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两晋南北朝_第四百零六章 奇兵猛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六章 奇兵猛将 (第2/2页)

势明显的情形下有些气急败坏,又遭到太后的背叛,更是恼恨非常,直到年中时才把路惠男葬于修宁陵,谥昭太后,但很快又挖出她的坟墓,摧毁棺木,暴尸荒野,作为对刘子勋的巫术镇压。

    巫术都是骗人的,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武力。

    建康朝廷的实力已然微乎其微,但他们却都没放弃,凭借顽强的意志,终于迎来了局面的好转。

    其中的关键人物却是一个书生。

    时任建康朝廷殿中监察官的吴喜,原是刘骏时代的图书管理员,后来升迁到河东郡长,一直从事文职工作,值此危急关头,毅然跳了出来,请求拨付精锐战士三百人,到东战场效力。

    刘彧当然不是慧眼识才的主儿,但此刻哪怕是条狗要上阵杀敌,他也惊喜再三,接到吴喜的请求,立刻任命他为建武将军,在羽林禁卫军中选拔将士配备给他。

    然而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一安排,认为吴喜就是个拿笔杆的文官,贸然出战必定自取其辱。

    吴喜没有听这些风言风语,凭借从前担任朝廷使节的经验,所到之处,极具安抚之能事,民间百姓纷纷归附,战场上也是捷报频传,绝地反击、以少胜多的战役层出不穷,很快就推进到吴城,与寻阳方面的义兴郡长刘延熙展开对峙。

    而此时寻阳政权平西将军府军政官庾业,正在在长塘湖、夹湖口的两岸,兴筑营垒,部众七千多人,与刘延熙遥遥呼应,对吴喜施加压力。

    刘彧渐渐有了底气,又大胆起用皇宫外务总监朱幼举和宰相府军事参议指挥官任农夫,交付给他们四百人,让他们增援东战场。

    任农夫虽叫农夫,可远非普通农夫可比,从延陵出发攻击长塘湖,趁着庾业的防御工事还没完成,率军发起突击,大获全胜,庾业被迫放弃营垒,逃回义兴,任农夫则欣然接收敌人遗留下来的武器船舰,继续向义兴推进。

    466年2月1日,吴喜渡过荆溪,开始攻击义兴城池。

    此番攻击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重要决定,采用的战术是攻心,主力军攻城的同时,另派部分军队,分别攻击其他营垒,他则在高处发号施令,一副统御千军的架势,好像指挥很多军队同时进攻,守城的敌人大为恐惧,还未正式交锋,各营垒就宣告崩溃,刘延熙投水自杀。

    于是义兴重回建康朝廷的怀抱。

    这一战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寻阳路途遥远,未必能有多大感触,但东部战场上的寻阳派系则闻风丧胆,连续的败仗就此展开。

    建康朝廷的建威将军沈怀明、政府行政官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一起驻防九里西,正与寻阳军对峙,这时义兴大战的消息传来,寻阳军上下震恐。

    刘彧乘胜派积射将军江方兴、监察官王道隆,前往晋陵督察东战场的形势。

    作为一个后世旁观者,刘彧虽无大才,但几次用人却都恰到好处,可能因为他已无计可施,所以无所顾忌,无所不用其极,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后真的就起了奇效,令人惊叹。

    寻阳军首领孙昙瓘和程扜宗共有五个营垒,互相连接,但程扞宗的营垒因为新建不久,泥土还完全凝固,王道隆当机立断,督促各将领发动急攻,成功攻克营垒,斩程扞宗。

    程扞宗一死,孙昙瓘没了外援,接着大败,与晋陵郡长袁标,一起放弃城池逃走。

    建康朝廷于是再收一城,刘彧更有底气了。

    与此同时,吴喜已挺进到义乡。

    寻阳军将领孔璪驻防吴兴南亭,吴兴郡长王昙生,前往商议前线的战事,孔璪这才听说建康军已经兵临城下,吓得魂不附体,惊呼:“他们发出悬赏,就是要捉我,今天再不逃走,一定被生擒!”于是和王昙生直接放弃城池,投奔钱塘。

    吴喜得以兵不血刃地进入吴兴,任农夫方面也有同样的战果,吴郡郡长顾琛弃城而逃,建康军又得两城。

    刘彧更加意气风发,让吴喜率领沈怀明等将领继续东进讨伐会稽,让政府行政官张永北上攻击彭城,让宁朔将军江方兴南下攻击寻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