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葫芦山 (第2/2页)
计也是垦出来做做样子。 我们正要从这片地跨过去,两个庙里的和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远远的冲我们摆手。我们几个停下脚步面面相觑,铁柱嘟噜道:“又没种庄稼,还怕我们踩坏了地?” 几分钟后,两个和尚气喘吁吁的跑到我们面前,这俩人年龄不大,最多二十岁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和尚,虽然穿着僧衣,剃着光头,但明显没有电视里那些大和尚头顶的香疤。而且肯定没练过功,二百多米的距离就跑的喘不上气。 俩人喘了几分钟,才算把气喘匀了。在我印象里,和尚跟人说话,上来就要口称施主,双手合什,但其中一个个子稍高的和尚把这一套全给省了,cao着字正腔圆的河南话张口就问:“你们弄啥?” “不弄啥呀。”铁柱也学着小和尚的河南腔,一脸正经的说:“随便溜溜,咋拉,踩住恁了庄稼拉?” 听着铁柱这两句怪里怪气的河南话,除了庞老二和穆连山,我们几个都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地里木有庄稼。”小和尚看了看我们人手一个的大背包,略带疑惑的接着说道:“要上香去庙里头,在外头乱晃啥。” 铁柱还要接着调侃,庞老二对他使了个眼色,转头对两个小和尚说:“我们从外地来的,久仰圆融寺的大名,香已经上过了,想到后山附近游览游览。” 没想到一提后山,两个和尚的脸色微微变了变,高个子连忙又摇头又摆手:“咦!后山可不能去,你们赶紧走吧。”
小和尚这么一说,我心里顿时冒出几分不解和慌乱。根据我们的判断,第四件玉器就在葫芦山后山的某个地方藏放,但小和尚的神色和语气都表明,后山似乎发生过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遇见这样的情况,庞老二肯定是要追问的,但小和尚别的话不说,就翻来覆去的告诉我们后山不能去,不能去后山。铁柱忍不住说道:“为啥不能去,后山卖给恁圆融寺了?” “反正是不能去,你们赶紧走吧。” 不论再怎么问,小和尚就是不肯说,一来二去的就把铁柱的倔脾气给勾上来了,庞老二怕僵持下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听从小和尚的劝告,硬拉着铁柱暂时退了回来。 一直走到前山门,铁柱还是满肚子气,极不满意的说:“啥球意思嘛,把庙盖到山上,这整座山都归他们了?要这么说,我现在就在山上盖两间房......” “咱们不跟他们争。”庞老二拍拍铁柱的肩膀说:“真想过去,另找机会,他们拦不住的。我看那两个小和尚的神色,倒不象是单纯的吓唬人,这葫芦山的后山到底怎么回事,得先弄清楚。” “怎么弄清楚?那俩和尚死牙臭嘴的不肯说,真是气死人。” “跟我走。”庞老二淡淡一笑:“总会有办法。” 我虽然不知道庞老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跟着他走,那是准没错的。我们离开圆融寺,顺着山路返回,等走到半山腰那成片的小摊时,庞老二找了个生意冷清的小吃摊,招呼我们几个人坐下。摊主估计半天都没开张,一看来了五六个人,连忙殷勤问我们吃点什么,庞老二要了几碗炝锅面,摊主一声答应,手脚麻利的开火做饭。 我们几个也确实饿了,热气腾腾的面一端上来,没几分钟就吃了个底朝天,除了苏玉,其余的人显然没吃饱,于是叫摊主再做几碗。 第二碗面刚吃了一口,我就明白了庞老二的意思。葫芦山的后山如果发生过什么事情,那肯定是瞒不住人的,不光圆融寺里的人知道,附近的居民估计也都耳闻过。我们好歹在小摊上消费了十来碗面条,找摊主打听点事,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聪明了,连庞老二的心思都能摸到。我们吃完饭,庞老二付了钱,还特意免了几块钱的找头,然后装着歇脚的样子跟摊主闲聊天。摊主刚做完我们的生意,对我们的印象那是相当之好,几乎有问必答。 庞老二告诉摊主,说我们是从外地慕名而来,在圆融寺烧了香,然后想到葫芦山后山去游览一下,问他有没有什么近路。 葫芦山果然不太对劲,摊主听完庞老二的话后,脸色也是一变,连忙对我们说:“葫芦山的后山万万不能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