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武赫出师收四将 飞虎再败游魂关 (第2/2页)
迷白日,闹嚷嚷杀气遮天。枪刀剑戟冒征烟,阔斧犹如闪电。好勇的成功建业;恃强的努力当先。四将第一次遇到强手,配合之术并不严密,隐隐间还有一丝漏洞,姜武赫虽然初次临战,但毕竟根脚不凡,法力修为及手中法宝尽皆强于对手,那里把他们放在眼里,越战越强,最后抓住机会将四将尽数擒拿。 正是:风雨雷电唯少火,遇到将主尽成囚。 姜武赫少年心性,捉住对手并不准备将其打杀,只是问对方服不服,四将群殴对手,竟然不敌,对一个小小少年从心底里有了敬畏之心,当下跪拜在地,认姜武赫为主。 话说武赫收得四将,心中喜悦,便在此住了下来,日日里切磋较量,快活无比。不多日,众人发现山外有大军前来,四将一向将蒙山作为自己的地盘,在老大面前,准备大战一番露露脸,可惜姜武赫却发现来人是自己父亲手下大将十二锋将之一的吴标,忙止住四人,带领他们出来相见。 吴标此来,正是奉了夫人之命,原来东侯夫人发现儿子不在之后,心中着实放心不下,与鹏举商量,派出了五千兵马前来追赶。吴标大军行进之间,已然听到了东侯兵败的消息,此番前来正是想要公子尽快回家。 可惜武赫跑出来,就是一心要杀敌立功,如何能甘心回去。最终让他以姜侯安危为说辞,鼓动了吴标前去接应大军。正欲行军之时,探马发现了黄飞虎大军,于是就有了武赫巧设埋伏,大败武成王之举。此战过后,众人对二公子心服口服,五千兵马加上近万的俘虏,壮大成一支万人左右的大军。
姜武赫出蒙山,万余人马如猛虎出山,一路上攻城略地,将黄飞虎留下的守军赶得上天入地无门,七座城池,在众将的轮番攻打之下没有几天一一夺回。 古语有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此番大战,地利和人和全部有姜侯一方,黄飞虎虽然攻陷了城池,但这些地方一向在东伯侯的治理之下,百姓得惠甚多,人心所向,姜侯大军收复起来事半功倍,加上武成王胜利之后手段并不激烈,守城将领及大多数士兵只是被擒住却没有杀害,武赫稍加整顿之后,几座城池有七八分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游魂关,为商纣大军主的咽侯要道,黄飞虎留下了其弟黄飞彪、黄飞豹领三万人马镇守。姜武赫领一万多人杀到关前,着实让守军大吃一惊,黄飞虎大军兵败之后没有办法打通蒙山要道,只好一路向东去了济城与李靖大军会合,好在济城水路直通陈塘关,算是有一条退路吧!至于商纣大军消息,因为姜武赫进军太快,竟然没有办法及时传递。 雄伟险奇的游魂关遇上秘法在身的几位战将,却是如平地一般,风雨雷电四将直接飞跃雄关之中,分别打开了几座城门,姜武赫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内城。一时之间,游魂关内满空杀气,只见得:诛龙斩虎青铜剑,幡旗大小水晶盘,盏口粗细银画杆,犹如东海老龙吟。鞭抓将士尽英雄,打阵兒郎似虎凶。黄飞彪、黄飞豹虽然久在军中,但遇上这些虎狼之将根本无法对付,不到半日时间,守军已经溃败,只好含恨败退出关。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不到旬余,战场形势直转而下,黄飞虎先前的部署如今全部成了自己身上套着的枷锁。姜武赫留下一路人马让吴标暂时统领守卫游魂关,自己依着本能,带着几千余人直奔济城背后的莱城,与守卫在淄城的东伯侯大军形成夹攻之势。 黄飞虎心中暗暗叫苦,虽然此时他指挥的兵马在数量上还是略胜姜伯侯一筹,但深入对手腹地,待到东方诸侯缓兵聚起,只怕会成为瓮中之鳖。一个指挥步骑为主的战将,对于水路的安全总是不怎么放心的。仿佛是老天的玩笑一般,武成王的担心成了现实,汹涌的大海之中,隐约出现了无数水族,专门与陈塘关水军作对,隔绝了商纣大军的最后一条退路。至此,飞虎心如死灰,不败战神终于走下神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