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长安(四)第一更 (第2/2页)
注定会有腥风血雨。 我老了,眼见着你们成长,并且已经成为王太子的左膀右臂,此生再也没有遗憾。 中平元年时,主公在临洮强行招揽我,并且对我说:天下之大,能用贾文和者,能令贾诩尽情施展才华的人,舍我其谁?一晃二十年,主公当时的言语,为父至今是仍萦绕在耳边。 天下,能驾驭我,使用我的人,唯有主公。 即便是王太子,也不可以! 如今,已经是该我功成身退的时候了……访,你回去吧。我这里有一封信,请转交给主公。 你告诉王太子:贾诩已死,从此这汉室天下,再无贾文和这个人。 如此一来,方能保我贾家的富贵。” “父亲!” 贾诩展颜一笑,“好了,你走吧……让贾笙和贾郁留下,这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去解决。” 贾访闻听,躬身一礼。 贾笙和贾郁,是贾家的家将,也是当年西凉羌乱,贾诩在敦煌收养的两个孤儿。 贾笙二十二岁,贾郁才二十,是兄弟俩,不但武艺高强,还能识文断字,精通于兵法谋略。 已近戌时。 贾访带着人离开了杜邮堡。大约快要到渭桥的时候,贾访突然听手下有人喊道:“快看!” 扭头看去,只见杜邮堡方向火光冲天。贾访本能的拨转马头,但是猛地又勒住的战马,一声叹息。
“我们去羽林军大营。” “可是杜邮堡……” “杜邮堡遭贼人攻击,已经不存在了!” 跟随贾访的人,都是他的亲随。听闻他这句话,都一怔。有聪明的人,随之就明白了过来。 贾访说:“快些走吧,再晚怕就来不及了!” 说完,他打马扬鞭,朝着羽林军大营的方向急驰而去。数十匹战马,也紧随着贾访的身后。 ****** 朱雀大街,在夜色中很安静。 由于秋试大考即将到来,也不知是出于慎重的目的,或者是其他的原因,长安在三日之前,开始宵禁。昔日每逢夜晚,繁华热闹的朱雀大街,在今夜格外的冷清。长街上,不见人迹。 刘祯领着八百宿卫,出皇城直奔朱雀大街而来。 一路上,刘祯心情格外激动,身体中好像有一团火似地,快要把他焚烧掉。 过了今日,长安就要变成刘姓的天下了。这江山还是汉室的江山,天下还是老刘家的天下。 当拐过进昌坊的时候,刘祯和带领家将,赶来汇合的刘基相遇。 这刘基,是刘繇的儿子。当年高宠解救刘繇之子投奔刘备,刘基不愿呆在徐州,投奔长安。 年二十三岁,孔武有力,被刘和称之为老刘家的千里驹。 刘祯和刘基谁也没说话,但是从彼此那热切的目光中,却看到了彼此的心声。相互一点头,两军汇合一处。 近三千兵马,向凉王府开拔…… 八百宿卫,也没有想太多。 他们是童渊训练的兵马,只忠心与刘辩。黄金虎符一出,八百宿卫自然也就听从刘祯之命。 长安,是董家的长安。 宿卫何尝不知道?在他们看来,今日不过是皇帝和凉王之间的一场对决。只要成功了,刘辩就能重掌朝政。朝堂里的争纷,对于宿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责任就是,保护皇上,听从皇上的调遣。至于其他的……呵呵,哪怕董家势力再大,皇上一声令下,他们决不推辞。 八百铁骑,在长街急行。 隆隆的蹄声,也惊醒了许多街道两边民宅中熟睡的百姓。 有记性好的,一把将家里想要推开窗子看情况的家人拦住。 “七年前的某个夜晚,长安城中也回响着铁蹄的声音。但是那一夜,却血流成河。莫好奇,莫观瞧……是是非非,都和我们无关。这长安城是谁的,不重要……只要不影响我们就行。” 老者们口中的那一夜,正是贾诩血洗长安的夜晚。 也许,今夜的长安,又将掀起腥风血雨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