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第2/2页)
是城里百姓拿出储粮接济守城的宋军,只怕那些宋军非被元军杀死,却是被饿死。” “唉,如此说来,再坚持两天也是枉然,隆兴府迟早得破,按照蒙古人的规矩,城里留下的百姓只怕又要遭到血屠。” “那是当然,蒙古人攻打隆兴府这几天里,死伤惨重,自然得报仇。想襄阳城破后这五年来,蒙古人南下所至,每攻下一城,尽皆屠城,这隆兴府的百姓自然也难逃此厄运。” “说到襄阳城,当年守城捐躯的霍风大侠与开城投降的狗官相比,却是侠义非凡,忠贞不已,可歌可叹。” 说到此两人便饮了几杯酒。 “霍风大侠确实忠义,文大侠作为义军首领,亦是英雄可敬,他带领上千义士,现在隆兴府里,大有与城共存亡之势。” “哦,你说的那文大侠可是失踪了一月有余的文世杰文大侠?” “没错,就是他。” “他不是失踪一月有余,怎地现在又跑出来了?” “你难道没听说过江湖上传说?” “我非江湖之人,不过一个商人罢了,岂会知道那些江湖异事。” “那你是商人,难道不知道富贾一方飞云庄庄主张天泽。” “岂会不知,他每年冬天都会派人南下琼州跟我购买新鲜的蔬菜,可惜最近听闻归云庄庄主已死,飞云庄也被元兵占了。元兵从庄里搜出张天泽的财宝,竟是装了满满十大车,可这和文世杰文大侠失踪一个月有何关系?” 两人喝了几杯酒。 “这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文世杰探知元军正在巢湖大肆造船,欲渡江南下,便想率领义士渡江把那些在造的船烧了。但元军对江岸封锁得厉害,如果去的人太多只怕会被发现,去的少只怕没烧掉一只船,便会被守卫的元兵包围,只怕难逃一死。”
“没错。” “所以文世杰便只身渡江前往江北,欲邀江北各路豪杰,行此义事。” “难不成他渡江后去找了飞云庄庄主张天泽?” “没错,他想以张天泽在江北的人力财力势力,定会很快便将请帖发出,将各路英雄聚齐。” “却不知邀请了江北哪些英雄?” “有太行山双侠,淮中“仁义杀手”张世显,鸳鸯双侠白洪蓝英夫妇,“铜头铁肚”刘长发,再加龙门派,洛阳金刀门,洞庭湖苏家庄,少林,丐帮的高手,共计上千之众。” 那商人虽不识江湖事,却还是听说过那几大帮派,此时叹道:“如此说来,岂不大事可成?” “如此多的高手,如一起去偷袭烧了巢湖的战船,岂能有不成功之理。 “难不成出现了变故?” “没错,那飞云庄庄主张天泽其实早已叛投蒙古人,他待文世杰亲笔写好请帖后,便将文世杰下酒迷倒,关在隐蔽之处。又将请帖发出,伙同蒙古人欲将那些应邀前来的各路好汉都杀死。” “那那些被邀上飞云庄之人,岂不是死定。” “本来死定,却不知从何处跑出一个少年,竟从中搅和,把文世杰救了出来。但其它上千武林义士则被元军押解往庐州大牢。” 那商人笑道:“应该是卧牛寨才对!” 那人奇道:“你怎知道?” “归云庄的事我不知道,但卧牛寨的事,动静大得很,伯颜出动了上万元兵追绞那些逃脱的武林义士,天下皆知。” “你既已知,那我就不必再多说。那文世杰文大侠自飞云庄脱险后,便渡江回江南,继续领导义军抗击元兵。而他的女儿文莺莺已几天前带领了数百敢死之士,借着深夜渡江,在江北义士配合下,成功烧了巢湖造好的战船,英雄胆色竟是不输男儿郎。” 那商人道:“蒙古人被烧了战船,只怕很难再渡江南下了罢,北面已不成威胁。可宋室朝廷为何还把隆兴府的几万兵马调走,他们难道不知道隆兴府一失,临安城便大门洞开,蒙古骑兵三日之内便可挥师城下,那时皇帝岂不重蹈靖康之耻?” “你岂知元军战船被烧毁后,便拉拢了东海的强盗,黄淮的船帮,聚齐了上千只大船,准备渡江南下。” 那商人大笑道:“宋军战船坚固,水师装备精良。那些强盗的船只怕要被撞沉入江水中,船上的元兵更是要喂王八去罗。” 孟钰一直认真听着,心中不停心惊。听到此处,心中不禁疑惑。伯颜作为蒙元兵马大元帅,谋略可见一般,怎会把轻易让元兵坐上强盗的船渡江? 只听那两个人又聊起来。 只听那人道:“贾似道调走隆兴府几万将士,命他们开赴于丁家洲,准备迎击渡江的元军。而朝中一些忠义的大臣,向皇帝弹劾贾似道通敌卖国,想将所有将士聚于丁家洲,欲将宋军十几万将士都葬送于江水中。“ 那商人惊道:“贾似道此时手握兵权,如真已投敌,那元兵只怕划独木舟都能把集结在丁家洲的十几万宋军消灭掉。” “岂不是呢。” 那商人叹道:“高枕无忧的jianian臣,出生入死的将士,宋室岂能不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