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言真录_第126章封神事起多奔忙 各有算计为那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封神事起多奔忙 各有算计为那般 (第1/2页)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三皇五帝始传承。承平夏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日纵妹喜荒酒色,成汤造亳洗腥膻,放桀南巢拯暴虐。

    “如今洪荒大陆再现一教,凭借着人族圣师道言的威望,只怕不久之后人界局势会更加复杂。”王母娘娘心思细密,对天地间的大事多有独到见解,玉皇大帝对她甚是倚重。

    玉皇大帝此次却是早有算计,笑道:“复杂一些不是更好么?此时我天庭实力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护一个实力的平衡,如此,才有我们说话的余地。”

    王母娘娘点点头,对玉帝的分析表示赞同,说道:“话虽如此,多一个友好的势力对我天庭的威势总是有好处的,不知这道言圣师,可能为我们所用吗?”

    玉皇大帝摇摇头,道:“为我们所用是不可能的,不过这道言一切行动都以造福人族为前提,与我们维护三界平衡本无冲突,正是可以借重的一股力量。”

    王母娘娘一笑道:“看来夫君对道言圣师很是了解啊!”

    玉皇大帝点头答道:“应该是吧!只看他今日立教,将手中的玄黄崆峒印排拆在外,就知道此人多么重视人族的发展了,为避免隐患牵连到人族,如此宝物说放弃就放弃,以我观之,这件宝物今后出世的机会只怕很少了。”

    王母娘娘叹一声道:“玄教之事无关大局,那几位圣人之事才是真正的麻烦呀!距离第一次商量封神榜之事五百年快要过去了,不知他们之间的争吵有结果了么?”

    玉皇大帝晒然一笑道:“能有什么结果,众圣都有自己的算计,不肯吃上一点亏,此番只怕同上次一样,吵吵闹闹,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恐怕只有等道祖鸿钧最后的限期到来之时,他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坐下来商谈一番吧!”

    王母娘娘见玉皇大帝不满之情流露,忙劝解道:“不管怎么说,此事对我天庭来说总是好事,总会有一个结果的,我们慢慢地看下去吧。”两人对望一眼,点头沉静了下去。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千年多的时间,人族的历史又有了一番新的景象。大禹死后,他的儿子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制订了父子相传的承袭制度。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夏启即位后,还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所逐,至此之后王权旁落,直到少康继位才中兴夏王朝,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到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孔甲再三传到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务修德,奢侈无度,杀人无数,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终于被商汤所灭。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悠久的部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契之孙相土在位时,商的势力进一步发展,把附近的许多部落征服或纳在它的控制之下,直至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汤建立商朝后,吸取夏朝教训,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四方征伐,商朝统治逐渐巩固。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安宁。

    此时,商朝的统治传了整整十代,盘庚在位为当今天子,商王朝达到极盛之时。等再过几十年,就到了众圣第二次商量封神榜之时。封神之事,由道祖鸿钧提出,主要是为完成神仙之劫,顺带着让天庭众神归位,道祖让众弟子三商而定,第一次相商不出意外,无果而终。

    道言立教之后,并没有轻闲下来,而是细细整理门中大法,制定教义和普通人族修行的功法,整整三十年,才大功告成,此时已到了众圣人二商封神榜之时。道言知道此事关系重大,那些圣人师兄们绝不会叫自己参与,只好闷着头为玄教的发展仔细谋划。

    紫宵宫中,圣人们仍然吵成一团,为各自的教统传承,没有谁敢让步,眼见得又是无果而终。

    灵宵殿内,玉帝和王母还在静静地等待六位圣人二商封神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