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 (第1/2页)
赵谌和黄潜善的对话,被服侍的小内侍一字不漏的转述给童穆,小内侍说:“这黄鳝鱼真是jianian臣,要害死这么多百姓,太后知道了,定不会饶他。” “乱讲。”童穆喝道,“黄左丞乃是宰执,岂容你乱叫绰号,你再这么叫,咱家便拔了你的舌头。” 见吓唬住了小内侍,童穆道:“圣人那里,咱家自有分寸,你听到的东西,一个字也不许往外说。” 小内侍退了出去,童穆长吁一口气,他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难呀,这才十四岁,便已经人命不当回事。” 童穆心想:“我该请圣人出面来阻拦吗?皇帝会不会怨恨我。以他不把百姓当人的性子,会怎么对付我呢?我冒着性命之忧拦他一次,总不能以后次次都拦他。” 转念一想:“若是这次不阻止他,水淹百姓,这皇帝的名声可就坏掉了,你童穆对得起媪相的托孤……不对,媪相没有托孤,那就好办了。只是百姓……” 想到这里,童穆大声道,“备轿。” 李纲对童穆的拜访非常意外,一来他不愿意交接内臣,二来这时代上门拜访多要先递帖子。但他还是接见的童穆。 一番客套话过后,童穆问道:“童穆今日为黄河事来也。” “白天不是说了,中书不拟旨,不决河吗?” “咱们自己不决河,可是金贼呢?金贼也打到黄河边了,金贼要是放水淹民。” “金贼不会这么丧心病狂吧?” “连堂堂河北西路安抚使都能忍心掘河,金贼更无人性,岂会做不出来?” “大河两岸,百姓怕不有百万户,要是金贼掘河?” “李相公,别出的百姓管不了,汴梁却有办法?” “你是说广济河故道?” “相公高见,广济河故道,灵河故道,都要挖宽挖深,再多挖些引水沟。” 灵河是滑州境内的一条小河沟,在北宋前期的几次黄河决口,黄河水向南涌入灵河,泥沙沉积,河道就淤积了。 广济河是从汴梁流出的一条水道,是运河的一部分,也是以前多次黄河改道,黄河水涌入广济河,将河道都淤塞了。后来广济河向东南方向挖了一条新河道,故道就废弃了 童穆的建议,就是将滑州和汴梁靠北的两条干涸水道重新挖开,同时在周边挖引水沟。黄河水来,在顶过第一波洪流之后,将河水倒入水道当中。 李纲沉吟道:“这个工料所耗非小。” 童穆道:“此事非开封府主持不可,只要李相公与刘知府说一声,小的去和刘知府商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耗的工人材料,不用李纲cao心。 李纲想了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童穆已经提醒自己了,若是金兵真的挖河淹开封,而自己没有做出防备,那就会留下骂名。而现在只需要跟刘鞈说一声,那便把责任分出去一大半。 李纲给刘鞈写了一封信,请童穆给刘鞈带去,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这封信就是凭据。 童穆拿着信离开李纲府上,天色已晚,童穆直奔刘鞈府上。 他是给宰相送信来的,刘鞈带着刘子羽面见童穆。 在刘鞈面前,童穆的说辞就变了,说太后、宰相都非常忧心金人掘河放水,因此让开封府早做准备。 “那为何没有均旨?” “此事皇上没想到,圣人不想驳了皇帝的面子。” 刘鞈笑道:“太后圣明,百姓鸿福。”他望向自己的儿子,“大郎,此事就由你去联络单钤辖,和他一起办这事吧。”单钤辖,即圣水将军单廷珪。 童穆往宫中走的时候,星星已经出来了,而黄潜善还未将手书送出城。 黎阳,张诚伯站在黎阳县衙门口,手按佩剑:“吾乃提举大河守御使,尚书左丞,谁敢拦我,斩立决。”他身宰执,不怒自威,门口的守卒只得进去通报。 杜充从相州东行后,就驻扎在黎阳县,现在他正按照赵谌的手书,布置掘河的命令,岳飞拜倒在地,拒不受命。 杜充正在责备岳飞:“尔是相州人,现在黎阳掘河,已经淹不到相州,竖子为何还要推诿,当吾军令不严吗?”正在发怒间,卫兵通报张诚伯前来,杜充无奈,只得有请。 张诚伯进了大堂,杜充在主位上端坐不动,也不起身迎接。张诚伯站在大堂中央,手按佩剑,厉声喝道:“到了京畿重地,还要掘河,安抚要水淹京师吗?” “张右丞,以水攻敌,乃是圣命,右丞要抗旨吗?”杜充说着,就把赵谌的手书取出来,展开让张诚伯上前观看。 张诚伯走上几步,看了一眼手书,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