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年关 (第2/2页)
军令,这如何得了?所以,一定要把谁当家这个问题弄清楚先。你们柯尼社的女人嫁入定海军也不是不行,不过,要按照汉人的习俗来,男人一定要当家,女人负责家务和生育就行。 以后,定海军不管是跟哪个民族进行通婚,都要把谁当家这个问题弄清楚先,别到时候汉化没成,反让外番给番化了。 听了刘致远这话,连璧如的脸色数变。刘致远怎么会不知道她想的是什么。她不就是想用联姻的政策获取定海军的一些“股份”吗?她这点小动作,也太明显了。她这个搞阴谋的票友碰上了刘致远这个厚黑专家,能成功才怪。 连璧如也知道刘致远的性格,他说定了事是绝对不会更改的。所以,她也没在这件事上纠缠。又谈了一些问题后,她连午饭都不吃就告辞离开了。 “小远哥,咱们快点回田州吧。现在一些熬不住寂寞的将士都被蛮夷女子给勾引走了,回田州接人之事不能再拖了。”岑慧君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 “呵呵,是小君自己急了吧?”刘致远哈哈一笑,打趣道:“如果小君等不及了,现在就可以招个上门的夫婿。” “净拿人家开玩笑,人家担心的是定海军,你这个不识好人心的家伙,不理你了。”岑慧君俏脸一红,转身就要走。 “哈哈,开玩笑,开玩笑而已。”刘致远搓了搓手,说道:“现在是不是该吃饭了,我们吃饭去咯。” “阿远,前些天干娘那边派人送信过来,说两广总督已经知道了定海军之事,他上书朝廷,想要对田州用兵。”张静妤一边走,一边说道。 “有这事?你怎么不早说。”刘致远一惊,说道:“田州是定海军的故土,如果田州出了事,定海军军心不稳。不行,我们要马上回一趟田州,把人都接来。”
“阿远,别急。要知道打仗是要兵马钱粮的。如果仗打得顺利,那还好说。如果是不顺利呢,要是打了败仗呢,那就麻烦了,损兵折将,天天要看战报、要运粮食,要征兵,要商议对策,不累死也得烦死。朝廷的情况你还不清楚吗?现在皇帝不想管事,严党只会贪污受贿。所以,不管是皇帝也好,严党也罢,都不会支持这场战争的。两广总督的上书,肯定会被扔到故纸堆中去。”张静妤分析道。 “嗯,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不过,我们迟早都是要把田州的父老乡亲移走的,把他们放在朝廷的眼皮底下,我总觉得不放心。你帮忙劝一劝干娘,告诉她只要她肯来台岛,我们无任欢迎,还会带船去接应她。” “这个你就放心吧,小君一早就跟干娘说过这事了,她现在虽然还在犹豫,不过,我认为她会同意的。你现在要考虑的事,怎么去接他们,怎么安顿他们。毕竟田州有数万百姓,如果全部搬迁,所费的钱粮肯定不少。”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刘致远问道。 “粮食只有九百石左右,够定海军吃半年的。如果要移百姓上岛的话,最少要先为他们准备半年的粮食,也就是一人一石。数万百姓,最少也要数万石的粮食。” “数万石的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刘致远的眉头不禁皱起,俗话说得好:搬搬家,穷三年。搬家可是很费钱的事。钱,刘致远自问并不缺,关键是粮食。没有粮食,难道让这些新来的人吃草啊?! “是啊,台岛人少粮食也少,柯尼社就算是不吃不喝,一年也产不了这么多粮食。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到内陆去弄粮食。至于怎么弄,那就要靠你了,我是没有办法的。”张静妤歉意地一笑。 “这都快过年了,先不说这些,吃饭。”刘致远不想让这些烦心事影响了过年的欢乐气氛,他决定先将此事放到一边再说。 年关,年关,这一关真的不好过。 几千年来,汉人总是把过年当做是一件大事。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 身为一军主帅,为了让将士们过一个安乐祥和的年,不但要为他们采办各种年货,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过年的娱乐节目。所以,不但刘致远要忙活起来,就连岑慧君也忙着排练手下的歌舞团。 从腊月十五开始,定海军终于迎来了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军假。这一次军假,为期一个月。被魔鬼式训练折磨了大半年的定海军将士,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个懒觉,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看看书,玩玩象棋,甚至还可以组队外出渔猎... 刘致远自己也要放松心情,以一个更好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虽然困难重重,不过,明天就是新的一天,明年又是兴旺发达的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