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五. 战之乐章 (第2/2页)
各个战场遭到德军突破的消息,不断的传到了伍德罗将军的耳中,这个时候,这位曾经自信满满,觉得击溃骷髅男爵最后机会就在眼前的英国中将彻底的乱了。 他大声要求着最高指挥部立刻向自己进行增援,可是,在短时期内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将军根本无法给予他任何的增援 而英军最高指挥部终于隐隐的察觉到自己的情报系统出现了重大问题。 一贯能够提出出最准确情报的“斗士”,在大战爆发前向英国人提供的情报没有一份是准确的。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战场上的局势已经不容英国人去仔细考虑了,王维屹已决定在今天天黑前结束战斗! 这里,是英国人的主力所在,击溃了伍德罗将军指挥的盟军,“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便能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 所有的德军部队都已被投入到了战争之中。 硝烟滚滚,炮声隆隆。 战之乐章——已经开启! 这是整个非洲战争最瑰丽的一首乐章。而谱写这一乐章的人,是恩斯特.亚力克森.冯.勃莱姆元帅! 乐章的序曲从战前一系列的情报和反情报开始,王维屹成功的握住了英国人的鼻子。 第二幕,发生在恶魔之地和基德尼山脊,那是将乐章推向**的准备。 意大利人再22、33号高地的溃败,逐渐将整个战之乐章引入**。 然后,最**的部分终于出现了: 卡尔曼大决战! 那是亚力克森男爵亲自指挥的战场大合奏,成千上万的德军加入到了这一合奏之中。
坦克、机枪、冲锋枪就是他们手中的乐器。 而那些听众:英国人、法国人、希腊人,却从来都不希望他们曾经听过这样的乐章! 大幕既然已经拉开,在乐章演奏完之前便没有被拉上的可能 绞杀在一起的两方士兵,现在局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场面。 盟军被完全的切断成了三个部分,被迫各自为战。而准备充分的德军,则开始彻底露出了他们的狰狞獠牙。 第2自由法国旅的法国官兵最有这样的深切体会。 法国早就被德国给打怕了。在欧洲战场,不过几天时间,曾经号称欧洲第一的法**队,便可耻的惨败给了德国。 当自由法**重新组建的时候,法国人是没有太多信心的,但戴高乐竭尽自己的所能重新鼓舞起了他们的士气。 在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法国人表现得相对出色,在某处阵地里,面对德军的狂轰滥炸,法国人居然整整坚持了一天时间。 可是当他们的士气信心逐渐回来的时候,又很不幸的遇上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可怕的悲剧 在卡尔曼战斗之初,第2自由法国旅还是尽心职责的按照部署完成着自己的任务,但几次对德军的失败,以及德军忽然到来的反击却让他们感觉了一种隐隐的不妙。 他们的阵地几次遭到了冲击,几次都差点崩溃,如果不是伍德罗将军及时增派了援军的话。 但现在则完全不同了 当德军拉开了盟军的防线,第2自由法国旅则被迫面临了单独作战的局面,这是法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大量德军的坦克、士兵,从容的完成突破,然后向第2自由法国旅发起了凶猛的突击。 法国阵地全线动摇 凌晨4:00,指挥着第2自由法国旅的皮蓬塞将军在发给伍德罗将军的电报中如此形容了自己的窘迫的状况: 阵地多处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我的士兵死伤惨重,我已不认为还有取得胜利的可能,为了确保我的士兵能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我请求投降许可。 伍德罗将军断然拒绝了皮蓬杜的投降请求,并再三要求第2自由法国旅一定要坚持下去。 但是,皮蓬杜将军决定拒不执行伍德罗中将的这一命令。 在明知已无可能的情况下,是不应该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开玩笑的。 卡尔曼之战新的转折点到来了: 凌晨4:20,皮蓬杜率领第2自由法国旅投降! 本来在计划里,击溃法国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法国人的突然投降,却一下加快的德军进攻的步伐。 这非但能让德军腾出更多的部队,而且在盟军的心脏部位,一个缺口已被打开! 这种战场上的突发状况,即便一个最优秀的指挥官也无法在事前预料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