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衡量 (第2/2页)
亩地当然不可能光是种粮食,还可以种一些其他的蔬菜什么的。 而且自己还可以养一些鸡鸭。 这样一来,有粮食有rou吃,这辈子还愁什么呢。 而且除了分的一百亩外,自己还能买几个昆仑奴。 当时候自己也可以做地主小老爷了。 土地啊! 良田啊! 不得不说,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土地的诱惑力是十分巨大的。 而一百亩地,也的确十分的吸引王老夫子。 王老夫子仔细的计算过,自己做了三十年的海盗,省吃俭用的才存下了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是的,这一点没有差,就是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这可是做海盗啊。 一本万利的买卖,他怎么可能还要省吃俭用呢。 其实,做海盗也不是各个发财的。 那些发财的人,都是海盗的头目们。 至于底层成员。只能呵呵了。 这一千三百多两银子,在大明那边也买什么呢。 如果是买地的话,薄田为八两银子一亩,山田为五两银子一亩,荒地三两,上等良田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不等。 当然,这是官方价格。 如果遇到了灾年,一些有土地的农户们,往往会以更加便宜的价格出售自家田地以活命。 而这个时候,地主权贵们。就会大肆收购。 并且,还会将价格再次的压低。 这么看,王夫子的一千三百多亮银子,好像是可以购买很多地。 可事情却不能这么看。 首先,他是海盗。
在明朝那边,他已经没有了户籍的。 所以,如果他想要回到大明生活,那么首先就得买通一些衙门里的人,来给自己重新的弄一份户籍。 有了这份户籍。他才能正儿八经的生活下去。 可是买通县衙的那些人,肯定是要花钱打点的,这样雨来几百两银子肯定是要花费出去了。 同时,搞定了自己的户籍之后。置地买房这也要花钱。 虽然这个年代有个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个不错的房子,但作为王夫子却要小心谨慎。 毕竟他是做个海盗的人。 因此,买房要通过牙人。但是牙人与衙门那边的人熟悉,因此必定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自己肯定要被坑上一笔的。 并且。被坑的数目肯定还不小。 等到这一切都搞定之后,那也不能放心下来的。 时不时的一些封口费,还有小钱都要花。 自己这一千多两银子,压根就禁不住这样的搜刮。 等到自己被搜刮了个干净,到时候不还是个死吗。 对于大明朝那边的官吏手段,王夫子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难道,他就没有想过其地方吗? 其实,华夏人一般很少背井离乡,就算是背井离乡之后还有个落叶归根的说法。 这种观念,在任何时代都是深入骨髓的。 就算是在21世纪,华夏人也会这样的观念,就更不要说十七世纪的大明子民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王夫子在没有考虑过去其他的地方和家人生活。 哪怕是有那么多的危险,他也打算着要回到大明去养老。 但是现在,却有一个新的大门打开。 美洲赵宋帝国。 去了那边就有一百亩地,自己去开荒,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上缴三成收成就可以了,其余的完全归属与自己。 这种税简直就是太少了呀。 而且这一百亩地是免费分的,不用花费自己一分钱。 这样一来,自己的手头那一千多两银子就全都省下了。 王夫子问过,在赵宋帝国这边,这一千多两银子能够换成一千多块龙洋,比例是一比一兑换。 而这些钱,可以购买到五六十个昆仑奴了。 五六十个昆仑奴他到不需要那么多,有十个就差不多了。 到时候,这些钱还能再买一些荒地用来开垦。 这样一来,自己的手头不就有了一百多亩地了吗。 地主啊! 成了地主之后,自己在赵宋还能是一个良民。 也不用担心官吏乒,自己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不是吗。 曾经,他也担心过赵宋帝国吏治黑暗。 但那些赵宋军士们对此事的说法,却让王夫子稍微放心了下来。 赵宋帝国数百年没有贪官,但凡敢乒良民者一律诛九族。 这样的刑罚不可谓不残酷。 不过也正是这样,王夫子觉得赵宋那边适合生活。 没有官吏乒,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唯一让王夫子感到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从赵宋军士那儿听来的,并不是他亲眼所见。 如果能够去到赵宋帝国亲身体验一下,看一看那就好了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