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第一节 告别木里 (第5/5页)
括三个金碗,三尊小佛像以及三张豹皮,以表木里王的心意。这让三人感动不已,让他们转告三人对木里王深深的敬意。 第二天,他们启程的时候,星星还在闪烁,好像木里人好客的诉说。 当木里王率众到达寓所的时候,天色开始发亮,主客心情也很舒畅。这个明媚清新的早晨,天空明净,飘着蓝云。木里王亲自陪同他们到达了宫殿的大门。此时,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一些士兵,他们将要护送探险队出木里城。依依惜别时,木里王又慷慨赠送了些礼品。 三人在日出前,终于启程了。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在走出木里宫殿前,他们还遇到了有些前来送行的喇嘛官员,这其中包括主持审判的大喇嘛,以及一个喇嘛军队的领导。他们见到探险队时,都向三人鞠躬,表示友好。他们笑容阳光灿烂,三人的心里同样感到亮堂堂,热乎乎的。 此时,偌尔曼分外激动,这样的送别行动注入了他的心灵,太阳已闪耀着鲜艳夺目的万道霞光,可他的身子犹如船行在海上,把帆扯了起来,乘风破浪有无数滔滔感想涌了上来,有无数话语要说。他感到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感激心情,很想海阔天空、痛快淋漓地畅谈一番,可惜没有时间。他的心里像是灌满了****的无限力量,使他尘封的记忆又有了新意。 此后,探险队从木里城的南门,离开了木里城,即将进入木里山谷。 由于恋恋不舍的亲情,处于安全的考虑,木里特命外交大臣和一群喇嘛军,护送他们出城。出于对两位客人的尊重,外交大臣赠送了纪蒲泰和偌尔曼每人一个很大的铜制汤勺,这种发自内心的深厚友情,表明了他本人已尽了最大努力,因为他并不富裕。为此,他还伴随着探险队,一直走到木里山谷的另一侧的边。 这一天,在偌尔曼看来,十分值得留恋。木里主人所送的种种东西,犹如注入他身上的兴奋剂,给他如入了前进路上的动力。现在他所感到的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对木里模糊的认识,他感染到了木里人那种真正的友谊,已深藏在他的心灵里,这并不是一般的礼物,而是让他尝遍了热情,受到了特殊礼仪,让他周游天下,享受无穷的动力,他们热情好客的行为,渗透了他身体里的每一处角落,好象天上的红日在他心中闪耀着。 最后离别时,外交大臣将一大袋胡桃送给两个客人,他告诉客人,这是木里王赠送的离别礼品。 分别后,探险队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进。 这是一个特殊的早晨,没有那一天比今晨让他们觉得这个黎明更蔚蓝清新,景物更出色动人。太阳从山巅露出金色的阳光,它温暖的阳光更使他们觉得心情舒畅。清凉的空气驱走了他们的倦意,欢乐的曙光照射到峡谷里。对于客人的离去,木里此时犹如在遥远的天际,象一双孤寂大眼睛正在凝视,就像阳光雨露撒在他们的心里。 在他们的眼前,绵延的群山直插云天,山的那边木里正在冒出一缕缕炊烟,好像天宇中有无数的玄学哲理,让他们永远铭记木里人的深情厚意。望着高耸入云山峰上的庙宇,在那不可探测的气氛中隐隐约约的屹立,使人真想在木里多待一阵子,它似乎鉴证着主人恋恋不舍的情谊。在山的北面,有一片高山湖泊,两旁的缓坡尽是黑森森的冷杉林。 他们在山谷的小路上行走,道路愈来愈陡。爬上山巅,远远望去,整个木里城坐落在山谷里,被一片橡树林环抱着,建筑的景色与山林非常协和。这个恍如梦境的画面,让偌尔曼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留恋。他想起了他们刚刚离别的那些热情好客的朋友们,他们虽然生活在大山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他们的热情好客,是任何笔墨都难以描述的。在这种难以割舍的情形里,他所产生的飘忽轻渺的感觉,也都不得不形成缠绵热烈的深情。他本来就是一个有情谊的人,现在更叫他被周围的景物熏染得如痴如醉了。他想自己如果是一位艺术家,他真想把木里那种最富人情,最清净,最令西方人陌生的真实写照都描绘出来。翻过一座小山,他回头对着木里城,望上最后一眼,把一切景象都永远牢记心间,若不这样,所思念的一切那就都白费了。所以,这时他眼前立刻又浮现了木里人善良、纯朴、原始的人民形象。回想起藏区喇嘛政权对他们的隆重接待,和热情好客盛情款待的场面。他不能抵挡他们深情的魔力,那是一种奇特的难于抵御的闪光,觉得有一股荡人心魄侵入自己的心窝,让他无法诉说。他只有心里默默祈祷,愿上帝保佑他们自然天成的幸福生活。 此时,他们在到达第一个营地前,通过一片松树和橡树林,然后走出一片长满杜鹃花的云杉林带,前往阿古。谁知,木里王对探险队关爱有加,早已派出了八个村民,在那里为他们搭好了帐篷,这让他们十分激动,再次感到了木里王的友好与热情。 送别了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村民,三人吃过晚饭,在帐篷里休息。 躺在被窝里,偌尔曼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疲惫的身体也开始转变为轻松愉快,又在胡思乱想,开始了一个旅人经过的地方的畅想:回忆,思索,大大小小的事务,同时涌出,活跃在他的脑海里,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又奔向木里。在梦中,他又回到了那片被群山环抱的童话般的木里,隐约望见木里王坐在宫殿的宝座上,威仪万千,庄严和蔼,众喇嘛侍立两侧,诵经答辩,谈吐不凡。起先,他的梦境是真实的,不连贯的,飘飘忽忽的,各种人物和形象断断续续。但一进入梦乡,情况就大不一样,他还梦见了中世纪似木里黄金般的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rou和松枝火把,照耀着他。他在一片亘古空旷的山野里徘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美好舒适。 少倾,梦境里又变得不安宁。在探险队的驻地旁,都有人来来往往,他们为客人的到来,心情舒畅,在那儿畅谈着,嬉笑着,祈祷着,敲着鼓,跳着舞,吹着号,打击着各种乐器,举行着欢迎仪式。睡梦中,有时候他似乎和那些喧闹融合在一起,有是又似乎离得稍远些,躺在一片草地上,对此礼仪独自受享。他闭上眼睛,深入梦中,又重新回到木里的宫殿里,里面满是陈设华丽的装饰,还有床榻,柔软的座椅,供自己休息,他为此万分满意。梦呓中,他不禁喊道:“木里,我躺在宫殿的床榻上,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木里王爱自己!只要他让我在宫殿里躺下,睡觉!啊,亲爱的木里王,我这可不是亵渎神圣,这是我对您的尊重!” 他在梦里继续游荡着…… 于是,偌尔曼终于喊了出来:“我是一个佛教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