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_第二百一十二章 轰炸佐世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轰炸佐世保 (第2/3页)

,开始反思这场战争,开始正视中国人的崛起。

    被迫研究中国的日本人发现,不知不觉,中国人的产品已经遍布日本,有直接从中国香港等地进口的,有从西方贸易商人那里进口,虽然贴着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标签,但拉到了日本,撕下表层的标签,却能看到里面贴着中国制造的四个汉字的标签,从汽车、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到丝袜,化妆品,打火机,高档时装等等,几乎全有中国人的存在。

    而实际上,中国政府是拒绝向日本出售先进产品的,经过调查,日本的报社发现,这些在日本极为受欢迎的产品,居然已经是中国人的老几代产品,远比中国人内销、外销欧美的产品要差。

    而其他方面,本土那些被中国经济挤垮的纺织企业,服装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小机械生产企业等等,纷纷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国人挤垮了。

    而在之前,它们的破产,都被归结到了经济危机和战争不利上面。

    而如今,日本人在反思中才发现,从两三年前开始,这些工厂就再也接不到海外订单,国内的订单也逐渐被不知名的“西方进口货物”所挤占。

    随着战争的进行,许多问题都被掩盖了,经济的破产也被归类到了经济危机的延续上,却少有人在之前发现,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标志。

    “帝国正在被中国人全方面超越!”

    这种新中国威胁式的论调,非但没有让日本人更加仇恨中国,反而为战争的失败找到了一种自我安慰的借口。

    不是帝国太弱,而是中国人越来越强大了。日本需要正视这种差距,或许结束战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样,日本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学习自己这个强大的邻居,快速提高自己。

    在整个日本风起潮涌的时候,一件突发事件,终于决定了短期内中日关系的走向。

    1933年,11月17日

    汉京,张蜀生的办公室。

    在经过反复商讨和论证后,张蜀生终于亲自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立即执行c号作战计划。”

    这不是一次超大规模的战略作战计划,但却是海军早已拟定的几个作战计划之一。为了执行高层关于中日战争走向问题的决策,c号作战计划是为了加速战争的结束而制定的。

    中国不能永远被动挨打,需要还手。中国不能永远被拖在这场中日战争中,所以,张蜀生迫切需要海军完成这个c号作战计划,不然,久拖不决的战争,将会影响到更深远的战略安排,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非常不利。

    一个复杂却又清晰的作战计划,半年前就在海军参谋部的精心制定下拿出了草案。

    一个看似简单的命令,确保执行的前提却是海军参谋部人员、中国在日特工、海军舰队,多方面努力许久的结果。

    1933年,11月20日,在中国政府发表回应声明的第6天。

    东海的上空,万里无云,然而,在朝阳的映照下,东海上空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亮光反射,若是有人能飞到云层,一定能惊呆了,那是整整上百架的战机。

    “真是太漂亮了。”

    整个东海上空,在朝阳的映照下,55架战斗机和49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如同一只只游过云海的金色猛禽,濯濯生辉。

    编号55的c—32型轰炸机上,机炮cao纵兵王汉忍不住赞道,同时拿起自己经过登记的蜀光牌照相机,咔嚓一声,记录下了舷窗一侧的机群,整个云海背景中,机群颇为壮观。

    一个完美的空中特写。

    满意地收好相机,作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一员,王汉还是一名军报兼职记者,能够在不影响作战行动的前提下,拍摄一些照片,发到内部军报上。

    机群的前方,作为护航战斗机的全是歼—2战斗机,童天明驾驶的歼—2战机就是其中的一员。

    望着舷窗外密密麻麻的飞机,童天明浑身都觉得热血沸腾。

    这次任务是在三天前下发的,特混舰队留下一部分虚张声势的军舰后,主力部队迅速秘密南下,在青岛补给了一番后立即进入东海,随即调转方向朝日本方向航行。

    在越过中日中间线位置,离日本本土大约200不到公里的地方,中国海军特混舰队终于起飞了这一批次的大规模机群。

    想到这次作战任务,童天明不禁暗自好笑,以前总是认为轰炸机部队的兄弟不如自己潇洒,往往一次出战就能击落一架甚至更多的日本飞机。可如今,他们却能比自己更惬意地轰炸日本本土。

    护航机群的任务是击落那些落后的日本本土飞机,同时摧毁敌人稀少的防空火力。而轰炸机群则全部带着100公斤级、250公斤级、500公斤级的高爆航空炸弹,其中更是有数架c—32搬山型轰炸机携带了部分作为验证性使用的燃烧弹。

    看着自己前方,左右两侧,甚至是下方那些战斗机,轰炸机,看着那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的飞机机翼、舷窗,他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第一次,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我们中国,居然也能轰炸日本本土,将战火烧到日本,给予他们最后的打击。

    “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在被动挨打,连双翼木制飞机都少得可怜,仅仅只是2年时间,我们就能反攻日本,将战争的残酷,强制性地降临到日本人的身上。”

    童天明伸手摸了摸机舱里,那张一寸大小的妻子照片,笑着说道:“老婆,我爱你。从今天起,我们的孩子不会再听到鬼子来了的恐怖故事了。因为,这次是中国人过去了。”

    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

    一大早,军港的日本人就起了个大早,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几个军港,佐世保海军基地是最繁忙的军港之一。这里不但有现代化的造船业,也有日本在经过多次中日海战后,留下来的第二、第三舰队。

    而这几天,佐世保海军基地却比平时更为忙碌,因为,这里迎来了山本五十六的特混舰队。在舰载机损失矣尽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果断地下令拥有多达5艘战列舰的特混舰队后撤,虽然同样损失了一艘老式战列舰,“超弩级”战列舰扶桑号,但是,2艘航空母舰和剩下的4艘战列舰却得以保存。

    “帝国的海军依然强大,可是,面对中国人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我们却只能被动挨打。”虽然是一大早,山本五十六却有些微醉,这已经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相对于那些酗酒的同僚,山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这一次,他却宿醉了。

    整个帝国,包括这次的损失在内,虽然被中国人击沉了总共多达四艘的战列舰,但依然还有多达六艘战列舰可用,金刚级,扶桑级,伊势级,长门级。

    随便哪一艘战列舰,都比中国人的军舰排水量大,随便哪一艘战列舰,都比中国人的主炮大。

    然而,正是那些排水量甚至不如帝国战列舰的中国航空母舰,却将日本舰队犹如赶鸭子一般,从中国赶回了日本。

    他愿意承担作战失利的责任,但却不能看着剩下的帝国海军主力部队在中国被击沉。

    “难道,战列舰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这是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虽然不愿意接受,但事实告诉他,确实如此,尤其是当他亲眼看到,那艘扶桑号战列舰被中国人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