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黄罗 (第2/2页)
点变化,进门没多长时间,就给我和卫攀各自送了一包金黄的烟丝。 这烟丝是穆大侠自己用当年产的烟叶搓出来的,质量相当上乘,放在烟斗里抽一口,感觉很醇,完全没有旱烟那种呛鼻的味道。我舒畅的抽完一袋烟,望着穆大侠,不由自主咧嘴乐了,老小子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我瞧得出,他嘴角也挂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接下来两天,松爷庞老二铁柱也都先后归队,卫攀特意摆了接风宴,酒菜虽然丰盛,但一个春节下来,人人都吃的一肚子油水,满桌的好菜几乎没人动,只顾着闲聊天,接风宴直接变成了茶话会。 庞老二一向讲究“食不语”,但铁柱和松爷叽叽喳喳闹成一团,让他也很无奈。好容易熬到这顿饭吃完,庞老二拍拍口袋说:“都去书房,给你们看点稀罕东西。” “二哥,什么稀罕东西?” “去了就知道了。” 卫攀的书房一直是我们商议要事的地方,布置的非常舒适,我们几个围着书桌坐了一圈,等着庞老二带来的稀罕东西。 庞老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卷成一卷儿的牛皮纸信封,展开以后又从信封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我离庞老二最近,隐约能看到塑料袋里装的是一些黄豆大小的片状物体。 这些片状物体被庞老二轻轻倾倒在书桌上,我捏了一个仔细看了看,这东西很硬,土黄色,很像是那种天然的半透明的石英石。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叫黄罗。”庞老二伸手把桌上的黄罗均匀摊开,接着说道:“一种罕见的石头,梦溪笔谈里就记载过。” “黄罗?能卖钱不?”松爷眯着眼睛捏起一片黄罗,张口问道。反正他一直就这样,别管什么青萝卜烂白菜,只要落到他手里的东西,首先关心的就是能卖多少钱。
庞老二笑了笑:“黄罗数量稀少,肯定能值点钱,不过一般黄罗个头都太小,卖不上价。前几年从陕西一座唐墓里出土过一块脸盆大小的黄罗盘,听说卖了三十多万。我父亲早年间见过一块一人多高的黄罗,大概算的上是最大的了,但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没太在意。” “脸盆那么大就值三十多万?那一人多高的怎么也能卖个上百万啊。老爷子可是糊涂了,可惜了啊。”松爷遗憾的咂咂嘴:“搬走卖了多好。” “你喝酒喝傻了吧。”铁柱对着松爷埋汰道:“你们村的石碾子才多大,你搬得走吗?别说一人多高的黄罗了。二哥,你说这黄罗石头不象石头,玉不象玉,有什么用嘛。” “有什么用先不提。”庞老二卖了个关子,转口问道:“你们知道这些黄罗是那里来的吗?” “二哥,这可不好猜啊。” 庞老二今天的兴致似乎特别好,逗着大家东猜西想了半天,把我们胃口都吊足了,才揭露谜底,据他说,这些黄罗,是从河道下的地洞拿回来的。 虽然我们在河道行动的时候都是成群结队,但谁也没有在意庞老二从地洞里拿过什么东西。 “小陈,你应该记得,我拿这些黄罗的时候,你也在场。” 这句话让我有点迷茫,仔细回想一下,只有最后一次我和庞老二进洞的时候,他从洞壁上取走了两块土,除此以外,实在想不起来别的细节了。 “二哥,我只记得你带了两块土出来,这些黄罗,难道是裹在土里的?” “猜的不错。”庞老二点点头:“我当时以四道门为界,前后挖了两块,这些黄罗,就是从前一块里洗出来的。” 庞老二很少做无用功,他从土里找到这些黄罗,又专门拿给我们看,说明黄罗里应该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果然,我这个念头刚一转完,庞老二就继续说道:“河道地洞里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人影,大家还记得吧。” 我们从红石山回来的日子还不算长,事无巨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特别是地洞中那些鬼影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那些影子,跟黄罗有很大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