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_第八百零七章 总攻之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七章 总攻之前 (第1/2页)

    摆平了刘翠的父母,李子元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练兵上了。而练兵的重中之重,就是攻城以及巷战。伤愈归队后的王均甚至连休息都没有顾上,就带着人在刘连明配合之下,仔细的测量着太原城墙。

    而李子元将三个团在完成基本整训之后,利用现在自己部队处于休整期的机会。在请示兵团之后,将全师拉到东郊一个县城,专门练习了几天的巷战。李子元安排周同带着全师所有的连长,以及几个炮兵连长和兵团加强的一部炮兵指挥员,专门研究巷战步炮协同的问题。

    按照李子元的部署和要求,周同拿出了很大精力放在这一块上。用李子元的话来说,在进城之后炮兵要做到上刺刀,步兵打到那里就要跟随到那里。既要保证步兵随时可以获得火力支援,也不能伤到无辜百姓。

    所实在的,李子元的这个要求并不算低,至少对现在的解放军炮兵来说真的不算低。尽管整个兵团装备的身管火炮,大部分都是山炮。虽说威力小了一些,但是重量轻、相对机动灵活的多。

    可不管如何的轻,但毕竟是几百公斤的山炮,进城之后牵引火炮的骡马不一定能够跟上。解放军又缺乏西方军队那种自行火炮,以及可以作为直瞄火炮的坦克。完全靠人力扛着几百公斤的火炮,就算拆卸成零部件也是一个考验。

    除非短时间之内攻破城门,否则短时间之内这绝对是一个考验。所以周同对李子元的这道命令,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按照手中的各种火炮射程、威力,专门研究了一套战术。但这对于炮兵来说,要能在短时间之内拆卸和组装山炮。

    毕竟李子元所在的部队,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晋绥军作战。拥有自己兵工厂,可以大量制造山炮的晋绥军,火炮的数量虽多,也在战场上被大量的缴获。但四个纵队加上配属的晋中军区、吕梁军区部队一分。以及兵团和纵队还要保留直属炮兵,每个师的数量就不多了。

    华北军区在平津战事正浓的时候,也没有将仅有的两个炮兵旅中,加强给山西战场的一个调回去,就足以说明山西战场敌我火力对比之悬殊。有限的火炮,还要承担掩护部队攻城,这样满打满算下来,使用的节奏相当紧张。不抓紧时间联系,很容易造成步炮脱节的。

    就在太原前线各部队,抓紧战前最后时间秣兵厉马,举行冬季大练兵的时候。随着北平敌军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也就彻底的落下了帷幕。而随着平津战役的结束,对南京在整个华北最后一个大城市,太原的总攻已经扫清一切的障碍。

    随着平津战役的落幕,在平津一线作战的两大野战军也腾出手来。由全军装备最精良的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成的第四野战军,在完成对平津起义的部队整编后,已经快速的南下准备向中南进军。

    华北军区三大兵团中的另外两个兵团,在完成对平津战役起义部队改编之后,携带四野和华北军区各一个炮兵师。尤其是太原战场最缺乏,也是最急需的大口径火炮,也按照军委的指示兼程向太原赶来。

    原来的华北军区炮兵旅,主要装备的是山野炮也就算了。但四野这个装备了在辽沈战役中,缴获的日制和美制大口径火炮的炮兵师抵达,意味着太原的城墙以及遍及太原城内外的大量永备工事群。对于解放军攻城部队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了。

    原来山野炮啃不动,只能依靠大量的*一点点爆破,才能拿下的坚固工事,现在已经用不到战士们用鲜血将*送上去了。辽沈战场缴获的那些美制一五五*炮,日制一五零*炮,可以很轻松的将这些坚固的工事夷为平地。

    看着这些大口径火炮,李子元感慨要是早有这么多的重炮参战,东山战役也不至于打的那么艰难了。一个需要伤亡一个排,才能拿下来的工事,一炮下去就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了。要是这些重炮早一些参战,东山一战伤亡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

    只是感慨归感慨,毕竟已经是时过境迁。人家四野也是辽沈战役打完,才成建制缴获的这两个重炮团。再加上完成转化,以及千里迢迢入关,就是累死也赶不上当初的东山争夺战。要知道平津没有解放,铁路没有完全打通之前,这些大家伙根本就无法赶到山西战场。

    不过,好在当时没有,可毕竟现在有了。这些大口径重炮参战,为太原总攻会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太原那厚重的城墙,以及城内外密密麻麻的永备工事群,也不会再是摆在自己和部队面前,一道难以突破的障碍了。

    至一九四九年三月,随着两个兄弟兵团六个军,以及部分完成改编的起义部队赶到,太原前线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