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三十九节 略定汉中(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节 略定汉中(三) (第1/2页)

    建安六年(公元200年)九月十五日,阳平关

    昨天晚上各级军官已经告诉属下,明天早晨不用cao练,而且晚起床一个时辰,但是,许多人都是早早就醒来了,开始趁早收拾甲仗,更有些人则是彻夜失眠。

    不管激动也好,惧怕也罢,早飨不久,中军就吹响了起兵的号角,随即擂响战鼓。按照军法,第一通鼓(一通鼓为三百三十下)响,士兵们要起床穿衣吃饭,二通鼓响,要收拾兵器,整队完毕,三通鼓响,就要列阵对敌了。

    在咚咚咚咚,如同催魂一般的鼓声中,士兵们携带着自己的武器,在军官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营寨,向河边开进,从这里登上木筏,开往对岸,准备攻关。首先渡河的是强弩营,按照传统应该是由司马窦安指挥前锋兵马,不过这次强弩营担纲主攻,非同小可,统领杜珩亲自带领一屯弩兵,一屯刀牌手第一波上岸。

    杜珩可能没有什么出色的将才,但在射声营和强弩营待了一辈子,对于弩兵的使用非常熟练,只见他过河后立即指挥兵马,围绕渡口,布设出一个半圆形防御阵形,掩护后续部队登陆。虽然张鲁军基本不可能主动杀出,但他还是十分谨慎。

    在河对岸远远观看的高顺,见到杜珩的举措,赞许地点点头。杨飞常说的一句话是“出门如见敌,小心不吃亏!”****征战千里,大小战无数,却很少被敌人偷袭,与这种谨慎的作风有很大的关系,很明显,杜珩作为杨飞的嫡系将领,也继承了他这种指挥风格。

    杜珩从刀牌手的彭排巨盾上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阳平关上人头攒动,想来张卫也意识到了****的企图。

    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四营步兵全部渡河,按照高顺的部署,在崤岭下一字展开。在杨飞军中,不仅强弩营配备了床弩,其余各步兵营中弓弩兵也都装备了。现在他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在军官指挥下,紧张的搬运弩矢,协力摇动绞车张开床弩,同时根据测算的高度和长度,调整弩架的角度,纷纷纭纭忙活了一段时间,开始高声报告准备完毕。

    虽然所有的床弩统一由杜珩指挥,但最高统帅还是高顺,杜珩见各营都准备完毕,便展眼向右侧破贼营的地方望去,只见红旗展动,便高声叫道:

    “放箭!”

    亲兵们闻言立即吹响号角。听到号令,各屯中只有一架床弩的头目用小木锤一敲机牙,只听的嗖嗖嗖地响声不断传来,七支带着火焰的巨弩矢被射向山头。

    第一次射击主要是校射,弩兵军官紧张地看着自己发射弩矢的落点,然后赶紧心算,调整角度。这些床弩手经常演练,首波射击已经八九不离十,经过校射,就开始全部发射。只见一波一波的火箭,如同流星赶月,直向山顶飞去。

    时节已经进入深秋,天气干燥,落叶枯黄,正是引火的好时候,随着火箭不断射上去,火势由小变大,由地上枯草的燃烧延伸到树上,一个个大树如同火把一样熊熊燃烧,光耀四周,几乎把太阳的光芒都掩盖下去了。虽然离的比较远,但是山下准备进攻的****士兵都是感觉面如火烧,浑身汗如雨下,只是慑于军法,才站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摇动绞车的士兵索性把衣甲脱了,赤膊上阵,一边观察火势,一边把火箭投射到还没有着火的地方。

    弩士们忙活了近两个时辰,连续发射一万多支弩矢,听到中军鸣锣,方才停止放箭,个个累的几乎浑身虚脱,这么热的环境下干这样高强度的活计,对体力消耗太大了。

    这时候,整个崤岭已经火焰滚滚,烈焰蒸腾,直冲云霄,山岭上的树木不时发生爆裂的声音,巨大的树干随之从岭上飞下,重重地砸在地上。

    阳平关休矣,再也没有继续纵火的必要了!

    阎行脸色苍白地看着烈火熊熊的阳平关,移目看看其他将领,也是张口结舌,虽然从戎许多年,但大家还是被今天的景象惊呆了。

    高览早已清醒过来,他策马到高顺身边,朗声道:

    “恭贺都督,不伤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箭,就轻松地拿下了阳平关,阳平关一下,汉中唾手可得。”

    “现在说这个话,还为时尚早。况且,南郑现在已经是次要的了,最关键的是剑阁!拿下剑阁,就打开了进入益州的大门;拿不下剑阁,我们的战功就减少一半。”

    高览闻言点点头,他作为高级将领,对于杨飞的计划是很清楚的,拿下汉中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夺取了攻打益州的桥头堡,而拿不下剑阁,这个桥头堡也很难发挥作用。他扭头看看高顺,只见高顺眯缝着眼睛,不知道是沉思呢,还是被耀眼的火光刺激的,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高览正准备回到本营,就听见高顺缓缓道:

    “大火今天恐怕是不能熄灭了,就算熄灭了,也没法攻关,命令长安营、强弩营驻扎在河东,其他兵马撤回河西!”

    “得令!”

    各营兵马按照高顺的命令,有条不紊地转移阵地,大家早不想在这里待了,简直热死个人了。

    一直到五天后,崤岭上的火才基本熄灭,又过了一天,不待山石完全冷却下来,长安营就派出罕升离风指挥的前哨部队,沿着盘陀道,进行侦察。很快,斥候就飞奔而下,也不怕摔了腿,一见着焦急等待的李琨、杜珩两位将领,就高叫:

    “碰到敌人的军队,人数不多,司马请求立即增援。”

    李琨看了一眼杜珩,怪眼圆睁,高举长刀,对早已蓄势待发的部下高叫道:

    “他奶奶的,给我上!”

    众人一声呐喊,手持兵器,刀牌手当先,沿着盘陀道向上奔跑。看着部下的速度,李琨满意的点点头,正兵的体格真不是吹的,爬山的速度一点都不比山民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