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五) (第3/3页)
“他们用盾牌挡,大家就用大石头砸!” 魏军搬石头。 一阵石雨砸下来。
刘备转颜笑道:“好,我们俩一起下。” 刘备与法正一起退回工事。 刘备与法正向战场看去。 刚才随刘备呼喊冲出去的将士伏尸一片。 刘备含着眼泪说道:“大汉将士忠勇!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的。” 法正点头叹道:“匡扶汉室,铲除****,这句话号召力真强呵!” 刘备摇头说道:“张郃兵虽少,看来这块骨头比夏侯渊还硬呢。现在先收兵,以后再作盘算。” 法正问道:“主公今天太冲动了,杀贼何必急于一时呢?” 刘备凝紧眉头说道:“趁曹cao大军撤退,我军出征汉中,现在已近一年了。至今阳平关夏侯渊这个眼中钉未除。孤料算曹cao现在已经在重整大军,不久就会杀回汉中,与孤决战。大战在即,这眼中钉未除,叫孤如何不心急呢?” 法正说道:“主公说得甚是!我军在汉中征战已近一年,曹贼必然会驱军重回汉中决战。那时夏侯渊军与曹cao大军里应外合,那时我军将十分被动尴尬。未雨绸缪,主公应该立即从益州增兵增粮。” 刘备说道:“对!应该立即增兵增粮。孤亲自写书给诸葛亮。” 成都。 诸葛亮坐在木轮椅上,手中拿着羽扇。 从事犍为杨洪站在身旁。 请朋友们注意,这时的诸葛亮已经不是隆中那个务农的布衣青年。隆中的布衣青年,心怀远大理想,以旁观者清的冷静,冷眼观察世界,分析形势,写出了伟大的《隆中对》。 世人都认为《隆中对》主要是预见天下三分,其实《隆中对》主要论述的是当刘备取得天下三分之时,应该怎样夺取天下的大战略。如果当时诸葛亮认为刘备未来仅仅是三分天下中最小的霸主,诸葛亮是不会投靠刘备的。诸葛亮要投靠的是未来天下的真龙天子。 现在的诸葛亮已经变成一个追求大权独揽的平常的权臣,他现在关注的是自己权力,与周围的人事利害关系。 古今中外的权臣,无一例外,都是把全部的精力与智慧都投入到内部的权力斗争。这样就使所有的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即使是曾经写出了伟大的《隆中对》的人也不例外。 军士飞马来报:“军师,汉中有主公的密件。”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呈上来。” 杨洪从军士手中接过信件,呈给诸葛亮。 诸葛亮拆开信件,摇着羽扇看。 诸葛亮停下羽扇,双手捧着信件又仔细看一遍,看完在思索。 杨洪知道将有重大事件,他毕恭毕敬地准备听候命令。 诸葛亮表情严肃地说道:“季休(杨洪字),你现在是从事犍为吧?” 杨洪答道:“是,军师。” 诸葛亮说道:“现在有一件大事情,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不必顾忌,但说无妨。” 杨洪答道:“军师请指示。”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主公何时出征汉中?” 杨洪答道:“去年十月。” 诸葛亮说道:“不错,是去年十月。主公在阳平关攻打夏侯渊已经大半年了。阳平关至今未下,现在主公攻打广汉张郃又受挫。曹cao可能又即将回师汉中。我军是应该与曹cao大军决战还是应该暂时回师休整呢?” 杨洪严肃地说道:“小人只是从事犍为,这种军国大事本不该进言。军师令小人但说无妨,小人斗胆放肆了。” 诸葛亮说道:“请讲!” 杨洪说道:“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发兵何疑!” 诸葛亮听说,停止摇扇,念道:“若无汉中,则无蜀矣!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诸葛亮从木轮椅上站起来,缓慢地摇着羽扇,在沉思中踱步。最后,诸葛亮停了下来,他把手中的刘备的信件交给杨洪说道:“原来的蜀郡太守是法正,从现在起,你就是蜀郡太守了。主公信中交代的事情,由你全权经办。” 突如其来破格提拔,使杨洪受宠若惊,立即跪拜在地大声说道:“季休定不负军师重望!” 杨洪迅速地完成刘备交代的增兵增粮的任务。 公元218年七月,在许昌的曹cao决定要亲自率领大军给刘备一个致命的打击。 公元218年九月,曹cao率领最亲信最精锐的禁卫军(二十万)抵达长安。 于字大旗飘扬。 大将于禁在马上威风凛凛。 庞字大旗飘扬。 副将庞德在马上精神抖擞。 从长安有两条路通往汉中。一条是大路,但是路途远,相当要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勾股直角边,时间要长。另外一条山间小道一一斜谷,险峻又崎岖,但是近多了,只有四百七十里,相当于走直角三角形的弦斜边,可以尽快地到达汉中。 面临阳平关夏侯渊与曹cao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里应外合的形势,屡战屡挫的刘备要怎样应敌呢? ,在许昌的曹cao决定要亲自率领大军给刘备一个致命的打击。 公元218年九月,曹cao率领最亲信最精锐的禁卫军(二十万)抵达长安。 于字大旗飘扬。 大将于禁在马上威风凛凛。 庞字大旗飘扬。 副将庞德在马上精神抖擞。 从长安有两条路通往汉中。一条是大路,但是路途远,相当要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勾股直角边,时间要长。另外一条山间小道一一斜谷,险峻又崎岖,但是近多了,只有四百七十里,相当于走直角三角形的弦斜边,可以尽快地到达汉中。 面临阳平关夏侯渊与曹cao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里应外合的形势,屡战屡挫的刘备要怎样应敌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