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集_千古不散鸿门宴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千古不散鸿门宴9 (第2/2页)

达成议和。如果议和成,汉再毁约,则曲在汉而直在楚。范计虑不及此,只知道打打杀杀,与用计何干?对范增肯定与否定的文字均不少,肯定的就略过不说了,仅择反对范增的两首诗,估计肯定范增者也无言以对。

    暴羽天资本不仁,岂堪亚父作谋臣。鸿门若遂尊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钱舜举

    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火笑咸阳。生平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陈刚中

    刘邦利用了项羽的弱点从而死里逃生。

    人们以为,之所以项羽会被利用,与其直率坦诚的人性有关。菜九不知人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看法的。项羽并不直率,妇人之仁的人怎么可能直率,不过是个以善做表面文章知名的人物。即以处理鸿门宴一事而论,其间的曲曲折折变数,又岂是直率者所能摆平。项羽所以不杀刘,不是什么直率,是如愿以偿了;刘邦能活下来,也不是因为利用了项羽的弱点,而是出让了重大利益。事实上,刘邦不过是个行贿者,而项羽则是个受贿者。受贿者去杀行贿者的事,是个不容易发生的案例。否则,我们今天的公安人员处理的凶杀案就一大半与受贿有关了。

    每个人都有弱点,项羽这个人物当然也有弱点,甚至于有致命弱点,但这些个弱点,当年陈平、韩信已评论过了,一生功过司马迁也评论过了,基本上得其实。而后人妄加评论,基本上属于胡乱忽悠,一点也不值得认真对待。看来还是我们这些与项羽根本没照过面的后人比刘邦、韩信、陈平更了解项羽,就知道他水平特别差劲,头脑特别简单,非常容易被人忽悠。如果是我们其中的某些人生在当时,又哪里轮得到刘邦来忽悠项羽啊。当然,在我们很多后人看来,因为项羽脑子特别不好使,最终还是刘邦成功地给忽悠了。项羽不是要灭刘邦吗,但刘邦脸皮厚心肠黑,艺高人胆大,处置得当,在绝无可能的情况下,也敢空手套白狼,哄死人不偿命,凭耍嘴皮子就可以让几十万大军刀枪入库、偃旗息鼓。怎么这些后人对刘邦没能王关中这么大的一件事视而不见,这眼神也太不好使了吧。就这水平还要去评价项羽,真是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项羽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政治远见

    政治这个词忽悠了中国人好几十年,可能还要继续忽悠下去。因为政治一词给中国人用得最烂,好像政治问题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项羽的失败是政治上没远见,难道刘邦的胜利就是政治上有远见?看来只要不杀了刘邦,这个没远见的帽子就得让项羽戴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项羽来说,远虑是什么,应该是渐渐取得一统天下的实际地位,他威***刘邦出让王关中的权利,就是为了那个远虑。而在刘邦出让了那个权利之后,还要杀刘邦,这就有那个诸侯叛之的近忧了,而且这个近忧甚至不杀刘邦都明显存在。只不过这个近忧必须由项羽承担项羽考虑,我们广大后人与此无关,不需要考虑,所以就站着说话腰不痛,一个劲指责项羽为什么不杀人。

    其实说吃亏上当也罢,主动被动也罢,忠jianian不分也罢,坐失良机也罢,弱点被利用也罢,缺乏政治远见也罢,说一千道一万,林林总总、花样百出的说法,都是在玩弄词藻。但这样玩来玩去并没多大意思,还不如干脆亮出底牌,也就是所有这些说法的核心不外乎是在说,项羽没杀刘邦就是不对。这么简单的说法,干嘛要绕那么大的圈子,累不累啊?在这些说法底下,刘邦死有余辜,项羽不杀刘邦,也就罪无可赦了。为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惋惜的也不始于今日,自古而然,且人数众多。但并不能因为人数众多,就以为他们是对的。人们的出发点可能是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这种态度恰恰xiele他们的底——基本上没看懂历史。没看懂历史还要瞎嚷嚷,真是奇哉怪也。其实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对自己不甚清楚的事,自以为是,大发议论,大放厥词,正是人们非常爱干的事。为什么说他们没看懂历史,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即鸿门宴后,刘项在一起共事搞分封(用行话来说即“诸侯相王”),分割天下长达四五个月,因为他们两人在灭秦战争中的功劳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说话的权重相当大,对论功行赏尺度有非常大的决定权,因此工作或者相当繁重呢,基本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经常要在一起议议该分给谁、分到何等程度才合适之类什么的。所以说,项羽真要杀刘,又何必非鸿门宴不可,项有的是时间与机会。不杀刘,是因为实在没有能摆上台面的理由,而且一切OK了,没那个必要了。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在出让了王关中权利之后,还要心头滴着血,去干这些吃苦受累的事长达好几个月,也应该算是有高风亮节的气度吧。

    尽管在鸿门宴一事上,项羽有诸般不是、诸般不地道,但跟我们今天的很多人来比,还真是一个好孩子。项羽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便对杀人一事失去了兴趣。我们今天的人则黑得多,一切OK以后,还要对我们的对手痛下杀手,并对项羽的不杀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左右看不顺眼。可能他们认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项羽并不是一个不好杀人的人,但杀人也要讲章法,讲无害,如果杀人有害,就不应该杀人。而杀刘邦明显是有害的,可能会天下大乱,局面失控,这是项羽最不愿意看到的。何况项羽与刘邦以前的交情甚好,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尤其是在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之后,杀刘邦更可能造成天下大乱。而我们后人干脆得很,先杀了再说,管他那么多干什么。看来范增的同党为数还真不少。不过,范增好歹还是吃项羽的饭,谋项羽的事,点子虽然出的不好,还是出于一片忠心。而我们后人那么醉心于杀人,就有点不好理解了。当然也不要因有这样的疑问,就以为今天那些一个劲鼓动项羽杀人的人一定是嗜杀成性,而对他们敬而远之,可能我们那些整天忙着鼓动项羽杀人的人,自己平日里连只鸡都不敢杀。只是这样一来,就更让菜九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些连鸡都杀不了的人,怎么就对杀人有那么大的兴趣呢?更可怕的是,有这样思想的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都占据讲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他们这些极度有害的思想教育(更准确的说法是毒害)青少年。如果让这种思想蔓延开来,则国家危矣,民族危矣。但对这样的人应该批判从严,处理从轻,他们并不是想干坏事,只不过是不懂事。不要以为有一把年纪就一定懂事,自古以来活到老活到死而不懂事的人又何可胜数,我们的专家教授老师中有这样的人且人满为患,实在不足为奇。这个段子不妨用菜九《鸿门宴结论与李宇春的粉丝》的片段作结:

    自古以来的专家教授在一边瞎嚷嚷,实在是不懂事。幸亏这帮家伙没与汉高祖生在同一时代,否则,一旦遇上,免不了要被脱下帽子,大尿一泡。看来刘邦对待俗儒之道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这些俗儒并不能提供什么有益的知识,只会自说自话,尽说一些听起来很在理、实际上行不通的鬼话,不仅耽误工夫,还损害脑细胞。刘邦的时间何等宝贵,哪能让俗儒瞎耽搁。何况这些俗儒或者是穿戴像个知识分子,内瓤还是个街头混混。对街头混混又有什么客气好讲,尿他一泡也是应有之谊,诚可谓得其所哉。菜九对汉高祖的革命行动是绝对要投赞成票的,因为俗儒是永远不会绝种的,他们的传人之不可理喻或者更胜于前辈,你把理由告诉他,把路径指给他,把具体的书名篇章指明了,他还就是不认这个帐。遇到这种情况,不给点当头尿喝,又如何是好?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鸿门宴从来都不是个问题,一搞到课文里就成了问题。鸿门宴本身不需要结论,一搞到俗儒手里就非要搞出个结论,搞的驴头不对马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