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_第一百九十七章 买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买粮 (第2/3页)

粮店掌柜的连连赔笑:“抱歉了公子。这已经是小店最好的团茶了。比不得

    “算了。这茶不喝也罢。”李泰紧皱着眉头。装出一副不满的样子:“好了。说正事吧,你们这粮食什么时候能准备好,我着急用,早一天开设粥棚赈济灾民,也能早一天传到长安,让家里人知道我不是个无所事事的米虫。”

    李泰故意装出为了让家里人重视他,才一掷千金的买个名声。这种借口让粮店掌柜认为李泰在长孙家里的地位并不高,才会花钱买个名声,以期望受到家族的重视。

    但他心里却暗暗好笑,认为李泰是个糊涂的不懂世事的公子哥,这不是买名声,而是败家。当然这话他是不会和李泰说的,他还真的想做成这单生意。

    只是他还没有得到店主的同意,一时之间还不敢给李泰一个准话,只是不断的东拉西扯的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不断的提及长安的风土人情。

    李泰在长安生活了十多年,对这些当然了解。故意挑一些富贵奢华的事情不断的和粮店掌柜的讲述,遇到那些平民生活就是语焉不详,那些官场之事更是一问三不知。一番闲话之后,粮店掌柜越的认为李泰是一个被家人宠着的不懂世事的富家少爷。

    用一堆假话迷惑完粮店掌柜之后,李泰一副不耐烦的神情:“我说掌柜的,这些闲话是不是该说完了,你们到底有没有这一万石粮食?听说你们是洛阳最大的粮店,你们若是没有这些楼米,我好找别的店家,咱们也就别瞎耽误工夫了。”

    虽然粮店掌板自己以为将李泰的底细套的差不多了,但店伙计还没回来,没有带来店主的想法,掌柜的也不敢做主,只能是不断的找话题稳住李泰。

    “长孙公子。您买粮食是用来赈济灾民,这全用上好的梗米是不是太奢侈了。依照老夫的看法,不如换成粟米,既便宜,又能填饱肚子。我知道您不在乎钱财,不过同样的钱财换成粟米不也能多赈济一些灾民不是?你考虑下如何?”

    “不行。”李泰断然的拒绝了粮店掌柜的提议:“粟米算什么?那是给人吃的吗?用粟米赈济灾民那不是给我们长孙家丢脸吗?不行,绝对不行

    李泰不停的摇头。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就要上好的梗米。没得商量。你们店里若是不够。我就去找别人。我还真不信了,拿着钱还会有人不做我的生意。”

    就在李泰肆意张狂的时候,店伙计拎着水壶走了进来,笑道:“我来给贵客填点水。”

    伙计看着粮店掌柜连连点头,让掌柜的明白。这是东家同意做这单生意。心中有了定数的粮店掌柜笑着对伙计说道:“你有心了。小,

    得到东家肯定答案的粮店掌柜心中驾定,笑着对李泰说道:“长孙公子,承蒙您看得起小店,这一万石上等狂米小店就包了。三天之内一定给你准备好。不过不是小店信不过您,而是小店本小利薄。这一万石寝米也要找同行的借调,这在资金上就难免有些不足,您看,”

    李泰明白。这是在要定金呢。不以为意的笑笑:“这没什么,谁也不能空口白话的就让你准备一万石枚米不是。”李泰将网刚放在方桌上的钱袋推到粮店掌柜的面前,笑道:“这里有十五两金子,就冲做定钱吧。

    这下您应该满意了吧。”

    粮店掌柜微笑着摇头:“长孙公子,您出身大家,不明白这些商贾之事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也不和您客套,像一万石这么大的买卖,最少您得给我留下三成的定钱。老朽才敢为您四处张罗去。”

    粮店掌柜一边说着,一边将钱袋推回到李泰眼前。

    定钱不够。还是李秦没有想到了,看着眼前的钱袋,李泰眉头一皱,不悦的说道:“看来您是信不过长孙家这个名号了!”

    见到粮店掌柜的要张嘴解释,李泰手掌一伸,示意他不用说话:“别说,我明白。这名声总不能当饭吃,还是真金白银来得实惠,不过没关系

    “文宣。”李泰侧头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文宣。吩咐道:“你回客栈,抱两箱子金子回来,快去快回。”

    文宣吸取了他一张嘴就能暴漏内侍身份的教,只是点点头,转身就走。

    文宣出门以后。找个僻静的地方,从侍卫手里牵过一匹马,直奔刺史府而去。这个粮店距离刺史府也不算远,奔马来回不过是盏茶时间。文宣将手中的两个楠木钱箱放在李泰面前的长桌上,低头行礼之后,再次站在李泰身后,一副大家族中出来的忠心仆从的模样。

    李泰说让抱两箱,文宣还真就抱来两箱。多余的一箱金子,李泰心中有别的想法。所以随手捧起交到陈柱手中:“喏。你先拿着,一会跟少爷我去买点土特产,等回长安的时候好孝敬老爷子。”

    随后,李泰将方桌上的钱袋交给文宣。打开了第二箱子,明晃晃的金棵子呈现在粮店掌柜的面前。

    “您看看。”李泰将钱箱推到了粮店掌柜的眼前。

    粮店掌柜的低头一看,每层四排金镖子,每排五个,一共是五层。即便不数,他也能一眼瞧出这一箱金子是一百两。

    粮店掌柜有些愣的神情让李泰十分满意,仰脖轻蔑的一笑,语带讽刺的说道:“你信不过我们长孙家没关系,但这金子你总能信得过吧。一百两金子换成银子大约是一千两左右,换成铜钱最少也有一千贯了吧。买你一万石上好的枚米,应该是错错有余了吧。”

    生意之人。在有大钱可赚的时候,又怎么会在意李泰在言语上的小小小讥讽。粮店掌柜的手指轻轻沾起一个金棵子,掂量一下,确定是足金之后,才笑道:“公子误会了,我刚刚只是说那是行业惯例。您不是这行里的当然不必遵守了。老朽本意是说别人不可以,但您是可以的。没想到公子您心气盛,根本不容老朽解释就让贵仆回去取金子。这也是老朽没有说清楚,还请贵人不记小、人过。”

    “我说掌柜的。你也别找借口了。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