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兵发江东 (第2/2页)
手短戟,弓马纯熟,更是箭无虚法,实为一员悍将。但他武艺虽强,但却不为刘繇所用。刘繇看人总是一付老眼光,在他眼太史慈还只是当初那个玩劣孩童,哪敢让他担当先锋大任,便说道:你年纪尚轻,未可为大将,就在我左右听命吧 正在因为刘繇有大才不能用,才到致了他一败于袁术,二又将败于镇西军。当然了,就是他肯重用太史慈,也挡不住镇西军的锐利锋芒。 刘繇岂会想到皇甫剑任命的各营将军大都是年青之辈,此次负责攻打江东的两员小将更是不足弱冠之年的少年。正是由于皇甫剑不拘一格的大胆起用年青人,镇西军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迹。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太史慈见刘繇不同意,也没办法,人家是主,他还只是一名小校。嘴上虽然不说,心里还是很不痛快,只得怏怏不乐地退了下去。 却说张英带领两万大军屯于牛渚,却将十万石军粮屯在了邸阁。 就在张英屯兵于牛渚的第三天,周瑜孙策率领凤翔营大军到了。 张英不等镇西军安营扎寨,便率领大军前来挑战,两军就在牛渚滩上摆开了阵式。 张英手持一柄长矛,骑着一匹骏马,来到两军阵前,直指周瑜,破口大骂:周瑜小儿,你不好好地在家呆着,却率兵犯我边境,却是为何 古话不是有句话,年纪大的怕人说他老,反之就是年纪小的最讨厌人家说他小了。 你年纪老了,还是哪凉快就去哪呆着吧刀兵无眼,伤着你那把老骨头,可不要怪小爷没有提醒你啊周瑜反唇相讥,你说他小,他就说你老。 其实张英虽然年纪不小,但也顶多就个四十来岁,还没老到要呆在家里的地步。 无知小儿,口气倒是不小,待本将前来擒你张英听了勃然大怒,挺矛就刺。 张英哪里知道周瑜年纪虽轻,但却是伶牙俐齿,又长期跟随在皇甫剑身边,什么样的英雄好汉没见过,又怎么会将一个小小的张英放在眼里呢 公瑾退下,待某来会他一旁的孙策见了,连忙拍马上前,手虎头戟架住了张英手长矛。 一路之上,都是周瑜动脑子出谋划策,孙策动手,什么挑战杀人的事都归他。孙策见周瑜一付质彬彬的样子,还真怕周瑜挨不住张英一矛,所以挺身而出。其实孙策是多虑了,周瑜没有出手,哪是因为他没有出手的机会,还没等周瑜出手呢,就被孙策抢了先。周瑜跟随皇甫剑多年,可不是白给的,皇甫剑不仅传授他兵法战策,也传授了他武功。他可不想周瑜再如前世一样,被人暗箭所伤。
周瑜见孙策又上来了,微笑着退到身后。虽然他并不需要孙策保护,但孙策的这份情谊还令人感动 孙策手虎头大戟舞动风声,狠狠地与张英的长矛撞到一起。铛的一声巨响,两马错开,张英被长矛上传来的巨力震得连连后退,心大骇。没想到眼前这小子年纪不大,力气倒是大得吓人。 再来孙策可不管张英怎么想,虎头戟高高抡起,又是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孙策乌骓马神骏无比,张英就是想躲都来不及,只得硬着头皮,抬矛招架。大戟又与长矛撞到了一起,这一次张英更是不济,差点就招架不住。 张英知是不敌,再这样下去,说不定这小子下一戟就要了自己的老命令。借着两马错开之机,张英拔马就向阵逃去。 众军出击周瑜见敌将败逃,手长枪一挥,一声大喝。 五万凤翔营将士嗷嗷叫着扑了上去,长矛兵手持长矛冲锋在前,刀盾兵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紧随其后,弓箭手跟在他们后面,不断向叙上方散射。远射近挡贴身射,五万凤翔军与张英的两万大军就江滩上展开了一场血腥厮杀。 凤翔营五万将士,人数占居着绝对优势,又是主将得胜,个个是势气高昂,如下山猛虎一般,勇不可挡。而张英的军队本来在数量上就处于劣势,现在主将又是败逃,哪里还有多少战心。时间不长就是抵挡不住,不断向后遗退。 张英一看,挡敌不住,只得放弃了牛渚,向山逃去。周瑜孙策率领凤翔营将士穷追不舍,一些跑得快的刘繇军就逃进了深山,跑得慢的不是被镇西军砍杀,就是成了镇西军的俘虏。 张英在刘繇面前夸下海口,要将镇西军百万大军挡在牛渚不得寸进,结果凤翔营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牛渚,俘获降卒八千人,并得到张英放在邸阁的大量军粮。 张英逃到曲阿,面见刘繇。 刘繇见张英不仅大败而归,而且还将自己的两万大军,十万石粮食损失殆尽,不禁大怒,大声喝道:来人看张英给孤推出去,斩了 张英听了,虽是惭愧不已,但命在旦夕,连声求饶。 这时刘繇帐下的两位谋士笮融薛礼走了出来,齐声说道:主公,大敌当前,先斩大将,恐为不吉。现在镇西军大举来犯,我军正是用人之时,主公不如让张将军戴罪立功。 哼看在两位先生为你求情的份上,孤且饶你一命你的人头先寄在你那里,本将再给你五千兵马,命你屯兵零陵城,如果再不能打败镇西军,两罪并刘繇冷哼一声,沉声说道。 张英身上冷汗直流,见刘繇答应放过他的性命,悬着了的心终是稍稍放了下来。但听到刘繇后半句话时,他的心又禁不住颤悚了起来。两万大军都没有扛住镇西军一日时间,现在刘繇却要他用五千军队去守零陵城,这跟杀死他又有何区别,只不过是多苟活几天而已。 随后,刘繇亲率大军在曲阿南面的神亭岭下寨,大寨就下在神亭岭的山南。周瑜孙策也率军在神亭岭北面立下了大寨。两寨一南一北,仅有一山之隔。 到了第二天清晨,山间云雾弥漫,孙策对周瑜说:公瑾,我想到山顶前去探察敌方大营。 伯符兄虽然勇武过人,但此举却太过冒险,万万使不得。周瑜一听,这小子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这么危险的事也要做,忙出声阻止。 但孙策是谁,狂傲不羁,虽然周瑜是大军主帅,但牛脾气之下,也不肯听周瑜劝阻。顶盔贯甲,上马绰戟,带上十三名随从就奔山顶去了。孙策到山顶一看,到处都是雾茫茫一片,山南的刘繇军大营哪里看得清楚。 山雾大,看不清敌军阵营,本将要翻过山岭,前去探营孙策见山顶大雾,看不清山脚情形,便对身边十三随从说道。 将军,万万不可啊敌营之有千军万马,将军岂能孤身探营,将自己陷入险地。十三随从齐声劝阻。 孙策不听,硬是带着十三人翻过了山岭,来到了神亭岭南面半山腰。 早有刘繇安排在山上的哨骑报与刘繇。 刘繇听后,摇头说道:这定是敌军的诱敌之策,山雾大,定是埋有伏兵,想引我军上当,不可追之,由他去吧。 旁边的太史慈一听,说道:山之人必是镇西军大将孙策,此时不去捉他,更待何时不等刘繇阻止,太史慈已经披挂上马,提着短戟出了大营,边跑还边喊道:是英雄好汉的,都跟我来,活捉孙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