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_第二百一十七章 建国大授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建国大授衔 (第3/4页)

钱的东西,这才凑够了开拔费。不然,这个乙等序列的独立旅,怎么上得了前线。那时候,国民党可是连一分钱都没,却三天两头催着各乙级部队开拔。

    “这位就是林大岳同志。”

    林大岳抬起头,看到街委会的老大妈正带着一个穿着人民军军装的人走过来,指着自己说话。

    “林大岳同志,这是遂平县武装部的同志。”

    军人向林大岳敬了一个严肃的军礼,林大岳想还礼,却不自觉地把手举到胸口位置,这才想起,以前老部队的军礼和人民军的举手齐眉礼是不同的。

    “嗯。”

    林大岳默默点点头,对于新政府,他虽然知道它好,也看到了它的好,但还是习惯性地沉默。只因为,心装了太多的事。

    他知道,新政府对**体系的伤残亡官兵同样有战后补偿,但是,社会上对他们这些**部队的承认却差得很远。这也是当时他不愿意靠着几千号弟兄的命去享受战后安置,而是回家默默地待着,逢年过节给那些弟兄上点酒香蜡钱纸。期望有一天,人民也对这些默默牺牲,悄无声息地死在战场上的**将士,一点关注,一点缅怀。

    “林大岳同志……”

    随着这位武装部军人的讲述,林大岳一个年人不禁哭出声来,喃喃自语道:“三千多号兄弟啊,老子林大岳不愿意靠着你们的牺牲来享受新政府的战后待遇,但今天,老子不得不去,老子要给你们正名,老子要去替你们受衔。你们,也是抗日功臣啊……”

    同样的情况,原东北军体系内的一些军官,也遇到了。

    国防部,军官运动室

    号乒乓球室内正响起啪啪啪的打球声,两名o多岁的青壮军官正在里面打球。

    “我说老陈,你这球艺怎么不见涨啊,哈哈。”

    陶谦一个漂亮的反旋拍球,乒乓球顿时飞向对方桌角,随即飞了出去。

    “我的陶大军长,当年民团的时候,我就打不过你,这乒乓球啊,我这辈子怕是都赢不了你了。”

    陈军抓起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汗,弯腰捡起乒乓球,两人也是刚参加完上午的国防部会议,下午还有个会议,去国防部食堂吃了点公务餐就来运动室了。

    陈军和陶谦也算是老战友了,当年民团起家就共事了,两人在军的地位虽然不如吴铁军,但也绝对是人民军元老。

    在张蜀生的强大影响力和威严下,人民军一直奉行的是对内亲善,对外如豺狼,别说在军拉山头搞个人主义,就是闹矛盾闹太大了,也会受到处罚。所以,人民军将领的关系都不错。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家是真正的同志,在绝对的上级命令下,高级将领不存在太大的利益争端,反而能够凝成一线,为新华的复兴和强大努力。

    “这次扩军的动作很大啊,这几次开会,上面透露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少也是百万扩军的规模,真是让人期待啊。老陈啊,你可是委员长的关门弟子,说说看,有什么内幕消息没?”陶谦反手扣了一个球,在陈军去捡球的时候问道。

    “不知道。我也有段时间没见到委员长了,这些军国大事,我们听着就行了。反正,扩军也好,授衔也好,我和你,不用太期待,也不用太悲观。”陈军一个搓球,乒乓球在陶谦一方回旋了一下就弹了出去,让陶谦吃了一记亏。

    “担心倒不至于,军队扩编,建国授衔毕竟是大事,到了我们这个层次,还是要多关心一下才行。”陶谦说的也是老实话,作为人民军的智将之一,他不如陈军那般犀利勇猛,但却更稳重一些。

    其实陶谦真正关心的是这次全军的人事大变动,作为人民军最嫡系的将领,他是很关切这件事的。扩军的成败,授衔的成败都影响着人民军在未来几年的战斗力。在这个重要时刻,军有望参加授衔的将领,真正不把他当回事的并不多。

    “虽然我们复兴党不倡导绝对崇拜,但不得不是,委员长在许多事情上,确实是很英明的。这次扩军和授衔,都有他最后把关,应该不会出问题。”陈军点点头,也认为此次军两件大事联动是非常重要的。

    “真是让人期待。”陶谦一个失神就丢了一个球,心倒是对授衔有着难以自制的期待。毕竟,建国授衔,换以前各朝各代,那可是封功臣啊,比起之前的西南军职,意义要重大得多。

    这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94年月日,建国大授衔在华夏人民大会堂举行。

    人民民主共和国最高权力委员会委员长、华夏元、人民军三军总司令张蜀生,新晋升的唯一一名国家副主席、政务院总理孙长庆,政务院副总理韦三才,三军副司令张学良,人民军总参谋长蒋百里,国防部部长蔡锷等军政要员出席了建国授衔大典。

    来自人民军全军的69名高级将领和5名退役的特工功臣军官、特等功臣士兵们汇聚一堂,参加了这场隆重的人民军建国大授衔。

    对于这次建国大授衔,张蜀生是很看重的。

    民族解放了,新政权建立了,必定要给予那些追随者们论功授衔。虽然,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华解放与复兴这个伟大目标而参加、奋战,但他们同样需要嘉奖。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蜀生曾经听说过在那次55年授衔,o8名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共和国功臣,许多人甚至还闹出了谦让的喜剧,这说明这个时代的**者们,确确实实拥有艰苦朴素和甘于奉献、甘于让步的优良作风。

    通过情报系统的反馈,他也现,人民军也存在这种风向,绝大多数人并不看重授衔,能有则好,没有也能心安,他们更看重的是将与授衔后立即进行的全军扩编。能否指挥更多的军队,在将来的战场上更好地杀敌建功是他们最看重的。毕竟,一个排长和一个军长相比,那种挥斥方遒,挥手敌灭的未来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此次69位现役将领的授衔名单,张蜀生也是最后把关了的,思索了长达一周之多才彻底定下来,其甚至通过梦想机对这些人的功绩和功过进行了数据式分析参考,最终才敲定了名单。原本历史上,三百多万解放军最终有o8名军官被授予将军衔,但如今,新国才o万正规军,算上那些原东北军将领和**将领,达到授衔标准的人也不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