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到达洛阳 (第3/3页)
赈灾粥的规矩你可知道?”
文宣略带尖锐的“口开口。就在见多识广的班头面前暴漏了他的内侍的身孵。!班头明白了文宣说的没错能用得起内侍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内侍的人的身份还真不是他能问的。 他只好老老实实的回到道:“回公子的话朝廷赈灾放粥的规矩是必须要稠可立筷。” 李泰一撩衣袖指着锅中的已经倾到的食箸说道:“这个你怎么解 其实李泰眼前这口锅里的粥说起来还是比较稠的虽然筷子还是立不住但也不是放里就到。而是慢慢慢慢的倾到这也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不可能每口锅里的粥都要用筷子试验一下。 不过这处粥棚是李泰眼前的这位班头负责的若是遇到普通人这样责问这个班头肯定是:话不说一顿刀鞘抽回去。但面对李泰他却是不敢。李泰身后一个小厮一个护卫远处的车队那里一看就还有个百十号人。一个出行就带着这些护卫的人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衙役班头敢招惹的。 但李泰的问题确实是难住了他左思右想之后他倒是想明白了若是李泰真的有心为难他。也不是他能逃脱得了的。若是不想难为他实话实说也没什么大不了。在加上他心底无私他没有克扣一颗赈灾的粮食这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他忙这一天也同样是在和灾民一样喝的这样的粥。 想到这些他心里反道生出了几分底气为了怕引起误会将手中的横刀挂在腰间恭谨的回到:“回这位公子在稠粥不倒箸这方面是我疏忽了少爷说的对。我这就吩咐他们少加水多加米。” 李泰也没想在这方面追究不过是冉问而已。 他倒是听说过“稠粥不倒箸”的说法但却不知道在唐朝是否也是一样。听到压抑的肯定回答之后李泰却是点点头:“那就好。” 见李泰没有追究班头心中略微有些安定心中想着还是早点将眼前这位看不出身分的公子哥打走于是小心的说道:“这位公子你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我知道城中有家客栈环境什么的都算可以要不我带您过去。小 李泰微笑的看着眼前这个言语圆滑的班头说道:“不忙还是给武来碗粥再说。这一路行来已经有些渴了 班头见李泰不肯走。心想:“好。你喜欢就慢慢玩反正我这个差事是通宵就是放完了粥。也得留下来看粥棚既然你不忙那我就小心的奉承着你好了。奉承上卑也是奉承奉承你这个公子哥也没什么。或许一高兴还有一份赏钱呢 班头心中想的明白。脸上冲着李泰笑笑转身从水桶里捞起一只大碗又仔细的用清水涮了一涮然后从锅中间为李泰盛了一碗双手捧到李泰眼前却没敢说请您尝尝而是讨好的说道:“公子您看”。 李泰接过大碗放在嘴边轻轻的喝了一口点点头:“嗯还行虽然是枚米但却不是霉米还能入腹勉强也就可以了。” “勉强”?班头心中暗道:“也就你这样的公子哥会这么说还有很多人别说是在灾后就是平常时日都不一定能天关吃上枚 班头心中是不以为然但李泰身后的陈柱咧嘴一笑:“少爷这些灾民能有一碗粥喝就不错了。别说是枚米了就是野菜汤只要能填饱肚子他们都会来排队。您也别太挑剔了 “我怎么挑剔了不过是说这粥熬的还不错。”李泰顺手将大碗塞在了陈柱手中笑道:“就你话多喝碗粥堵住你的嘴。” 陈柱裂开大嘴一扬脖。一碗粥全到进嘴里。入腹之后点点头笑道:“还着不错就是少了点。” 李泰打趣道:“多亏了你没在这些灾民之中不然这粥棚非让你喝光了不成。小 “少爷您也别这么说陈柱咧着嘴憨厚的一笑:“当年我跟着将军在战场上有一次遇到了断粮兄弟们三天没吃东西一样打赢了 “行我说不过你。”李泰笑骂了一句转身对班头问道:“这么称呼你?” “小姓杨单名一个鹏字。” “杨鹏?不错的名字啊。”李泰夸奖了一句笑着问他:“我问你这洛阳赈灾舍粥的事情是由谁负责的啊?” 班头杨鹏心道您一个公子哥问这些干什么?转念一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满洛阳城的人都知道也就笑着回道:“在洛阳负责赈灾舍粥的当然是我们洛阳县的郭县令了。” “看来你们的郭县令人还不错将这些安排的十分妥当。” 这句话却是李泰真心想说的看着这粥棚运转的十分稳定他的这句夸奖还不为过。想想之后又问道:“那我问你你是这洛阳县的衙役那就应该知道刺史府怎么走了?” 班头杨鹏一听心道“好家伙你越问品级越高这会就从县衙升格到刺史府了。”本来他不想说但见李泰一行人衣着华丽不像是为非作歹之人再加上这洛阳城内刺史府的位置人尽皆知他纵然隐瞒也没什么意义笑着对李泰回道:“当衙役的当然知道刺史府的位置 “那我再问你这个从长安来的河南道赈灾安抚使杜正伦杜侍郎可是落脚在刺史府?” 听到李泰问这个问题。班头严鹏是真的傻了眼了李泰三个问题从县令到刺史又到中书侍郎。三个问题三个品阶除了郭县令之外那个都是他接触不到了。 但是杜正伦的行踪还真不是他一个衙役能够知道摇摇头。低声对李泰回到:“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甚至连杜侍郎是谁我都不知道 “那算了吧你将手头的事情安排一下带着我们去刺史府。” 走在李泰车队前面领路的杨鹏现在是真的有些迷糊了。脑袋中不断的琢磨李泰这样一今年轻人到底是谁?开口闭口说的全是让他仰望不及的官员。 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