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中计(求票!!) (第1/2页)
林闽峰有三子,分别是林铭海、林铭洋、林铭宇。老大林铭海善谋,从小热衷于军事,老二林铭洋是三子中最无能的一个,典型的好色之徒,老三林铭宇勇猛,真气修为也精深。 这次林铭海统兵出征,其实他早已看出战天军毫无斗志,战力薄弱,若是带在身边,不仅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弄不好还会拖累自己麾下的主力军。 因此他心生一计,干脆让其打头阵,若能消耗唐煜军团的实力自然最好,自己便可乘虚而入,打对方个雪上加霜,若是不幸被唐煜军团歼灭也不可惜,这对他整体的战斗力影响并不大,而且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能让对手以为他是贪生怕死的昏庸之辈,从而掉以轻心。 战天军在金明城杀掉主将罗汉生,临阵倒戈投降,林铭海当然也得到消息,对此他倒是十分惊讶,不过他惊讶的并非是战天军的临阵倒戈,而是唐煜军团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金明城,由此可见,关南城城主莫泰早已与唐煜私通。 那么他现在所面对的敌人就不止龙门一个,还要再多个关南城。 认识到这一点,林铭海统帅的主力军到达金光城和金明城的交界处后,便未再继续南下,而是安营扎寨,并把营寨扎的十分结实,做出驻守此地,与关南城长期对战的架势。 当然,没有急于南下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等后方的血族大军上来。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实际情况,斯巴达所率领的五十万之众的血族大军都应该是与唐煜决战的主力军。 所以荆武鸣在观察的时候,发现风云会营寨的外围既有寨墙又有拒马,这明显是为阵地战准备,只是荆武鸣不懂这些,看罢之后也没往心里去。 唐煜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招降三十万的战天军,林铭海也在考虑,现在士气正盛的唐煜军团会不会趁机反攻己方。 为了预防万一,他在营寨里做好相应的防备,并把九十万的主力军统统埋伏起来,并有意示弱,让营寨看上去疏于防范,引对方来偷袭。 两军对战就是这样,主将挖空心思想出的谋略,若对方未按他当初设想的那么走,谋略就变成无用功,多此一举,而一旦对方真按照他的计谋来做,便可出奇制胜,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战争的胜利与否,主将能否克敌制胜,当然和主将的深谋远虑有关系,但也并非全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运气。 唐煜虽然招降战天军,但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兴奋的成分,战天军的不堪一击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有进入金光城地界与风云会交战的意思,至于荆武鸣的草率出击并不在唐煜的预料之中。 此时,荆武鸣只率五千人闯入风云会大寨深处,被九十万的风云军团团包围,到了这个时候任谁都会惊慌失措到极点,不过荆武鸣却没有丝毫慌张的样子。 他用手中刀一指前方中军帐附近的风云军,说道:“中计又能如何?林铭海就在那里,我们杀过去砍下他的脑袋,敌兵虽众,也不战自败!” 听完他这话,两名校官眼睛都眨了眨,中军帐那边的敌军得有十余万人,冲过去砍掉林铭海的脑袋?这话说的轻松,好象敌军都不会动,林铭海伸长脖子等着你来砍似的。 两名校官相互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荆将军,我们……还是先突围吧!” “哼!”荆武鸣白了二人一眼,冷声说道:“早知你等如此贪生怕死,我当初就不该带着你们来!”说着话,他大声喝道:“愿意跟我走的兄弟都随我冲!”说着话,他提刀就奔大营的中军帐冲去。 两名校官及下面的五千将士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荆武鸣继续前冲。 现在陷入重围当中,他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只能跟着荆武鸣硬上。 荆武鸣还未冲出多远,只见前方敌军方阵的士兵向两旁一闪,中间让出一条通道,紧接着,一名骑着狼骑的青年在众多将领的护卫下,从人群中缓缓走了出来。 青年看看被困的五千龙军,忍不住摇头而笑,他设下埋伏,是想引条大鱼上钩,而对方也太‘看得起’自己,只派五千人就敢来偷营,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这位青年不是旁人,正是林闽峰的大儿子,林铭海。 他扬起头,冲着荆武鸣大声喊道:“贵军带队的将领是谁?出来说话!” 由于距离太远,荆武鸣收住脚步,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才把青年的轮廓看清楚个大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