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_第十三章 善与恶 因与果(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善与恶 因与果(下) (第4/4页)

尚有一点儿虚名,想来那梅超风还不敢同时向全真七子下手。是以贫道想施个诡计,用这点儿虚名将她惊走。这法子实非光明正大,只不过咱们的用意是与人为善,诡道亦即正道,不损六侠的英名令誉。”当下把计策说了出来。

    这就是智慧,明明是帮助别人,却处处谦抑自己,抬高对方,令对方觉得不失面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学习啊。

    如果换成黄药师那个脾气,只怕一开口就把柯镇恶得罪了,柯镇恶可是一等一的心胸狭隘、偏执之人。

    古时有句诗,“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说的是,有一人家的炉灶,烟囱是直的,烟囱旁边还堆着柴草。有人见了,便对那人家说:“你们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应当把烟囱改成曲的,并把柴草搬开。”那人家却毫不在意,没有理他。

    过了几天,那人家果然因此失火了。左邻右舍同来救火,好容易才把大火扑灭,并有好几个人受了伤。那家的主人为了答谢邻舍的帮助,特备酒饭请客。救火时出力的人,全被请到了,受伤最重的人,坐了首席。但是,最初好意提出劝告的那个人,却被忘记了。

    没办法,多数人就是这么愚痴。行善之人,不要计较,不要期望别人的理解和感激,不要期望成为别人的“上宾”。你问心无愧的提醒他人有风险,这就足够的,他人愿意误解、不感激,那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因此而心理不平衡,要更加悲悯世人的无知。

    与人接触要识得风险,一些性格特别偏激内向的人,如果你没有相当的智慧,有把握感化对方,就尽量谨慎接触吧,尤其是对方是异性的。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你只要对他笑一笑,他就认为你是爱上他了,然后就纠缠你,甚至在脑海中认定你已经是他的恋人了,如果你明确对他说,只是把他当朋友,那就很可能因“爱”成恨,到处诋毁你,甚至伤害你的生命。这种人以男性居多,还有的就是,你一个眼神不对,一句话不对,他就认为你是瞧不起他,伤了他的自尊,又成了仇恨。因为小事杀人的多半是这种人,如果没有把握,就尽量不打交道,但千万不要鄙视、厌恶,见面至少诚挚的点头招呼一下。不过这种人毕竟极少极少,也不用过于担心。

    做善事有很多方式,对人总是面带微笑也是善,给乞丐施舍也是善,不说偏激言语也是善,放生一个小动物、小昆虫也是善,献血也是善,做义工也是善,教授对方知识、技术,传递正确的理念也是善。总之对众生悲悯爱护,使一切生命免于恐惧、烦恼,促使他人心怀善念,心生正面喜悦的(帮对方获得喝酒、吸毒、性乱等带来的喜悦不是善)都是善。

    上面讲了很多行善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智慧不够啊,心胸也没那么宽广,但是我为了获得强大自信和平安幸福,还想行善,但是不想行善后反而惹麻烦。那么对这部分人,我提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是有心机谋略在内的,并非最上等的善。

    上等心胸智慧的人,不需要顾忌那么多,一切挫折和负面情绪,他都能用正确的理念和强大的意志转变成推动自己心理素质上进的动力。

    建议如下:1、帮远不帮近。2、不要在具体的麻烦事情里纠缠,免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引发烦恼。3、不对固定人长期定时帮助,或付出太多,更要顾忌对方的面子。4、不要做可能引发对方恶念的事。

    1、帮远不帮近。也就是说,尽量帮助不认识的人,不透露你的任何个人信息,永远不与对方联系或见面。比如捐助外地的病人、贫困生等,这样就避免了万一碰到人品恶劣、恩将仇报的人,给你带来烦恼甚至是危险。

    2、不要在具体的麻烦事情里纠缠,免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引发烦恼。有一些涉及人际关系纠纷、经济纠纷,尤其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纠纷,如果没有相当的智慧和定力,就不要参与了,你辨不清其中的是非纠缠,搞不好就惹一身麻烦,心胸不够就一定会烦恼甚至怨恨。伤及行善的决心。

    3、不对固定人长期定时帮助,或付出太多,更要顾忌对方的面子。行善应救急不救穷,人性中有很阴暗的一面,假如你长期对某人固定付出帮助,他就可能习以为常,一旦你断了资助,对方很可能会怨恨你。对一个人付出太多,对方心胸不够的话,就会觉得受到了巨大压力,怨恨于你,这叫“大恩成仇”。以施舍的态度去帮助的话,对方如果是下等心胸的人,又可能觉得伤了自尊。

    4、不要做可能引发对方恶念的事。不要因为你帮助了对方,就觉得对方一定感恩戴德,在他面前暴露你的财富,你的住址。不要单独与不熟悉的人独处或去偏僻之处,即便他是你一直救助的对象,免得对方突起恶念,抢夺财物或伤害你的身体。要有安全意识,戒备心理。

    三、智慧理性,不被情惑。

    行善中,不要被俗情迷惑,不是只要对方看起来可怜你就要帮他达成愿望,是非善恶的大原则不能忘。要的是冷静智慧的慈悲,而不是感性的妇人之仁。

    比如说,某人大手术后,医生叮嘱几天内绝对不能进食,只能靠营养液维持,但患者见他人吃饭,馋的不行,苦苦哀求家属,非要吃点东西,家属一时心软,就给了食物,结果肠道破裂,险些丧命。

    某个小诊所来了一位腹痛病人,求医生打止疼针,医生不在,只有护士,护士与病人熟识,经不住哀求,给他注射了止疼药物。可按照医学规定,不明原因的腹痛是绝不能用止疼措施的,可能会掩盖病情,结果此人打针后腹痛减轻就回家休息了,几小时后腹疼加剧,到医院检查,原来是急性肠梗阻,因耽误病情,只能手术治疗了,如果不用止疼针,立即去医院,本来是不用做手术的。

    某人吸毒期间,家人经不住他苦苦哀求,不舍得送戒毒所,还帮着买毒品,导致他久久无法戒毒。

    以上都是被俗情蒙蔽的例子,一时被对方的可怜形象所蒙蔽,做出了貌似善良,实则为恶的事。

    四、过不留痕。

    这一点无论对于上中下哪一等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就是说,帮助他人的事,过后就忘,不要记在心里。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吸取经验教训即可,不要有得失成败之心。

    如果能做到,心中一丝一毫都没有以下念头:“我很善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善事”、“有一个被我帮助的人”、“我做了善事会有回报”、“做善事大家知道了应该称赞我”等。那么这是最完美的善。越是这样想,善因就越大,善果也就越好。

    总结一下就是,人的每一句善言,每一个善行,每一个善念,都是在给你自己的心理素质堡垒添砖加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