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六章、第三节 格萨尔王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第三节 格萨尔王 下 (第5/5页)

,回来拿水晶刀抵住错通的胸口,要一刀杀了他。”

    偌尔曼:“那错通可完蛋啦。”

    喇嘛王:“那能呀。也许是错通巧言如簧,也许是格萨尔念及血亲,也许是藏区说唱艺人宽宏大量,错通没给格萨尔的水晶刀捅死,只是被天的神马江嘎佩布一口吞倒肚子里。”

    扎布:“那错通还不闷死?”

    喇嘛王:“也许是错通有点福气,还未到死期,他还能在马肚子里透气。待格萨尔把征服魔国得来的财宝、牛羊分到每家每户后,神马才打屁将错通屙出来。”

    偌尔曼:“这种事儿,还真奇怪?”

    喇嘛王:“那时候,好心的格萨尔也分给错通一份牛羊,叫他到达喀草原放马去。此时,无地自容悔过自新的错通,谢格萨尔不杀之恩,嘴里把‘好侄儿,好侄儿,叔叔错啦。’叫了千万遍,才敢把格萨尔看。”

    偌尔曼:“格萨尔的神马有多大神通,竟能保住错通的性命?”

    喇嘛王:“格萨尔的神马不但具有神性,也通灵人性,它知道主子不忍杀错通,才保住了错通的命。但是,格萨尔坐骑江嘎佩布,要比《西游记》里唐僧坐骑小白龙,有个性得多。”

    偌尔曼:“此事怎么说?”

    喇嘛王:“那时,江嘎佩布见主人格萨尔将王位,传给了扎拉王子,便将自己的鞍鞯送给扎拉王子的坐骑白宝珠马,然后与众马告别。‘在地上打三个滚,站起来抖三次毛,长嘶一声,升天而去。’。这就是格萨尔神马的故事。”

    偌尔曼:“神马离去,格萨尔能不心痛?”

    喇嘛王:“那时发生的事情,格萨尔犹如梦中。见江嘎佩布顾自离去,格萨尔的火焰雕翎箭,及斩魔剑也不辞而别。”

    喇嘛众臣:“大王,那格萨尔王怎么办呀?”

    喇嘛王:“格萨尔没了战马,没了兵器,只好带着他的两个王妃珠牡和梅萨,也升天而去,结束他在人间的戎马生涯。那年他81岁。”

    偌尔曼:“那格萨尔的故事说完啦?”

    喇嘛王:“在康区,还流传着谚语。你就是:照格萨尔的智慧说话,仿珠牡的巧手做饭。所以,康区藏民的生活,就如此简单。”

    纪蒲泰:“这些史诗传说中的故事,在我们看来,格萨尔是康区康巴汉子的非凡化身,又是他们心仪效法的铁骨硬汉。”

    偌尔曼:“所以在康区,我看到头缠英雄结的康巴汉子举手投足,就会想象出史诗英雄格萨尔的威武仪容,令我不仅动情,产生尊敬。但我还想知道,以后还发生过什么事情,使人们将格萨尔歌颂?”

    喇嘛王:“公元1253年,萨迦派的八思巴,前往元朝大都拜见忽必烈大帝。”

    偌尔曼:“那这其中,一定有故事?”

    喇嘛王:“正如你说的。他路过康区江达时,于同普建瓦拉寺,并留下一具木雕黑天金刚,和一幅释迦牟尼像。这两件佛教物品,被该寺视为镇寺之宝。这座寺里,还有啥?弟子们,你们谁能回答,说与二位学者知道吧?”

    喇嘛首相:“我说一下吧。这座古寺更为人所知的是,它有一道古代画廊,很长很长。据说,这些栩栩传神的壁画,是瓦拉寺一世活佛打坐时,一次看见格萨尔君臣,在他眼前一闪而过,便叫画工按照他幻觉中的样子,描绘出来,供世人瞻仰膜拜。”

    偌尔曼:“除此之外,康区还有那些风俗?”

    外交大臣:“我告诉你,此外康区还有德格格萨尔藏戏,著名的丁青格萨尔舞,康区的格萨尔唐卡。每逢藏历五六月间,昌都的江达、类乌齐、贡觉、察雅、八宿等地,都要举办民间赛马节。”

    偌尔曼:“这些地方,为什么要举办赛马节?”

    喇嘛众臣:“这种节日有它的意义,用昌都人的话来说,这是格萨尔王留给他们的节日。他们于婚嫁喜庆之际,都要请说唱艺人说唱格萨尔。”

    偌尔曼:“那么说格萨尔的故事早已深入藏民的心?”

    喇嘛王:“举办赛马节,也是康区乃至全藏区的传统风俗。那些头戴羽毛的帽子,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说唱前或焚香请神,西方藏学家习惯把他们称为吟游诗人。”

    偌尔曼:“啊,西方的藏学家也喜欢这种传统风俗?还把他们称为吟游诗人!那么说,这些吟游诗人,跟古希腊的荷马是同行?也难怪法国藏学界泰斗石泰安(RAStein),在他的藏学著作中,是这样描述说唱艺人的:那些吟游的诗人,有着与神灵接通的灵魂,当他还没处于神迷状态时,唱说之前,他并不知道该叙述什么。但是,一但他进入神迷疯狂的状态,一切就会与时俱来,就开始背诵史诗中出现的,全部的18个王或庄园的历史。由于人们对对神迷状态表示怀疑,这就激怒了附在他身上的守护史诗的神。结果,游吟诗人抽出宝剑,刺向自己的胸膛。但是,他没有受到丝毫的伤害,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被神灵附了体。否则的话,受到如此致命的一剑,是会立即丧失的。这就是法国藏学家石泰安的描述,他让我会永远记住!”

    喇嘛王:“啊,法国还有藏学家宣传说唱艺人呀?由此更能说明格萨尔史诗,在世界文化中的伟大意义,它已跨过了国家与地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世人记忆。因此,我再告诉你,这种说唱者自然是神授艺人。而目前最为著名的神授艺人扎巴阿旺嘉措,还有比这更离奇的故事。他生前曾悄悄关照他女儿白玛:‘我死后,要把我的天灵盖留下来。这天灵盖上,有格萨尔王的马蹄印——”

    纪蒲泰:“啊,这就是神授说唱艺人遗嘱,令我们研究者得好好吟读!”

    偌尔曼:“是啊。这就是史诗格萨尔王!他让我有无限联想。因此,我想除强扶弱是人民的普遍愿望。所以,这种呼声就会孕育出一个光芒四射的英雄来。”

    喇嘛王:“所以,我得给你说几句格萨尔谚语:黄刺是乌鸦,应当摞着烧;刺槐是妖魔,应当压着烧;羊粪是饿鬼,应当撒着烧;劈柴是英雄,应当堆着烧;柏树是朋友,应当挑着烧;麦秸是少年,应当摆着烧。因此,格萨尔史诗的故事,我们还远远讲述不完。”

    偌尔曼:“这部史诗其文学形象亦辉煌不朽。所以我想,大王莫非就是格萨尔的化身?也许,我本不该这样冒问?请大王恕罪!”

    喇嘛王:“佛门禁地,不可造次,岂能乱语?但鉴于你的诚意,我恕你无事。”

    偌尔曼:“谢大王宽宏大量,今后我不再乱讲。”

    众人一看,二人说到这份上,谁也不敢搭腔。只是平静地等待如何收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