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旨东至 (第2/2页)
也纷纷上马,战马疾驰,向南方的九原县奔驰而去...... 下午,五百骑兵抵达了九原县,九原县是五原郡郡治所在,同时也是丰州总管府军衙所在地,四周有一万驻军,杨元庆的家也安在这里。 进了县城,杨元庆直接来到了总管府,和从前一样,总管府和郡衙依然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从前的长史韦嗣云已经升为灵武郡太守,现任长史是京兆尹崔伯肃之弟崔君素,曾几次出使西突厥,jg通突厥语,颇有能力,而司马则是杜如晦。 杨元庆翻身下马,台阶前两名军官上前行礼,杨元庆把马缰绳扔给士兵,问道:他们还在吗 杨元庆指的他们,便是从雁门郡过来的两名宣旨宦官,他本来在大利城视察,便是听说有宣旨宦官到来,便赶回九原县。 军官点点头,他们一直在等候总管。 杨元庆快步走进府衙,两名正等得急不可耐的宦官听说杨元庆回来了,基本奔了出来,连声嚷道:杨总管,你终于回来了,可等死咱家了,快接旨 两名公公稍候,我摆上香案接旨 早有几名从事摆上香案和软垫,杨元庆跪下道:臣杨元庆恭迎圣旨 为首宦官刷地展开旨意,高声读道:大业初兴,海内皆平,此政通人和之际,塞外马肥草长,朕巡视边疆,特召诸边镇重将,御营一叙,共商边防要务,宣校检左骁卫大将军丰州总管杨元庆,速前往马邑边塞见驾,钦此 臣杨元庆遵旨 杨元庆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又问道:圣上现在在哪里 为首宦官有些为难地挠挠头,苦笑道:咱家是从楼烦郡出来,奔了十几天才到这里,现在我也不知圣上在哪里估计就在草原边缘,他应该不会深入草原。
杨元庆点点头,我回去收拾一下,再安排一下政务,我们明天一早出发 ......... 杨元庆在五原郡的官宅离府衙不远,相距仅百步,宅子也不大,占地十亩,也是一座老宅,回到家中,妻子裴敏秋带着几名丫鬟闻讯迎了出来,她小腹微微隆起,已有五个月身孕,这是她怀的第二个孩子,在去年底,裴敏秋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杨思华,用以怀念在西平郡病逝的杨丽华。 夫君,有圣旨到了 我已经接了。 杨元庆上前扶住妻子,关心地问道:感觉怎么样 裴敏秋有些兴奋地低声道:我觉得这次是个小子,踢腿很有力,而且我最近特别喜欢荤菜。 这和荤素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怀思华的时候,我就喜欢吃素,看见rou食就反胃,出尘也是一样。 提到出尘,杨元庆向后看了一眼,奇怪地问:她人呢 她在哄冰儿睡觉呢,ru娘最近两天有点感恙,她只能自己带孩子,等一会儿就会过来。 裴敏秋又担忧地问:是不是圣上召你进京述职 杨元庆摇摇头,不是进京,圣上现在也在塞外,在马邑道那边,召边防大将前去觐见,我也要去,明天一早出发,最多一个月就回来,而且这次召见后,就不用进京述职了。 裴敏秋听说不用进京述职,立刻转忧为喜,立刻笑道:那好,我去帮你收拾行李。 她又想了想道:要不,让绿茶和你同去,路上可以照顾你起居。 绿茶在今年三月正式被杨元庆收为妾,她和两个主母的关系都很好,裴敏秋也很信任她。 杨元庆摇了摇头,她要照顾你,就留在家中,你去收拾行李吧我也要收拾一些文书。 裴敏秋无奈,只得去了,杨元庆来到自己书房,坐下来,取过述职书,这是他准备明年进京时交给杨广的述职书,已经写了一半,本来时间还早,现在一下子提前面圣,他就得赶紧准备了,刚提笔写了一行字。 出尘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她是元庆的平妻,跟元庆已经快两年了,长年练武依旧使她保持着动人的身材和矫健的活力,一如她十六七岁时的模样,只是她长期习惯于ziyou的生活,这样天天呆在府中的生活,几乎快把她憋出病来。 出尘听说元庆要远行,心中便有了想法,她从后面搂住元庆的脖子,用鼻子轻轻拱他的耳朵,低声撒娇道: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元庆拉住她的手笑道:你跟我去,冰儿怎么办 冰儿可以交给ru娘带,ru娘带她两年了,没有问题,ru娘今晚就病愈了,而且敏秋也可以照顾她。 她能离开母亲吗杨元庆又笑问。 出尘有些泄气道:她只是离不开ru娘,却能离得开我。 杨元庆理解这位江淮女侠的委屈,这次只是去面圣,不是什么军事行动,照例可以带家眷,便拍拍她的手笑道:只要你能说服小家伙,那你就跟我去,装扮成我的亲兵,说不定你还能有大用。 出尘大喜,心里却暗暗思忖,怎么样才能说服女儿,关键是要用什么礼物打动她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