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cao出场显风流 (第1/2页)
由于接下来的情节充满刺激性的悬念,大家都想知道曹cao到底会拿出什么证据,所以,人群以曹cao到书摊的最近路线为界,自动分成两部分。 曹cao面前的路虽然狭窄,但是已经够他顺利通行。他每向前走一步,身后立刻被人填补、封闭,就像朝前航行的船,划出的尾痕很快被流动的水修补,恢复平静——因为他个头不高,所以个高的人站在他背后也能够看清眼前的情况。 全场大概有300多人,里三层外三层,鸦雀无声,大家都充满好奇地等待结果的出现。骨察礼也很想近距离看看曹cao会怎么做,他会拿出什么证据。她试图朝前面挤,但是人群像凝固似的,根本挤不进去。 由于她早已经踮起脚跟,所以没法使自己变得更高一些,骨察礼恨自己个子不高——虽然在女子中间她个子应该算高的,但是现场的人大多是男子,个子矮的不多,尤其是在她前面的人个子都比较高,她本想使出轻功,飞跃到书摊上面的大树上。 但是理智告诉她这么做不妥,一是容易喧宾夺主,今天的看点或者说焦点是矮个子男人指出伪书《孙谷子》的破绽,自己突然来个轻功,必然会吸引人们将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因为那棵树的枝杈很高,自己飞上去的话,会吓傻现场的人。 偌大的洛阳城,卧虎藏龙之地,虽然会轻功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能飞这么高的人为数不多,这样不仅有可能使鉴别活动受很大影响,甚至泡汤,而且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就不是因小失大的问题,不仅会失去“大”——即暴露自己身份,而且连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小”(即鉴别书的真伪)也不可欣赏到,她是多么喜欢孙谷子的书简,她迫切地需要弄清书简的真相。 骨察礼心想:虽然自己处在人群外围,看不真切矮个子男人(曹cao)的一举一动,但是总可以听到他的声音的吧——即使听不清楚,总可以从别人的口中获知真相吧——即使别人不告诉自己,通过摊主的表现总可以知道实情吧? 她不住地劝说自己要冷静,要忍耐,结果很快会揭晓。所以,她压抑住自己的欲望。果然,没过多久,传出曹cao的声音——虽然骨察礼觉得时间过得真慢。 好在曹cao的声音是清晰而洪亮的:“诸位请看,此书中有几处明显的破绽,请听我一一道来:大家不会不知道,许多文字,在秦朝始皇帝统一文字前有多种不同的写法,韩国有韩国的写法,楚国有楚国的写法,而孙谷子是赵国人,他应该用赵的文字,所以书简中绝大多数常用字都用原先赵国的文字,这是不会令人怀疑的,但是,书简中有个垚字的写法出了问题,由于此字是生僻字,在赵国的书简中也不多见,伪作者一时难以查找到该字在赵国的写法,所以用了秦统一后的文字;还有生僻字焜也是如此,竟然用了楚国的写法,通过这两个字我足以判断该书是伪书。” 此语一出,人们如梦初醒,纷纷惊呼:“哎呀,说的太对了,太有本事了!”“真是太有才了!”,“知识太渊博了!”“他真不是一般的人,竟然知道这么多知识!”,“此人太聪明了!”…… 骨察礼听后,茅塞顿开,心想:很少有人知道冷僻字的不同写法,应该在极为罕见的六国图书中可以查到——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六国的文物在战火中乃至战后遭到毁坏,特别是经历楚汉战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能流传到今天的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说此人也是在蒙的话,可是这个垚字的写法分明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这显然是一处无可辩驳的硬伤,孙谷子绝对不可能用这种写法。 人们赞不绝口,摊主听后也是如遭雷击,这个证据太有说服力了——证据不在多少,而是看其能不能击中要害。他脸色煞白,冷汗直冒,浑身哆嗦,众人在钦佩曹cao的同时,也将鄙夷憎恶的目光射向这个卑鄙的书商。 为贪图钱财,任凭谬种流传——该书商的信誉受到致命一击。但是老练的书商确实有两下子,他死而不僵,绝地反击,狡辩道:“你,你说这垚字,赵国时是什么写法,拿出证据来。” 虽然许多人都晓得此书是伪书,垚字的这种写法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但是要举出赵国的文献来证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