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正统 (第2/2页)
进了内室,从张静妤那里把传国玺取了出来,展示在众人的面前,正色道:“各位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如果我手掌传国玺,那我算不算正统?” “传国玺?!”众人一惊,每个人的双眼都张得跟个灯笼似地,死死地盯着这一方玉玺。 “对,这就是传国玺。至于它是真是伪,我想你们比我更清楚。我有传国玺在手,而朝廷并没有国玺,谁才是汉室正统,不用我说了吧。”刘致远也不藏私,将那玉玺放在桌上,任由那四个人随便摸随便看,反正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没人能把它抢了去。 “小刘,哦,不,刘公子,能不能告诉我们,这方玉玺是从何而来?”戚继光问道。 “自波斯寻得的。”刘致远含糊其辞地问道。 “任大人,以你看,这方玉玺?”戚继光小声地向任环问道。 “戚大人,从玉质与上面的刻字来看,这方玉玺不像是假的。”任环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本官藏有一道汉时的圣旨,上面加盖有传国玺。刘公子,本官能不能盖个印,好带回去比对一下。” “随便。不过我要声明一点:这方玉玺是我的,谁要敢打它的主意,我就灭了谁。” 戚继光与任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傻眼了,他们本来还想着怎样劝刘致远把玉玺进献给朝廷。不过,照现在的情形来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何为传国玺?在国人的眼中,这个自秦朝起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玉玺就是天命的象征。虽然传国玺遗失多年,有数朝没有国玺了。那些没有传国玺的皇帝,都被世人称为白板皇帝,名不正言亦不顺。 遥想明朝开国之初,太祖高皇帝以没有传国玺而引为终生憾事。为了找到这传国玺,他数次派徐达深入大漠的北元,只是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可万万也没有想到,这天命的象征,居然在一个无君无父的人手上。 难道这就是天意?难道大明的气数将尽? “各位,正统也好,天命也罢,其实百姓只认对他们好的皇帝。我不敢说自己以后能当个好皇帝,不过,当今的嘉靖皇帝是众所周知的坏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也。他在位三十几年了,北有鞑靼作乱,南有倭寇为祸。朝中严党当道,贪官污吏横行。再这样折腾下去,大明朝也没有多少年活头。” “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大明一统天下之正,是为正统,窃居国玺之人,自当速速将其进献于当今天子。”卓晚春的手死死地握着传国玺,那个贪婪的样子,让刘致远好不厌恶。
“大明真就一统天下之正了吗?”何心隐一把从卓晚春的手中抢过传国玺,针锋相对地说道:“天下,并不只是中原大地。” 刘心隐一指书房墙上一那副全球地图,说道:“这才是天下,明朝只不过是偏安一方的诸侯国而已。一方诸侯,怎么有资格说自己是正统?!” “卓先生,请你先行退避,这里不是你说话的地方。”戚继光恶恨恨地瞪了卓晚春一眼,心说:早知道这个人会胡言乱语,就算是拼着得罪那人,也不带他来了。现在好了,得罪了定海军,只怕再也没法求定海军办事了。 等卓晚春离开了,戚继光这才满脸歉意地说道:“刘公子,实在是对不起,这个卓晚春来历不凡,戚某也不敢得罪于他。早知道他是个没事惹事的人,戚某也就不带他来了。” “算了,世人皆指我为贼,多他一张口说我也无妨。”刘致远收起传国玺,正色道:“你们千里来我迎君港,想必是有要事吧,我们还是谈正事要紧。” 戚继光与任环对视了一眼,说道:“是的,我们是有事相求。” “说吧,什么事?” “去年腊月,朝廷杀了王直,引致王直旧部的疯狂报复,这些人勾结倭寇,在徐海等人的带领下进犯我东南沿海。由于胡宗宪等人将东南水师断送了,所以现在我们东南已无可战之师了。”戚继光说到这,斜眼偷看刘致远,发现他的脸色未变,这才接着说道:“定海军乃仁义之师,不会见百姓身陷水火而不救的。” “胡宗宪任东南总督,我定海军不为仇人效力。”刘致远淡淡地说道,心说有事就来找定海军帮忙,没事的时候就带兵来剿灭你,我刘致远不会犯贱到为杀岳父的仇人卖命的程度。 “刘公子,你有所不知。胡宗宪等人以王直向朝廷邀功,并说东南倭患靖清,皇上听信了他们的胡言,不但给他们加官进爵,还招他们回朝了。现在,东南总督之位空缺未补。” “这个胡贼,颠倒功罪的本事真是天下无敌啊。以前他不是信誓旦旦地说什么不定东南誓不回朝吗?现在,把东南水师败光了,就拍拍屁股走人,这人的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啊,我终于知道什么叫无耻无极限了。”刘致远冷笑道。 “刘公子,至于东南糜烂之事,难道就无动于衷吗?受害的,可是万千黎民百姓啊。” “戚大人也是将领,当然知道打仗不但要费军粮军资,还要发军饷发赏银甚至要发伤亡抚恤的。我们定海军之所以作战勇猛,是因为军饷开得足,赏银给得多。每打一仗,我本人就要填进去数十万两白银。可是,定海军不是朝廷的军队,朝廷没给我们发过一文钱,所有的银子都是我自掏腰包。现在,戚大人一句话,就想让我带定海军出去打仗,这未免也太不够意思了。” 戚继光的脸色一阵发白,不好意思再说。任环想了一会,说道:“刘公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如果公子这一次肯帮忙,我们就想办法帮公子弄到自由通商权。” “你们人微言轻,能拿到自由通商权?”刘致远淡淡地一笑,说道:“等你们真正说话算数的时候,再跟我谈这些吧。” “那公子究竟要怎样,才肯出兵。”任环试探性地问道。 “不是我不想出兵,而是出不起这个兵,我可不像你们花的都是朝廷的钱,我个人又不是生钱的银公子,我真的是出不起这个兵啊。” “那公子究竟要多少银两,才能出兵呢?” “你们有钱吗?”刘致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说道:“不是我说你们,你们两位一看就知道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家里能有几个钱?” “公子,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好不好?本官知道公子肯定会出兵,至于公子想要什么,就直说吧,只要是我们能办到的,我们一定尽力办到。” “我想要粮食,五十万石粮食。”刘致远终于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说了出来。 “五十万石粮食?!”任环与戚继光同时被这个数字给吓呆了,按照市价,一两银子两石粮食,这五十万石粮食就是近三十万两银子。 “公子,您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任环问道,他真怕刘致远这是囤粮准备玩一把造反。 “既然你们是清官,我也不怕跟你们说,我想要移一些人到台岛上。可是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如果你们能帮我弄到五十万石粮食,我不旦出兵,还出钱向你们买粮食,总之不会让你们自掏腰包。”刘致远道。 “五十万石粮食,这个量实在是太大,我们一时间很难办到。” “条件我已经开出来了,我会一直留在迎君港等你们。你们什么时候把粮食运来,我就什么时候出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