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海战_七十六 卫温与诸葛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六 卫温与诸葛直 (第2/2页)

孙尚香现在直接治理着面对东吴的军事重地夷州(台湾),夷州的归属立即出现问题:夷州应该属于蜀汉呢?还是属于东吴?

    由于吴蜀两国都要面对实力绝对优势的北魏强敌,东吴与蜀汉现在正处于两国互相恶斗之后的外交修复期,此时如果节外生枝,吴蜀两国都是处境尴尬。

    全琮与陆逊都不能在朝廷上公开提出夷州公主就是孙尚香的见解,而他们提出反对出兵的理由完全不能说服孙权。

    孙权认为出兵夷州是现在第一重要的军国大事,所以孙权对全琮与陆逊的表现十分失望。

    孙权认为,全琮与陆逊明知孙权要“远规夷州,以定大事”,全琮与陆逊却口径一致地说成孙权想去人烟稀少的夷州和不毛之地的珠崖去抓壮丁,而且都肯定东吴大军此去会有疾疫之灾。

    孙权完全没有想一想这俩位尚公主的爱婿与重臣的反常话背后的玄机,而是激起了孙权为维护自己至高无上尊严与决策的好胜心。

    孙权心中说道:你们说朕兵不足,要去抓壮丁,朕偏要派出加倍的万人大军。你们说此去定有疾疫之灾,我偏要让这支大军兵精粮足,后勤物资充分,不但能抗过疾疫,而且能在海上“军行经岁”。

    孙权脸色十分难看,道:“俩位将军老了。东吴自创始以来,一向是少年英才辈出,当此之时,须选用少年英雄才行。朕心意已决,选派军中精英,领新军水军一万,出征夷州,兼取亶州,谁愿领旨出征?”

    皇帝孙权决心出兵,而皇帝最信任的心腹爱将全琮与朝廷文武百官最高官职者陆逊却立场鲜明地反对,这样尴尬的局面使朝中文武百官都难以捉摸。

    所以众大臣都保持沉默。

    陆逊听到孙权居然要动用最精锐的新水军,大惊道:“此水军新军乃是为臣在百万将士中精选,特别用心教习演练三年,是军中尖刀,国家未来栋梁骨干……”

    孙权笑道:“哈哈,少年新军们,你们老师栽培你们,劳苦功高,用心用力。但老师毕竟是老师,他们已经老了。”

    孙权目光炯炯,看着朝中的年轻将领大声说道:“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年轻人站出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的时间到了,英雄豪杰们,谁敢出来领旨?”

    老将们看到如此尴尬局面,都知道分寸地保持沉默。

    而对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小将们,却认为是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卫温出列道:“小将卫温愿擒水公主。”

    诸葛直出列道:“小将诸葛直愿平定夷州。”

    陆逊与全琮相顾失色。

    如果是几千人马,孙尚香应该能够应付。而现在孙权要派出的是一万最精锐的海军,孙尚香的数百人的女兵营怎么对付得了?

    孙权笑着问陆逊道:“天下兵马大都督。”

    陆逊道:“臣在。”

    孙权道:“这两位小将,卫温与诸葛直,大都督你以为如何?”

    陆逊摇摇头,低沉地说道:“卫温与诸葛直是在我最爱的学生之中,是新水军将领中的前三甲。确是德才兼备的帅才。”

    孙权满意地点头,又问全琮道:“卫将军全琮。”

    全琮道:“臣在。”

    孙权问道:“你看这两位小将能否担当此番重任?”

    全琮道:“臣教习新军之时,卫温与诸葛直确是其中佼佼者。”

    孙权道:“朕是问你,卫温与诸葛直,他二人能否担当此番重任?”

    全琮说道:“至尊皇帝陛下,他二人领军当然是堪当其职。只是征夷州实在非比寻常。”

    孙权怒道:“全琮,卫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全琮低头说道:“陛下恕罪,臣是实话实说。”

    孙权拂袖道:“退下。”

    全琮退回大虎公主身边。

    孙权大声下旨道:“卫温,诸葛直听旨。”

    卫温,诸葛直齐声应道:“臣在。”

    孙权道:“册封卫温为平东大将军。”

    卫温跪下谢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又道:“册封诸葛直为伏波大将军。”

    诸葛直跪下谢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大声命令道:“平东大将军,伏波大将军,命你二人领新水军,甲士万人,战船四十艘,即日起,整顿出发,征平夷州,生擒水公主来见朕。”

    卫温,诸葛直齐声应道:“领旨!”

    孙权道:“擒得水公主后,直取亶州。”

    卫温,诸葛直齐声应道:“遵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