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探寻门路 一 (第2/2页)
事了。夏立把门关上来,趴在办公桌上猜想着将要出现的结果。 有人敲响了门,说来厂要货的人特别多,连生产车间门前的路,都被那些汽车占用了,已经影响了生产。 出现了这种局面是不应该的,问题可能出现在销售科。夏立把科长叫了过来,问他是不是没有完全掌握厂子里的产量。 他否认,说造成这种原因的原因是市面上缺。他说,他们不听他的劝,甚至对他的回绝置之不理。他要去组织力量把那些人撵出去:“可把我气死了,不光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对我们产生了怀疑,就是连那些小工人也在埋怨我们,说我们的工作方法欠妥。” 过去穷的时候,你就是把月饼送上门,也没有人买。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手里有了钱,对这种应时食品有了迫切的需求。夏立觉得,不能责怪人家,得给予理解。“算了算了,你还是给我多行点善吧。去好上向他们解释解释,让他们自动撤离。” 他按照他的想法去认真做了,可没有奏效。生产科里的人跑过来告急,说有人涌到了车间里,开始抢,连那些还没有打包封箱的,都被他们搬走了。 这样下去是会出问题的,可夏立的心里老是想着那个在外面躲难的弟弟徐春秋,没有心情管这个,撵:“我没有时间去为你们解围,快去找我爸爸。” “找你的哪个爸爸?” “不管是哪一个都可以。” 夏立所说的爸爸,是徐丰玲和夏成辉。在一九八二年,夏立尊重徐丰玲的意见,与张秀芹一起离开工作单位,建起了这家食品厂。为了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建厂之初,他就把这两位老人请过来帮忙。他们了解这里的一切,又德高望重,去处理这种事情也有一定的经验。
为了能够多增加一些对徐春秋的了解,夏立想去见见耿玉荣,问问她收到汇款的具体情况。 这里离耿玉荣的服装厂只有一里多地,夏立没有开车,骑着自行车走了过来。 “哇,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好消息!”能够把徐春秋找出来,使jiejie成了家,将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耿玉荣立刻高兴了起来,要随着夏立去:“你笨嘴笨舌地说不服他。我去了,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只是一个估计,路途又是那么远,夏立不想让耿玉荣去受这个罪,说:“你放心,只要能够确认了下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弄回来。” 现在的夏立很稳重,也挺认真,可耿玉荣还是有点不放心,去的决心下定了。她立即派人把赵向京接了回来,要他照顾家。 眼下的徐春秋就在徐家坡盯着耿玉莲,根本就没在那千里之外,他们过去,肯定是扑个空。赵向京阻止耿玉荣说:“你看看。这不是三百里二百里的路程,来回得走五六天。厂子不管了?孩子不要了?” 他们的孩子刚刚入学,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是需要照顾的。可耿玉荣被一种精神鼓舞着,把其它东西抛在了脑后。她生气丈夫不理解,骂他糊涂,说他不讲感情,没有亲情:“我叫你回来干什么?不就是替我照顾照顾家嘛!” “家里的问题不是主要的,厂子里的事情才是重要的。那里有三百多口子人,我认识的没有几个,你叫我怎么管?” “厂子里有爸爸,你只要管好家就行了。” 自从耿玉荣办起这个厂,耿庆成就改变了观念,从村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进城帮着她料理厂子里的事务。耿玉荣的话提醒了赵向京,跑过去求他把她留住。 在耿玉梅的婚姻问题上,耿庆成也改变了以前的观点。他没有听赵向京的,支持了耿玉荣和夏立。 路途上受点罪算不了什么,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呀。赵向京速速来到徐家坡,求徐春秋赶紧拿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对于这种情况,在夏立的身上经常出现,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徐春秋连想都没有想,就摇了头。 赵向京急得要哭,请求徐春秋要重视:“你老是在这里躲,他们老是在那里不停地找,这样下去,是没头的。我看,不能再这样走下去。” “是没有什么好法子的。要想得到解决,我得去坐牢,去领死。”徐春秋的心里十分痛苦,把头深深低下去。 “依我看,你完全可以在暗中和他们打一个招呼,别再让他们这样盲目地找下去?” “知情不报是犯罪,我不想牵连了他们。” “可这样下去,实在是太那个了。” 就是付出再多,也比失去了自由强,徐春秋劝赵向京要稳住,说不就是几天的时间嘛,让他们去吧,失败多了,他们就会改变这种想法。 赵向京听了徐春秋的,没有再反对,带着另一种祝福,与张秀芹一起把耿玉荣和夏立送上了汽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