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授之以渔 (第2/2页)
民族富强起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理念就是:霸海殖民,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 相比于后世,虽然书里面很多内容都不全面的。不过,在十六世纪,这些理念已经是引领时代潮流了。因为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若不征服世界,就被世界征服。 看完这本《华强论》,陈季立还是没有睡意,他翻开另一本题为:《科学技术——第一期》的书。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奇怪的字母,还有一些所谓的公式。这简直就像是一本天书,陈季立看得一头雾水。 相比于陈季立,岑慧君的进步就快得多。她也不看什么《华强论》,一问心思放在能帮到刘致远的科学技术上。特别是与铸炮造船有关的,她都是第一时间看完,弄懂。弄不懂的,也会第一时间找到刘致远,让他说明白。 “怎么这么晚了还不会休息?”刘致远回到书房时,已经是深夜时分了。他见陈季立那小身板还在,不禁有些愕然。 “先生,小立天资愚笨,进步太慢。只有多用功,才有可能学有所成。” “没有谁天资愚笨,也没有谁天生就聪明。你之所以进步慢,不是因为你笨,而是你的心结还未打开。心结一开,就能进步神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师只能告诉你们要读什么书,怎样读这本书。至于能不能读懂,那就看个人的悟性了。” “小立明白。”陈季立点点头。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为人师者贵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得,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会学习的人。”
“小立明白。” “早点休息吧,别给自己太多压力。小立要记住一点:自己还是孩子,最重要的是快乐成长,没有这么多责任,也没有必要忠于谁。” 说实话,刘致远真不想收这个小陈当学生。要不是张静妤一再要求,他宁愿教一些年龄更小的孩童。因为只有孩童的心是纯洁的白纸,没有被乱七八糟的忠君思想污染到。在纯洁的白纸上作画,比在那些满是墨污的纸上作画要容易无数倍。 就算是定海军中的那些没有文化的“蛮子”,教起来也比中原那些文明开化之地的人容易。文明开化之地,思想已经成型,一旦听到不同的声音,就会潜意识地想要反驳。这样的人,能学好后世的现代科学才怪? 刘致远当然还记得,后世国人花了将近一个世纪,才从旧有思想中走出来。那个艰辛的历程,华夏民族饱经凌辱,国人的思想才不得不改变。现在,刘致远可不敢说凭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整个华夏的思想。所以,他宁愿到未开化之地去,先把新的思想播种到未开化的“蛮夷”,以后再让更多的人带着新思想回来改变中原人的思想。 当然,这些“蛮夷”只包括西南边陲台岛海南的原住民,并不包括华夏民族之外的人。至于大和民族,刘致远一向是十分之痛恨和鄙视的。 “怎么还没睡?”这时,张静妤也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抱着一本帐本来到书房归档。 “我在等你啊。”刘致远淡淡一笑,思绪从别处转到自己妻子的身上,见她的脸似乎清瘦了些,不禁有些心疼。 太忙了,两条战船上的大事小情,都是张静妤一个人包办了。为了让自己的丈夫安心教学,很多本来属于刘致远的工作,她都包了下来。 “今晚的月亮真美,咱们出去坐坐吧?”张静妤还没有睡意,拉着刘致远出了书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亮的月色如银,天上银河璀璨。海天一色,星汉入海,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你的学生学得怎么样了?”张静妤坐在船边,双脚伸出船弦外,舒展着,调皮地乱踢着。 “还凑合,他们很努力。” “还凑合?”张静妤突然在刘致远的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是你要求太高了吧,小君和小立都很聪明的。” “小君是很聪明,不过小立就差很多了。” “你说的都是反皇帝的异端邪说,小立现在能听得进去就值得表扬了,以后会好起来的。” “但愿吧,说真的,他还不如我们手下的定海军将士好教。” “那是,定海军的纪律是铁一般的,而且对你是绝对的忠诚。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将士们忠诚于我,也是因为我可以跟他们一起出生入死,这才赢得了他们的忠诚。就算阿妤爱我一样。因为我可以为阿妤做任何事,这才赢得了阿妤的爱。我说得对吗?” “嗯。”张静妤点点头,心中不禁想起当年两人一起出生入死的日子。那个时候,很危险,却又很甜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