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海战_六 金香玉与陆抗妮 (续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 金香玉与陆抗妮 (续二) (第1/2页)

    钓鱼台传奇之六金香玉与陆抗妮(续二)

    水公主点头,严肃地说道:"如果你刚才说的话不对,我的龙泉宝剑就会立刻出手.”

    金香玉怔怔地说道:"姑婆平日都提防得这样紧,金香玉却没有想到.不过金香玉一片真心,是不会讲假话的.”

    水公主又问道:"金香玉,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是怎样落入海中的”

    说到这里,金香玉的眼眶又红了,她拭泪后慢慢地说道:"姑婆是知道的,每一人家的家中都是有老鼠的.老鼠虽然不会讲话,每一个人在干什么,家中的老鼠都是知道的.所有的老鼠都听金香玉的话.所以金香玉想要知道的事,金香玉都会知道.一一前几年,太子孙登病死了.”

    水公主点头道:"我知道,孙登是我皇帝二哥的大儿子.”

    水公主暗自思量道:”没想到金香玉竟是老鼠女皇!怪道陆逊家没有老鼠作祟.”

    (以下文字供朋友们了解当时历史背景参考.)

    公元230年孙权黄龙二年,孙权"远规夷州",与水公主(孙尚香)打了一仗.

    公元231年孙权黄龙三年,水公主(孙尚香)主动秘密赴东吴与孙权会谈,兄妹和解,台湾海峡实现了一千多年的和平.使孙权消除了后顾之忧.

    此时,孙权对”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有深刻的体会.

    正好此时有人献上一禾九穗的祥瑞之物,孙权就改元”嘉禾”.

    嘉禾一一家和也.

    孙权经过深思熟虑,公元229年选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虽是庶出,却是一位贤明的储君.从孙登比丸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权是很有识人之明的.

    遗憾的是,孙权的深思熟虑,却被大虎公主的小手段搞得一塌糊涂,使得东吴内部内乱不断.

    孙登立为太子之后,众大臣就纷纷上疏,应立孙登的养母徐夫人为皇后.

    大虎公主是不能让任何人凌驾于她母亲步夫人之上的.

    在大虎公主的活动下,徐夫人不但没有被立皇后,反而被贬至吴.

    徐夫人独自在吴,郁郁不乐,不久就死了.

    失母之痛,对孙登打击极大,日显病态,于公元241年病死.

    孙权再一次深思熟虑,选立王夫人之子孙和为太子.

    虽然此时大虎公主的母亲步夫人已经病逝,大虎公主对王夫人的尊贵地位耿耿于怀,就打小报告称,孙权(此时年老多病)病时,王夫人面有喜色.

    又,孙权派太子孙和去孙策庙祷告,求去病求平安.大虎公主就对孙权说,孙和没有去孙策庙,而是去了他舅舅家(孙策庙与孙和舅舅家很近,他舅舅在他办完事后顺便接他进来坐的).

    孙权就疏远王夫人,并面责孙和.

    王夫人担惊受怕,不久就死了.

    孙和也被废了.

    陆逊认为孙和是无辜的.

    大虎公主就打了陆逊家族的许多人的小报告.

    孙权本来就忌讳陆逊功高震主,借机打压陆逊的亲朋好友,甚至处死他们,经常派特使责问陆逊.

    于是陆逊就在公元245年”死”了.

    (以上文字供朋友们参考.)

    陆府门口.白纸上写:陆家治丧.

    陆抗妮(现年十九岁)正准备扶灵柩还乡.

    臭妹公主交代陆抗妮道:"可以起程了.你自己要多保重.”

    孙权突然带着大虎公主小虎公主与书记等随从来到.

    臭妹公主率陆府人员跪拜迎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黑着脸并未叫臭妹陆抗妮等人平身,而是直接走到陆逊的棺材前,仔细地看着棺材中的陆逊,然后点头对陆逊说道:"陆逊呀陆逊,你对东吴可谓功高盖世,可是为什么总让朕不能放心呢你现在要走了,朕特地来送送你.”

    孙权转过身来,命令道:"朕现在有话要对建武校尉(陆抗)说,书记留下,其他人回避.”

    除陆抗妮与书记外,其他人均回避.

    孙权黑着脸对陆抗妮说道:"建武校尉,许多人反映了你父亲的许多事,因为你父亲是天下兵马大都督,当朝大丞相,事关国家,事关天下,现在你父亲走了,朕不得不亲自来问你,你要据实回答.”

    陆抗妮跪在地下,仰起头,从容地回答:"陛下,微臣知无不言.”

    孙权又严肃地对书记说道:"这些事很重要,你要逐字逐句一一记录,朕回去后要马上核对,如有错误,要你脑袋!”

    书记跪道:"是!逐字逐句,全部准确记录.”

    孙权又补充道:"核对准确后,这些文件要完整保存,日后有大用,不得损坏遗失!”

    书记跪道:“是!文件完整保存,不得损坏遗失。”

    孙权对陆抗妮问道:“现在开始。第一问……”

    书记紧张地记录。

    陆抗妮面不改色地从容回答。

    孙权问道:“第二问……”

    书记紧张地记录。

    陆抗妮从容回答。

    ………………

    孙权问道:“第十九问……”

    孙权问道:“第二十问……”

    书记紧张记录。

    陆抗妮从容回答。

    孙权问完,独自沉思,充满疑虑。

    陆抗妮回答完问题,不断拭泪。

    孙权仰头看天许久。

    孙权怒气已消,口气缓和,对陆抗妮说道:“你父亲固然劳苦功高,朕对你父亲从来不薄。陆逊既是天下兵马大都督,又是当朝大丞相,是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父亲既已仙逝,你就节哀吧。”

    陆抗妮拭泪道:“是,皇上。”

    孙权亲切地对陆抗妮说道:“你要记住,你的名与字都是朕起的。陆抗,就是望你能抗病,抗灾,抗敌人。字幼节,从小就有节气。你是桓王的亲外孙,朕对你是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封你建武校尉,望你今后能向你父亲一样,为国家建大功立大业。”

    陆抗妮跪在地上叩头道:“微臣永远牢记陛下的恩典,时刻牢记陛下教导。”

    这时,臭妹公主也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对孙权说道:"陛下,二叔,陆家是永记皇上对陆家的恩宠.侄女有一个小小请求,望陛下恩准.”

    孙权笑着对臭妹公主说道:"你还有什么要求站起来说.是不是要二叔给陆抗升职加薪呀大都督一去,家中自然困难了许多.”

    臭妹公主泪流满面,抱住孙权的腿说道:"请皇上恩准,请二叔恩准.”

    孙权慷慨地说道:"准!立即就给陆抗校尉升职加薪.”

    臭妹流着泪摇头道:"不是,不是.二叔,侄女不是要求给陆抗升职加薪.侄女是说,陆抗原本身体就弱,现在不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