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康熙末年_第三卷 不问鬼神问苍生 第四百一十五章 热血沸腾的时代(两合一的章节,求赐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不问鬼神问苍生 第四百一十五章 热血沸腾的时代(两合一的章节,求赐月票) (第1/3页)

    听说是戴名世之后康熙茫然思索了半天却没有什么印象显然是名声不显的忍不住叹一声英雄豪杰未尽在彀中。

    半晌康熙方才道先不论其他书吏贪污舞弊那是出了名的你如何让这些人遵纪守法

    这是另外一个制度问题了凌啸是有自己的见解本觉得涉及政治体制为时过早可康熙都已经问出来了只好笑道皇阿玛jianian猾胥吏之弊千年难决儿臣也不敢妄言。不过窃以为该废除官员私聘书吏制实行公务吏制由省级藩司直接管理废黜政责仅追罚到官员的律条对以往犯事只由官员背罚的书吏也加以严刑峻法即可管控起来虽不能杜绝贪污舞弊但一定可以大大遏制。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阿玛其中的关系实在太大可以先在一省试验一下有什么新的弊病可以随时调整不至于撼动大局。

    凌啸竟然要改变自明朝就遗留下来的官吏分家制度

    康熙闻言一愣刚想驳斥却忽地又犹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苦茶沉沉思索公务吏三个字却渐渐有些打动了他。他不是看不出来其中垂直管理和政责自负思想的闪光点但还是有个巨大的问题横在那里问道庞大薪俸自何出难道你不知道有些jianian猾胥吏比命官还要有钱胃口之大。甚是难以填铇

    见康熙问到这里了凌啸却不想提出犯罪成本和合理税政分配地那套毕竟那离现在的议题实在太远了假装苦叹一声唉皇阿玛。儿臣只是要选择一部分精英书吏加以栽培不是全部。您说的这个儿臣也没有想好。但反正儿臣可以保证若是淅闽这样搞儿臣就算砸锅卖铁耗尽家财也要养出一批廉洁书吏给百姓一片青天。

    康熙一方面心中赞赏凌啸的态度一方面也意识到自己离题了笑道朕居然喜欢和你谈这等政务罢了。接着说如何让书吏云起拥护朕的越

    凌啸却不直接回答皇阿玛儿臣要讨一个差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入虎xue焉得虎子儿臣想挑选一千名年轻童生书吏随儿臣出使西洋五国前去一窥究竟看看他们。因何可以渡海四万里之遥因何可以船坚炮利殖民无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采他山之石师夷之所长以制夷而书吏们去开了眼界之后。自然就能理解到皇上的苦心一旦遇到攻击当然是为王前驱

    这厮不在国中先考察了康熙大吃一惊瞪大眼睛看着凌啸说不出话来。

    他满族能入主中原和后来地清末不同从来都是学来学去连打仗都是奉三国演义为兵法经典连国仪政思都是学的汉族儒学在起初并不是闭塞的。要不然康熙也不会对西学那么感兴趣了虽是当初因觉得太过威慑到满汉主奴地位毅然决然而冰冻西学束之高阁但此刻从儒家经典上已经找不到越办法的康熙倒也不反对再学习一次。

    不过凌啸竟是要亲自远涉重洋这就让康熙不能接受了。

    不行你朕提醒你一句郑和几万人出使西洋也不过是走到了大食那一带汤若望和南怀仁说还有老远呢朕可没说流放你你奈何要自逐四万里康熙的脑袋摇得晃鼓一样口中虽没有说出但他几乎要落泪的紧张把舍不得凌啸离去的心绪溢于言表。

    凌啸看着康熙脑海中却闪现出一百七十年之后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岩仓使节团。正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出使开阔了日本朝野的视野认识到工商致富健全法制集权文化教育和新军事改革等是富国强兵地根本掀动了万众一心维新的开启。

    作为同样的东方儒学国家无疑开眼界是必须要主动的等到被打得去开眼的时候已是晚了但和岩仓使节团全是高官不同地是现在的中国还没有日本那种被打破国门的耻辱内因凌啸的人缘也不好请不动父母在不远游的保守高官们只好把目标瞄上了功利心强上进心也强地低层读书人了。效果虽是大打折扣但这些书吏也有比高官们更好的视角无他书吏就是执行律法的连睡觉梦话都是各种法令无论他们去西方看什么学什么先地第一直觉会想到的就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比起派些童子仅学科技在对社会的意义上要强上一百倍。至于他们地位太低有康熙和自己在最高权力上支撑倒也不惧怕提拔不起来这些人。

    芶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福祸趋避之凌啸慷慨了。

    他知道康熙舍不得自己万里飘零也晓得这一走两三年内康熙独立越没有信心当即起身给他猛地磕了一个头下猛药道皇上儿臣想越大计还得要中西合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您老人家分忧既是忠道之大也是孝道之大。儿臣恳请皇阿玛同意。

    一句剽窃自林则徐的豪言壮语让康熙大为感动。和主动请缨的凌啸一比吓昏的熊赐履那简直是屎坨一般。

    康熙的眼泪已是不觉淌了下来有些哽咽道啸儿不要说了你要书吏们出使朕同意但你亲自去受那海上腥闷之苦不测之危朕决不同意万一有个好歹可教欣馨她们怎么办。可教朕怎么办罢了朕和你就将就着变一变法吧只要略微过汉唐一点点就好了

    这下凌啸傻眼了看着康熙用食指拇指比划地那一点点心知自己下地药还不够猛。

    他并非不知道海上生活的苦闷但他也有不得不亲自去的理由。今天还在四书五经政令律法的书吏。去了万里之外一门不知二门考察什么学习什么全都一抹黑那是得要自己亲自指导决定的如果说那是长远大计地此刻就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要务得他凌啸亲自去办那就是和历史上不同的一点五国已经提前到了南中国海和东海不去分化和结盟一番难道等着五国长期来sao扰不成

    凌啸开始吹牛皮了皇阿玛。海航难度之事儿臣已有定计可以役使五国舰队为我们使团保驾护航儿臣可以告诉他们我中国派出的庞大使团就是前往西洋。和他们去谈判沿海通商之事的要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