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另立朝纲(一) (第1/2页)
第四十四章另立朝纲 这张传单刚刚被贴出,马上就引来一阵悍然大*,从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闵天王贴出的第一张,到李辉贴出的第二张中间整整隔了千年,千年之后的大汉民族,是否还有举刀杀人的野性与血性?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走向低沉,我们的大汉民族就像一头睡着的巨龙,当他沉睡的时候,连一只的满虫都敢跑到他头上逞威风,但是当巨龙崛起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杀胡令一出,天下震撼,各地不时传来知县,巡抚,道台被杀的事件,满清失去了给他们筹谋划策的范文程和洪承畴两大走狗,终于慌了手脚,下令各地军队开始镇压,只要现有嫌疑者,马上抓起来严刑拷问,一旦有确凿的证据,灭九族屠全村 但是满清的对手不是简单的将一纸告示贴出来就完事的人,与传单前来的还有经受过系统培训的东山军特派员。 老百姓被组织起来,同心协力和满清对抗,渐渐地满清现敌人越杀越多,最后不得已布,下令老百姓坦白从宽者既往不咎,仍还为良民,至于关进监牢者马上放出,做出和好的姿态,一方面调集蒙古八旗和明朝降将的大军向中原压紧,随时准备对老百姓进行血腥屠戮。 明末清初,满清总共屠杀汉人达一亿,这是有历史依据可查的。 李辉不会看着老百姓就这样被人屠杀的,他现在正在掘港招兵买马,利用正在水泥厂,晒盐场劳作的俘虏兵,并将罗衡的三千五百名飞旗营士兵调回,进行整编。 东山军锋锐营补充了一千四百名士兵,总数达到四千人,各营也都以类似标准进行扩张,扩张幅度最大的是高元华和周通的水军,伏波营总人数已经达到一万人,战船三百余艘,完全具备纵横东海的能力。而松州造船厂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类型船只供给战争。 南京城中最后俘虏了一万人,李辉将他们全部送到苦寒的朝鲜元州基地,同时下令飞旗营开赴朝鲜,唯独当地治安。 而此时,多尔衮的东征大军已经跨过鸭绿江,正向朝鲜逼近,自朝鲜而来的明朝九义士也来到东山,见到黄宗羲,随之便传来了朝鲜的求救信。 “朝鲜不可不救”黄宗羲分析道,“我元州刚刚起步,如果现在满清入境,被然会被化为齑粉,前功尽弃。而坐视朝鲜被欺,不援兵,必定会伤了天下义军的心啊”说着黄宗羲还摸了两把眼泪,看样子很为朝鲜而感动。这也难怪,这帮子在求救信上的落款是大明崇祯二十二年七月初一。 “这个朝鲜一定要救。但是我们先要帮朝鲜洗洗脑子。”李辉笑道,“在朝鲜分成两派,一排倾向于我大明,另一派则充当满清鹰犬,在朝鲜国内不断的诋毁义军,所以要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挑出来,达到这个目的咱们才能出兵作战。” “如此,岂不是要丧失很多战机?”黄素玉站在一旁端茶倒水,忍不住说道。 “毛丫头,知道什么退下”黄宗羲喝道,这丫头真是越大越管不住,见到李辉回来,急匆匆跑出来,脸上还带着笑,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 “儿大不由娘啊”黄宗羲终于认识到女儿就是赔钱货,辛辛苦苦养到大,到头来还不是两脚一甩跑到夫家去? “问得好”李辉赞了一句,黄素玉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绯红,一双大眼睛骨碌碌乱转,不时瞄向李辉,两人目光一触,马上分开,害羞的把脸扭到一边去。 “附属国越弱,对宗主国越有利。”李辉笑道,“大唐贞观年间,高丽强盛,唐太宗遣上将苏定方,薛仁贵屡次东征,耗费国力无穷,费了好大力气才摆平朝鲜,而我所记得是,隋朝灭亡的间接原因就是三次东征高丽,耗尽了天下精锐府兵,这才导致群雄并起的。” “还是仲卿考虑的长远,咱们不如就这样先让朝鲜抗衡,等到他们孤穷难支之时再兵救援,也好展现我大国威风”黄宗羲抚掌笑道,坐在一旁的方以智不以为意的撇撇嘴,对这两个当*子立牌坊的家伙非常鄙视。 门外,王宽探着脑袋往里面看,李辉看到他,大吃一惊。急忙离座,走到门口,“王宽,你怎么跑到这里了?难道崇明出事了?” “出了大事了”王宽一脸紧张,“前几天来了个白胡子老头,非要见您,我想军火重地,闲杂人等岂能随便出入?便将他拦在外面,没想到这老头竟然在门口站了三天三夜,现在已经累得虚脱了,我怕出人命,这才把他送到你这来,毕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