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司马昭与王平 (第2/2页)
到四岁形影不离。母子情深,胜于亲生。当年孙夫人离去之后,我家后主寝食不安,以致数年之后,时常半夜自起,到处逰走,要寻娘亲。以前后主幼小不得自主,后主立誓,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迎回母亲孙夫人。无奈天不从人愿,后主登基之时,竟是孙夫人投江之日。我家后主痛定之后,决意要在母亲墓前祭扫。多年下来,竟不得时机。所以,这一次特别交待某一定要风风光光祭奠一番。” 司马昭仰天大笑道:“哈哈,有活人不去迎取,却要在一个衣冠冢上大做文章,可叹呀可叹。” 王平正色说道:“司马将军,为何出此戏言?” 孙尚香投江之后,东吴宣布孙尚香死亡。从此吴蜀两国都十分忌讳谈论孙尚香,打算翻过孙尚香这一页。 但是江湖上却传言,以孙尚香如此之高的水性,投江怎么会死呢?孙尚香“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三国志》),诸兄者,小霸王孙权,东吴皇帝孙权也。现在,孙尚香正率领她的女兵干着一番大事业呢。 司马昭微笑说道:“王将军昨日在东吴朝上,不是听说夷州有位东吴公主么?” 王平严肃地反问道:“司马将军是说夷州管制长么?吴主已经当众认定,此东吴公主是假的。况且孙夫人早已投江而死,岂能死而复生?” 司马昭又笑着反问道:“谁人曾见孙夫人的尸身来?而且孙夫人浪迹江湖时,她所率领的两船水军哪里去了?王将军自然听到诸葛恪小儿讲道,东吴公主率两船水军迎战辽东燕王五船之战,难道竟无一点想象力吗?” 王平勉强笑道:“司马将军,你不觉得你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吗?”
司马昭一本正经地说道:“军国大事,岂能以儿戏视之?” 司马昭关注窗外江中港湾已久,这时走到窗前,打开窗户。 窗外传来传令兵鸣锣告示声:“平东大将军卫温有令,即时起,全部港口封港。所有船只,只许进港,不许出港。如有违反者,以违抗军令论处。” 司马昭笑道:“怎么样?将军,听到了吗?” 王平默然。 司马昭兴致十足地对王平道:“请寄言你家后主,如果他愿为他英雄的母亲(孙尚香),向他娘舅(孙权)讨回公道,司马昭愿助他一臂之力。” 司马昭注视着王平。 王平知道司马昭一心想在蜀汉与东吴关系中直接打入楔子,此时更是“图穷匕见”地说出来了。 这是与王平此番修复与东吴关系的使命完全背道而驰的。 王平看着司马昭,摇摇头说道:“难怪世人皆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外面大间的两桌护卫中,有一青年护卫拍案而起,拔剑欲冲入里间。 一壮汉上前就是两耳光,低声喝道:“坐下!” 青年护卫涨红着脸,慢慢坐下。 里间,司马昭哈哈大笑道:“路人皆知,不正说明大丈夫处世坦荡荡么?” 王平反客为主,探问道:“既然司马将军如此赞夷州公主,司马将军想为夷州公主做些什么呢?” 司马昭毫不隐晦,认真地说道:“昨日东吴朝上,听说辽东公孙渊竟敢染指夷州。某将攻其老巢,直取辽东,杀死公孙渊,以解夷州公主防其卷土重来之后顾之忧。” 八年后,公元238年,司马昭随司马懿出征辽东,彻底摧毁辽东公孙家族的势力,杀死公孙渊。 王平进一步试探道:“那么现在呢?你如何解当前夷州公主兵临城下之忧呢?” 司马昭诡秘地笑笑,招王平到窗前,手搭在王平肩上,道:“这夷州公主可不是省油的灯。你看,那边船上飞起了什么?” 两只信鸽从一艘货船上飞起,直向东南海天飞去。 王平点头道:“信鸽!” 司马昭冷笑道:“让东吴碧眼儿也尝尝东吴公主的厉害。他们兄妹火拼,我北军自会严阵以待。” 王平坐不住了,起身告辞道:“司马将军,某公务要紧,就先告辞了。” 司马昭并未起身送客,大大咧咧地坐着笑道:“王将军,寄言你家扶不起来的阿斗,倘若日后他向我北军投诚,某将善待之,决不让他英雄的母亲伤心。” 强大的东吴水军船队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卫温精神抖擞站在自己旗舰指挥台上,瞭望着大海。 诸葛直则在自己旗舰上,认真仔细地在指挥台上查看航海图。 (字幕)这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海军舰队。这支强大的海军,足以征服当时周边任何国家。当时的夷州,使孙权‘忧劳圣虑,忘寝与食’。以致孙权决然派出强大的海军‘远规夷州,以定大事’。以解后顾之忧。 那么,当时的夷州怎么样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