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一章 华夏之贼 (第1/2页)
曹cao本来是打算,用一笔厚赏,来作为匈奴人出兵的回报,但如今看来,这个呼厨泉却看似粗鲁,实际上却精明的很,一开口便要地。 赐地给匈奴的恶果,曹cao岂能不知。 当年汉武帝的西汉朝,无论对匈奴人还是别的胡虏,都采取的是严厉打击政策。 但光武东汉中兴后,对外政策开始转变,诸如羌、氐等归降的胡虏,均是允许他们移居汉地,胡汉杂居。 这种政策的后果,虽一时令胡夷感恩,但却造成了胡夷逐步内迁,使汉帝边边疆叛乱不止,迫使汉廷不得不将巨额的人力物力,用于平定边疆叛乱。 西凉羌人的屡屡叛乱,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此,则加重了朝廷的负担,而朝廷又不得不将这种负担,转嫁于百姓身上。 灵帝朝的黄巾之乱,百姓揭竿而起,若追溯根源的话,其实与汉廷边疆战乱不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倘若如今赐地给匈奴,使之更深一步的迁入内地,将来匈奴一旦作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精明如曹cao,又如何算不到这一点。 可是,如果不答应匈奴人的条件,借不到兵马,他曹cao控制的朝廷,便有为颜良掀翻的危险。 到那个时候,身死人灭了,他曹cao化为一坯黄土,连担忧的机会都没有。 曹cao又想到,颜良那厮好色成性,倘若他失败了,那自己收集多年的美人佳玉,必然会为颜良所占有。 一想到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女人,皆将臣服在自己的胯下时,曹cao心中就一阵的绞痛。 而且,残暴如颜良,只怕会杀光他曹氏所有的男丁,将曹氏所有的女人,都收为自己的玩物……想到这里,曹cao心中愈寒,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好,匈奴乃大汉臣民,大汉朝廷自然当给匈奴安居之地,这个条件一点也不过份,本相答应你便是。”前一秒还有犹豫的曹cao,后一秒便痛快的答应。 呼厨泉大喜,叫道:“丞相果然是豪爽之人,那咱们就击掌为誓。” 说着,呼厨泉就抬起了手掌。 曹cao知道,这一掌拍下去,他说出的话,便将无法再反悔,否则,必将信誉扫地。 “答应他又如何,我可以让匈奴人暂时窃居,待我扫平了天下后,再用软硬手段,变相的将匈奴人逐出去便是。” 曹cao安慰过自己,不再多想,当即挥臂一掌击出。 协议达成,呼厨泉的骑兵,旋即尽曹cao所用。 得到了匈奴兵的曹cao,一时声势复振,潼关一线的兵力,猛增至了七万之众。 兵力复振的曹cao,并没有急于出关与颜良决定,而是在郭嘉的建议下,利用骑兵的优势,对颜良采取了sao扰战术。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月时间里,曹cao以匈奴骑兵四出,不断的绕击楚军侧后,袭据楚军东面的粮道。 从陕县到潼关的几百里长的粮道,处处都成了匈奴人袭扰点,不到半月的时间,颜良就被烧毁了近二十万斛的粮草。 颜良当然不能坐视粮道被不断的袭据,而想要解除曹军的威胁,唯有的选择自然就是以骑兵来克制骑兵。 但不幸的是,颜良的骑兵数量有限,而曹cao却有四万匈奴铁骑,倘若颜良派出骑兵护粮,粮草保护不成,派出去的数量有限的骑兵,反而有可能为匈奴骑兵围杀。 楚军大营,王帐中的气氛,一片的凝重。 “曹贼竟然借胡虏之手,来对付我们,实在是卑微无耻。” “咱们岂能再坐视不顾,一定要主动出击,杀光袭我粮道的匈奴虏子。” ……大帐中,众将愤慨不已,有的骂曹cao无耻,有的骂匈奴人可恨。 愤慨归愤慨,众将叫骂了半天,却没人能拿出个破解的对策。 颜良的十余万大军,面对着几万匈奴骑兵的袭扰,却只有干瞪眼的份,这也真是无可奈何。 骑兵对步兵,机动性的天然优势,远非数量可以弥补。 若兵多就能胜的话,历史上的宋朝,拥有百余万的步军,又何以会屡为金辽所欺。 诸将愤慨,颜良却表情平静,只沉默不语。 颜良很清楚,光靠嘴是骂不死匈奴人的,他必须尽快的找出破敌之策,以扭转目前的被动。 因为细作已经发回情报,邺城方面,刘备已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很有可能打算援助曹cao,颜良必须赶在两面受敌之前,化解当前的不利局势。 “匈奴骑兵飘忽无踪,杀之不易,要想除掉匈奴人,除非能诱使他们正面与我军决战。” 一片愤慨声中,庞统缓缓道出了冷静之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