分成方案…… 陈长勇再度打断李俊:“请他们先拿出一个方案?这就是管工业的副县长和常务副县长的态度?电厂是他们修的吗?建厂资金是他们出的吗?煤炭供应是他们负责吗?要他们拿方案,他们要说一分都不给我们呢?简直,欺人太甚,气我贵山无人!”
他真的认为张敬民和李俊不会办事,去找龚祥兴说这话,说张敬民吃里扒外,一心要巴结上面的人,为他下步当县长打基础,认为李俊是局外人,对贵山的事不会上心。因此必须马上采取断然措施,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干预这个事,必须把这个权利拿到手上,牢牢掌握。 龚祥兴缓慢摇头,提醒陈长勇,这种话在这里说了就算,在其它地方就不要这样说了,婉转一点,含蓄一点,知道和了解的人,会理解这是激情外露,心直口快,为县里的事着急,不知道的呢,会认为实在泄私愤,一个副书记说一个常务副县长这样那样,直接点名是为了要当县长,这必然会被认为是争权夺利,难道只有常务副县长想当县长,副书记就不想当? 陈长勇急忙表白说没有那种想法,谁当县长要由组织上决定,个人任何时候都只能服从组织,现在一心只想着把县里的事办好。 龚祥兴十分理解陈长勇的态度,说你是标准的贵山人,土生土长,所以对贵山有很深的感情,任何伤及贵山的事你都会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值得褒扬。而地区几个单位不应该这样凌驾于县的头上,如何兼顾好大局与局部的利益关系,充分运用好政策杠杆,做工作切不能这样颐指气使。这个事情他要过问的,现在他就是地区领导,找他们谈话天经地义,为贵山县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谈话们的目的,地区行署有那么多县,那么多企业,随便哪个县,打点埋伏,少上缴一点,影响不到哪里去。龚祥兴的意见,税收问题,地区要参与分成,不过可以少一点,就算是先帮助贵山一两年吧,第三年再按他们的提出的比例,第一二年少提或者不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