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长卿舞剑,千古神话 (第1/2页)
是象征正直君子之物,一阴一阳,有两面双刃。 笼统来说,使剑不外乎“削、斩、撩、抹、刺”等几种基本法门,其中以“刺”威力最大。毕竟,较之于大刀、长戟、斧子等重型兵刃,剑的重量轻,所以无论是削、斩、撩、抹,威力都比不上刺。 一剑刺出,劲力需外方内圆,不可过于刚猛,亦不可过于柔韧;气势需一往无前,却又不失后劲,一击不成再以二击,这就是剑,守中之剑。 在迷离乱世苍茫大地之上,能守住那一根细到不可捕捉的中线,就是圣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叫做张治中的外交家脱离国民党,见证了新中国成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时的中华大地被日本人折腾的惨不忍睹,新中国成立后,美利坚与苏联先后向中国抛出橄榄枝。 为此,毛太祖与张治中详谈过一次。 张治中的主张是,守中。 何谓守中?不偏不倚,摇摆不定,只要这样,美国和苏联两国或许都会以为条件开的不够高,所以有可能会加大筹码,不断援助资金,如此这般,中国或许就能在短短时间内飞速发展。 可毛太祖何等雄才?这种事,想必是他不屑做的,所以那时很干脆的倒向苏联。 受当时先进文化影响。熏陶出毛太祖这样一位不世人杰。荡平枭雄。宇内澄澈。但他毕竟不是圣人。张文白当然也不是。但某些程度上说。周恩来、张治中等几位受中国儒家思想地影响更大。 守中是与人打交道地大智慧。不过分亲近。所以不会给人以轻浮感觉。也不过分疏远。所以不会给人以清高感觉。若即若离。若希若夷。与人相交。使人如沐春风。却不刻意地保持着一种距离。这种学问。许多人精研一生也不得其要。 武功也是一种打交道地手段。被儒家道理熏陶了两千年地中国人把守中地道理运用到其中。并不奇怪。何况。道理到了顶尖处。本就相通。 剑术是为杀人而创。到唐朝地时候才由那惊采绝艳地公孙大娘演化成了艺术。但一场剑舞地点睛之笔。仍旧在那一刺上。 刺。要拿捏地恰到好处。能收能放。能缩能伸。 魏长卿那柄刻了“天下剑主”四个篆字地宝剑。剑鞘与剑身之剑贴合地紧密无缝。任你用多大地力。都极难拔出。就比是一个空心大铁球。抽空里面地空气。十匹马也拉不开。然而又一种情况。就是拔剑者功力通玄。强行运劲拔出。但这也只不过是剑身断毁地下场。 但是,如果你遵循了这守中之道,反“刺”之道而行之,就能拔出此剑。 外圆内方,仿佛一颗滴溜溜不住轮转的光滑大圆球,“外圆”卸去所有劲力,“内方”为拔出提供源动力,守中,则是平衡“外圆”“内方”之间地比例关系,这个中微妙,则需要明悟之人细细体味了。 掌握了这个拔剑之法,刺剑之法也就不再是难事。 柳行风在魏长卿的指点下,尝试了三十一次,总算是底子不薄,得以初窥门径。 相比之下,释永环出身少林,精于拳脚棍术,加之深研佛法,出手总留余地,故而不喜刀剑杀伤人命之术,对于运剑技击之道不怎么明白,所以几次动手拔剑,都是无功而返,现在见柳行风拔出剑来,不由一阵失神。 苏沐奇和李根儒对视一眼,各自看到对方眼中的不可思议之色,莫非,眼前这个少年,竟是一个比释永环还要厉害地高手? 苏夭瞪大双眼,她心中感觉,已不仅仅能用惊讶能形容了,毕竟,她之前一度瞧不起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 顾盼兮笑开了花,一双妙目定定落在柳行风身上,闪烁着异样神采。 柳行风挽了个剑花,凝视掌中宝剑,心中一阵悸动。 一套完整的剑术蓦然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屈膝,展足,后捺,反手一撩,一招古雅朴实的剑法就在他手中彻底展现。 释永环是识货地人,见到这招剑法,不由失声惊呼,他实在想不到在他所学武功范畴中,有什么能破解这一招剑术。 柳行风手中剑剑尖向上,忽然不可思议的向下一折,巧妙地把两招衔接在一起,剑锋一抹,柳行风如一头灵猫弓腰后退,蓦然伸直弯肘,宝剑仿佛被弹簧作用一般骤然弹出,其中蕴含的劲力外方内圆,宁折不弯,一往无前的刺入雪白的墙壁,竟然深达二十厘米。 紧接着他拔出长剑,一圈一转,又使出另一招绝顶剑术。 灵台中的魏长卿不住演示剑法,柳行风便跟着他一剑、一剑地练下去。 他感觉,这套剑法,与虚空藏挪移法似乎有相似之处,但只是更高明,有了虚空藏挪移法的底子,却能让他出剑收剑更加圆转自如。 经纶手地磅礴大气,鸳鸯脚的毒辣阴狠,子母拳地拳脚合一,虚空藏挪移法的天外神来之笔,以前所学地一切一切,今日都毫无滞涩的涌现出来,好像之前所学的种种,都是为今日这一套剑术量身订做。 一剑,一剑,他感悟到更多。 可他眼前却渐渐模糊。 慢慢的,切换成了另一幅画面。 子时三刻,霜寒露重,高门大户之内飘出酒rou香气。 “完颜忽律,魏某要取你人头,你为何不走?”朱门之外缓缓走进一位穿布衣戴斗篷的男子,淡淡说道,语气之中似乎不染半分烟火之气。 铁塔一般雄壮威武的汉子微微一笑,虬髯根根直立,他端坐在内庭之中,身前一张四方大桌,桌上满是酒rou菜肴,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