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孙武上门 (第1/2页)
转眼几天时间过去。 这些天来,冯婉一直在为林鸿成为交换生的事情而忙碌着,虽然她本身就是管这方面事物的领导,但是有一些必要的手续和流程还是要去做的,至少不能让别人抓住什么把柄。 林鸿在班级里面,除了许文静,和其他同学基本没有什么交流。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如此,别人不主动找他,他很少主动去找别人聊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只不过是他的中转站,他也呆不了多久,就可能去美国了。 这些天来,红皮书早就被他看了好几遍,并且用所学到的知识编了一些小东西出来。 然后,他发现什刹海附近不远还有个西城区图书馆,于是立刻就成为了那里的常客。 图书馆可是个好地方!林鸿真心感叹。 当年,他面对徐爷爷的一书柜的书籍都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可是现在,竟然有一栋建筑,里面全部是各种各样的藏书,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办理图书馆的借书证,还是慕思敏陪他一起过去的。 图书馆里面的图书,不像老徐头那个书柜,仅仅只局限于电子领域,而是几乎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书籍。 当然,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图书非常稀少,大部分都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和BASIC编程方面的教科书,而计算机硬件原理方面的书籍,没有任何一本可以和苹果红皮书可以媲美的。 这点也从侧面证明国内对计算机的研究非常落后。林鸿放弃寻找和计算机相关的书籍,而是转而看一些历史资料、人物传记,以及回忆录之类的人文社科类书籍。 对于人物传记,他根本不挑人,从古到今,只要有人给他们立传的人,他都看。 在林鸿看来,既然有人为他立传著书,则证明这个人活得还不算失败,总是有可取之处,而林鸿想要看的,就是对方的那点可取之处。 这是林鸿想到的可以开阔自己眼界,吸收人生经验的最快捷方法。 相比起人物传记,他更喜欢回忆录之类的纪实文学,因为里面的东西相对来说更加真实,通过回忆录,他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他无法学到的东西。 林鸿看书很快,经常是站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就可以看上好几本,然后又借几本回来看,第二天则去还书…… 如此过了几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对他很熟悉了。 所以,这些天,林鸿过得很充实。 几天过去,从思想上来说,他完全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中开始逐渐成形,这个过程原本是要高中毕业到大学这个阶段才会逐步开始形成,不过林鸿是个特殊情况,他的智商比较发达,平时想问题的时间又比较多,所以从小就比同龄人要早熟。 不过,由于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他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阅读这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他的思想开始真正逐渐走向成熟。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志,林鸿正是看到这句话之后才去看这些书籍的。 在此期间,林鸿和孙武通过几次电话,当对方听到他可能要去美国当交换生的时候,孙武嚷嚷着也要跟着一起去。可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用他的话来说,是实在受不了那些叽里呱啦的外国鸟语,他还是呆在国内混比较好。 孙武这些天也非常忙。 自从见识过小胖家里的那台红白机之后,他就一直对其念念不忘。 红白机不像街机那么大,非常小,专门是为了家庭游戏而定制的,直接使用电视机就可以玩。 所以,回到北京之后,他就缠着他老爸给了他一点钱,然后加上自己手头的积蓄,他跑去中关村买了一台。 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忙着玩这个,刚开始自带的两个游戏卡带他早就玩得烂熟了。于是,他就经常往中关村那边跑,由于他性子比较活跃,倒被他认识了好几个游戏发烧友,经常凑在一起交流玩游戏的心得。 认识了几个朋友之后,孙武手中的游戏卡带完全不缺了,而且不用钱买,不过都不是正版的,而是从中关村流出来的盗版卡,俗称黄卡或者D卡。 D卡的价格在刚开始的时候实际上也非常贵,完全是模仿正版卡带来制作的,不过后来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逐渐开始变得非常便宜,做工也越来越差劲。 拆开黄色的盒子,卡带上已经很难见到那些排列紧密的芯片元件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板加一个大大的、没有封装的‘电容疙瘩’,几十个游戏都储存在这个黑疙瘩里面。 而且,一张D卡里面,往往有着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游戏。虽然也有一些D卡做工非常不错,但很多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