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今日突围 (第2/2页)
军。”洪承畴突然开口了,“本帅决定就在今日突围,至于大军去向,大家必须明确表态,以免以后有怨言。”停顿片刻,又说,“本帅决定先退进嵩山城,这样可以拖住这里的清军,让他们分不出兵力去攻打宁远,这多少能给宁远减少压力,等援军到来,我们可以合兵一处,到时再寻机与清军决战。当然了,如果诸位现在想回山海关,本帅也不拦着,你们可以自带兵马突围,不管怎么说,只要能保存实力,只要能活着就好。” 王廷相连忙起身,大声说:“既然大帅决意进城,王廷相誓死跟随,决无它心。” 云泽想,别看王廷相专横跋扈,一幅得理不让人的样子,老跟自己过不去,但对洪承畴却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还算条汉子。 与此同时,云泽心理又感到一丝凄凉,暗叹: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洪承畴如此聪明,深思熟虑这么久,却还是做出进城的决定,或许他根本没想到,进城只是换了一种困法,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而且这一进,再也没有出来的机会。 云泽很想说两句,试图改变洪承畴的突围方向,但考虑到先前有过自约,绝不参与和战争有关的事,更不能做有可能改变历史的事,所以他硬忍着,没有说话。 其余将军呼啦啦跪倒一片,齐声说:“我等愿随大帅入城,致死效忠大帅,效忠皇上。”
洪承畴摆摆手:“多谢诸位将军,大家快快请起。” 等众将重新入座,洪承畴说:“本帅已有详细安排,现在给诸位将军商议下。”扫了众将一眼,接道,“我军还有两万六千多人,其中还有三千伤兵,也就是说,能作战的只有两万三千人左右。本帅决定把这两万三千人分成三队,一队突围入城,这对人马一万五千人;一队留在阵地引敌,这对人马五千人;最后三千人为敢死队,这队兵马要杀入清营中军,也好给大军突围争取更多时间。” 没有人吭声,众将都明白,无论是留下来引敌的,还是主动出击的,必然九死一生,难有活路,谁也不知道大帅会怎么安排,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幸运者还是不幸者。 洪承畴满脸严峻,目光如刀,慢慢审视着每一张脸。良久,洪承畴说:“关于三千敢死队,本帅采取自愿原则,不愿加入的,无论兵将,本帅都不强求。”还是没有人吭声,气氛压抑而紧张。 云泽发现,将军们头上都在冒冷汗,显然心理都在打鼓,显然都在怕着什么。 “哪位将军愿率敢死队?”洪承畴声音不大,但却给人极大震撼,不亚于平地响起一声惊雷。没人搭话,这一刻,帐中静的可怕,好像那些将军们瞬间成了泥胎,个个儿垂首坐立,一动也不动。 “呵呵……”洪承畴低笑两声,起身说:“既然诸位将军如此怕死,那你们带军突围,本帅来带这支敢死队好了。”此话犹如一记耳光,重重扇在众将脸上,让他们一阵脸红,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帅,卑职愿率敢死队。”几乎是同时同刻,乌达海和周铎走上前,朗声说道。 洪承畴看着两人,半晌没有说话。看的出,洪承畴很看重两人,在他的计划里,这两人应该在突围的队伍里,而不是留下来冒死的。但洪承畴先前说过,敢死队以自愿为主,如今乌周两将主动请令,他在不舍得也只能藏在心里,哪好过多流露。 片刻,洪承畴看着乌达海说:“那就有你带敢死队。” 乌达海刚要领命,周铎抢先说:“大帅,让我来带敢死队,让乌达海给大帅开路。” 乌达海推了周铎一把,大声说:“我留下,你替大帅开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的脸红脖子粗,看得出,两人关系很好,感情深厚,不然谁会争送死的差事。 洪承畴走上前,拉起两人的手,动情说:“都别争了,你们的情谊本帅都知道,这样吧,乌达海去带敢死队,周铎留下来引敌。但你们记住,本帅留下你们,不是让你们送死,只要有一线希望,你们必须赶上我们,或者自行突围,总而言之,一定要活下来。” 两人连连称是,心理却都明白,只要留下来,哪里还有活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