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〇一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九十三) (第1/2页)
钓鱼台传奇之一〇一一〇一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二十三) ‘大意失荆州’被当成武圣关羽的最大瑕疵。其实樊襄大战是武圣关羽武功武德发扬的最为极致的时刻。 此时刘备带着连战连捷的成就感,穿行在巴山蜀水之间,心情自然是十分的怡悦。可是刘备却不知道自己正离胜利女神越来越远,刘备从此之后,再也得不到胜利了。背离了《隆中对》的国策之后,刘备的事业正在从巅峰急剧地走下坡路。刘备现在自己却感觉不到。 《三国演义》中写道,关羽率领荆州军北伐,首先夺取了襄阳城,这是不符合历史记载的。是罗贯中虚拟的。 关羽发动的襄樊大战中,最令人奇怪的就是关于襄阳的战事。 无论是从军事战略战术的考虑,襄阳都是值得关羽首先而且是必须优先夺取的目标。 从地图上一看就知,从荆州北上就是襄阳,接着过汉江,汉江对面才是樊城。所以关羽如果首先夺取了襄阳,站稳了脚跟,再攻打汉江对面的樊城,不但底气十足,而且无后顾之忧,即使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大军固守襄阳,也比走麦城好得多。形势完全不一样。 而且我们从史料可以看出,当时襄阳的军力十分有限,对在关羽与樊城曹仁的战争中几乎没有影响能力。史书甚至不屑一谈。这一方面说明当时襄阳几乎无战事,一方面说明襄阳防御的曹军力量是很弱的,如果关羽想拿下襄阳,随时都可以拿下。 但是关羽却没有先拿下襄阳,却隔着襄阳发动对樊城长达数月的大战。 直到关羽荆州军撤退,襄阳一直在曹军的控制中。 从军事的常识上来看,这是不可思议的错误。 我们现在遵照历史事实,将这场大战中的襄阳战事呈现于朋友面前,就是想让更多的朋友对武圣关羽的武功武德有更深刻的理解。 曹cao的襄阳太守吕常在襄阳城头俯身察看着汉江上关羽的强大的船队,心情沉重,却不露形色地对胡修(荆州刺史),傅方(南乡太守)说道:“刺史大人,太守大人,你们都见到,我们襄阳的守军是完全不足抵御关羽的荆州军的进攻的。我们所凭借的,不过是刘表所遗留的坚固城防而已。” 胡修点头说道:“唉,总共只有这一点兵,北面城紧急就奔北面,南面城危机又奔南面,捉衬见肘呀。” 傅方摇头说道:“破绽百出,就是城防将士不吃不睡,累死了,也跑不过来.如何能够守城?” 吕常说道:“吕常欲往樊城向曹仁将军求助援军,请二位大人护城辛苦。事属机密,不可泄露。” 胡修看着江面说道:“樊城rou眼清晰可见,就在江对面。可是关羽的巡逻船如穿梭,怎样过江?” 吕常目光坚定地说道:“对呀,怎样过江一一如何过江,容吕常再三思。但江是一定要过的。” 月夜,汉江之水静静地流淌。 关羽在旗舰上巡视江面。 马良在身边。 关羽指着江心一点渔火,问道:“季常(马良字),你看到那江中那盏渔火吗?” 马良看看说道:“君侯,我也看到了。那只小船孤零零停在那里已经多时了。” 关羽问道:“季常,那只小船想干什么?” 马良说道:“季常估计,应该是钓鱼的吧。” 关羽笑道:“钓鱼?哈哈,那小船守在江心航道中,可进可退,进可直去樊城,退可直回襄阳。进退均只须片刻,即可到达目的地。” 马良亦笑道:“君侯从军事考虑,倒也不错。只是那么一只小船,能做什么?它为什么不直去樊城?” 关羽笑道:“依羽之见,这只小船的目的正是要去樊城。它之所以没去,是因为关某在此,关某挡住了他的去路。” 马良亦笑道:“既然他看到君侯旗舰拦住去路,为什么不退回襄阳?” 关羽笑道:“此人明知去路被某挡住,却仍然在此苦苦守候,自然是有要紧事务,他非去樊城不可。我们且稍看片刻,应该会有好戏出现。” 马良笑道:“通!通!君侯,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应对?” 关羽命令道:“升黄灯,命令各部加强警戒。升红灯,各部进入战斗状态。” 军士报告:“江心小船渔火闪烁,似在发出信号。” 关羽笑道:“果然不错,好戏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