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129章 喜得贵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喜得贵子 (第2/2页)

过来。”

    “对了,你在这里包吃住,每个月有十两银子的酬金,你要一直干到孩子满周岁才能离开。”

    “草民明白了。”

    刘致远走到刘心梅的床边,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兴奋地说道:“咱们有儿子了。”

    刘心梅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给他取个名字吧。”

    “我已经想过了,就叫刘继远吧。我希望他以后能继承我的事业。”

    军帅喜得贵子的消息如风一样传到了柯尼社,连璧如马上派人前来道贺,她还准备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再亲自登门道贺。刘致远整天乐呵呵地接见这些来客,过了没几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也派人来道贺了。对于这些人,刘致远也不能怠慢。

    伴随这小继远的出世,岑慧君终于又有事可做了。她每天都跟在奶妈的身后,看这看那,问这问那,看来她似乎是在为当一个合格的母亲而提前储备着能量。

    刘致远也不闲着,他总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逗小继远,让这个小家伙一见到爹,就乐呵呵。这也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似乎逗儿子发笑比攻城掠地更能让他觉得开心。

    孩子满月那天,迎君港内宾客盈门。戚继光俞大猷任环聂豹唐顺之等认识或者不认识刘致远的人,都不请自来。这些官爷们当然不会空手而来,刘致远收礼收到手软,真想再生他十个八个儿子,收他十回八回礼金。这样算来,以后就算是什么也不用干,也能混个亿万富翁啥的。

    最夸张的当属黄家,人家送礼都是手提肩挑,用车拉的都算是超给面子的了。这黄姓徽商集团,送礼是用船装的,还不是一船两船,而是足足有二十船。虽然船上装的只是布匹酒水米粮之类的生活物资,不过,这份送礼的气魄,那是无人能及的。

    有钱人就是不一样啊!

    刘致远看着堆积如山的礼物,不禁感叹。

    “刘公子,老朽来叨扰了。”说话的人是聂豹,他一头白发,一身常服。如果不知道内幕的人,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干巴老头曾任兵部尚书?!

    不过,自从嘉靖34年起,这位官至太子太保的从一品高官,因反对开放沿海互市,被罢官免职在家闲住。这不,闲着也是闲着,这老家伙居然跟着戚继光等人跨越茫茫大海,来看刘致远这位“灭倭专家”。

    “远来皆是客,请到大厅小坐片刻,等一会宴席就开。”对于这个聂老头,刘致远也只是有数面之缘,谈不上有多少好感。不过从他曾经反对开放互市这一点上看,这聂老头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顽固保守派分子,刘致远自认是没有与之合作的可能的。

    相比于对官员的冷淡,对黄氏族长黄子观,刘致远就非常的热情,不但亲自出迎,还让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时不时与他小声地交谈。这五十多岁的老盐商,以前见了官都是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哪里受过这等待遇?顿时,黄子观就生出了得遇明主的心情,暗叹自己的儿子这一次赌对了。

    “刘公子,东南倭寇现在已经大体靖清,不知公子以后有何打算?”唐顺之见刘致远只顾着和卑贱的商人说话,不理他们这些官员,自觉很没面子,忍不住问道。

    “打算?!”刘致远微微一笑,说道:“具体的打算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我们定海军是不会闲着的,打完倭寇,我们会另找对手。至于找谁来当对手,现在还说不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场的官爷们一个个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自然都明白刘致远的潜台词是什么:谁不识相,跟定海军过不去,定海军就打谁。

    “刘公子现在占据的小琉球,原本就是朝廷封贡番国,只是岛上并无国王,所以多年未曾朝贡。如果公子能入朝拜见我大明天子,定能重新商定封贡事宜。刘公子有平倭大功,只要肯称臣,就能封王入贡,这对定海军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聂豹说道。

    “封王入贡?”刘致远白了聂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我想当王就当王,还用得着你们朝廷来封?现在,我跟朝廷是对等的关系,我要的是自由通商权,不是入贡。”

    “聂先生,咱们这一次是来道喜的,莫说公事,莫说公事。”戚继光与刘致远相处日久,自然明白刘致远的脾气,这个人,是一个无君无父的人,想让他自降身份当臣子,那比要他的命还难。当然,如果想要他的命,那比登天还难。

    既然刘致远这一边死不退步,众官员也知此事是谈不拢的了,索性就不再谈。至于以后是战是和,那就走一步看一步了。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对朝廷这方不抱胜算,他们比较倾向于给定海军通商的权力,毕竟开埠通商之后,朝廷非但不吃亏,每年还能从海贸中获得巨利。

    有钱,就能重建水师,重夺制海权。如果一味地闭关自守,就算定海军不攻打沿海各地,时间久了也会尽失海贸之利以致于国乏民困,国势衰败。

    不过,朝廷上迂腐之人太多,他们只想着苟且得一时算一时。至于祖制,不过是他们用来保自身权位不失的遮羞布而已。

    “戚大人,看您脸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何心隐见众人冷场,就主动找话题。

    “哎,本官这次估计要步张大人后尘了。直浙方面有部分言官,上书朝廷说本官私自为战,冒功领赏。有的还说本官私养兵勇,私交贼寇等等。现在朝廷非但不犒赏有功的将士,反倒是派人下来查本官。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天下自有公论,戚大人不必担心。”何心隐只是安慰了戚继光一句,就不再多说。

    “哎,现在倭寇已定,本官这个官当不当也无所谓。不过,属下的将士们出生入死这么久,有功者没赏,有伤者未抚,有没者无恤,本官实在是让他们寒心了。”

    “如果戚大人不嫌弃,伤亡抚恤就由我们黄家来出。戚家军平倭寇保一境百姓安宁,这些银子我们黄家应该出。”黄子观偷看了刘致远一眼,发现他正对自己眨眼。黄子观何等精明,马上会意,慷慨激昂地说道。

    “黄先生果然是个忠义之人,本官代属下的将士们谢过黄先生了。”戚继光心中苦笑连连,他何尝不知道这是定海军在变相地拉拢自己。

    可是一想到那些伤亡的属下,以及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妻儿老小,他怎么也下不了拒绝的决心。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能为忠义而活着,毕竟他们还有妻儿老小,他们还要养家糊口。戚继光虽然读的是圣贤书,不过他也不是一点人情都不通。如果为将者连部下的生活都照顾不周,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