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客自幽州来 (第2/2页)
衙门对面嚎啕大哭,这在冀州城还是头一遭听说,是以顷刻之间便是全城尽知,但却又将此当做了茶余饭后的闲趣逸闻。 毕竟都是老百姓,即便想帮忙也没那个能力。 “这老汉哭得倒是真伤心!”严恒不免摇头轻叹。 这若放在了江陵府,不需李浈多说,严恒便第一个冲过去了,但此地终究是冀州,严恒虽然有心,但却也无力。 望着老人周遭围着水泄不通的百姓,李浈无奈说道:“世人皆爱看热闹,尤其喜欢看别人的不幸,似乎如此心中便能稍稍觉得安慰些,这......” “是病!”李浈说着,不由想起自己前世,自己曾经遭受的所有不幸,对于旁人而言也不过都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罢了。 正如眼下的这位老者,他的不幸没人能够理解。 犹豫再三,李浈终究还是拨开人群走上前去。 “老丈,何事伤心至此?又为何在这节度使衙门哭泣?”李浈蹲下身子,轻声问道。 “你可是这官门里的?”杨九章止住哭泣,抬头看了一眼李浈等人。 毕竟自己之所以在这里哭,便是希望能遇到管事人。 “不是!”李浈摇了摇头。 杨九章顿时有些失望,“那我与你说了也没用,快闪开些,我要等这里的官人!” “可我认识这门里之人!”李浈紧接着说道。 “真的?”杨九章突然一把抓住李浈的手,吓得刘关险些拔刀。 “真的!只是不知老丈有何冤屈?”李浈又问,同时右手握住杨九章的手,轻轻拍了拍。 杨九章闻言后忙将事情前因后果详细讲述一遍,而后哭诉道:“我家少郎君被贼人所掳,官家若是不管,那少郎君岂不是要命丧于此了?!这世间的好人没得好报,却让贼人逍遥自在,公理何在?天理何在?!”
杨九章在说这番话时特意提高、拉长了声音,以至于听上去悲怆莫名,倒让衙门口的牙兵有些愧色。 周遭百姓也不免纷纷出言相慰,同时做义愤填膺状指责贼人可恨。 听完之后,李浈回头看了看严恒。 “大郎,江陵府人士,与咱是同乡,这个忙你得帮!”不待李浈说话,严恒抢先说道。 “几位少郎君也是江陵府人士?”杨九章似乎看到了些希望。 李浈点了点头,指了指身后的严恒,对杨九章说道:“这位乃是荆南都知兵马使,严将军之子,老丈可认得?” 严恒挺了挺胸,站得笔直。 杨九章歪着脑袋看了看严恒,而后摇了摇头,道:“老朽祖籍江陵,却是在江州长大,半年前才回到江陵府,做了刘家的总管,我家郎君被贬谪前乃是江陵府法曹参军,不知少郎君可认得?” “刘法曹?” 李浈与严恒同时惊呼一声。 “可是刘正,刘法曹?”李浈紧接着问道,心中生出一股不祥之兆。 “正是,正是!”杨九章欣喜地点了点头。 “那你家少郎君可是叫......刘弘?”严恒一把将杨九章扶了起来,声音有些发抖。 “正是刘弘!”杨九章就这么被严恒拎着,更被严恒如此模样吓得不轻。 “刘弘!”李浈起身,面目含笑。 这是徐良第二次看见李浈脸上这种略带着怪异的笑,第一次是在渤海国杀阿荣太时。 “刘弘现在何处?”严恒失声问道。 杨九章闻言面露难色,摇头道:“老朽若是知道也便不用到这里来了,不过那故城县蔚说是冀州的贼人!” 李浈点了点头,示意严恒放开杨九章。 “老丈,你暂且在此处歇息,此事交给我!”李浈说道。 而后又对徐良说道:“徐将军,烦劳你为老丈寻一个周全些的客舍!” “两位少郎君,你们认得我家少郎君?”杨九章有些不放心。 “认得!”李浈应道:“他还欠我几贯钱!” 杨九章还想再问,却已被徐良引开。 “刘三郎,你去寻张翰,冀州我不熟,地点他选,但要隐秘不可暴露!” “刘关,你去城内打听一下,银钱不计,越详细越好!” “赵郎,你速回幽州调兵,而后在瀛洲等我消息!” “调多少兵马?可还知会使君?”赵郎问道,毕竟用兵之事还需张仲武发话。 “就调那三千精骑,无需知会使君,但要知会方进与李将军!”李浈说道。 如今的张仲武旧伤复发,已是无力监管军政,所以便将军政大权交与了张直方与李茂勋二人,也便是说,这两个人如今才是卢龙真正的掌权者。 “速去!”李浈话音方落,三人转身各自朝着三个方向疾驰而去。 “那......那我们做什么?”严恒焦急地问。 “去见王元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