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第6/6页)
也真够厉害!” 喇嘛首相:“那时岛上是否有人存在?” 偌尔曼:“那是个灾难的末期,距今公元前1。4万年。那时亚特兰蒂斯岛上的幸存者,开始向世界各地逃亡。当然,这些难民当中,不乏掌握高等技术的人才,他们将亚特兰蒂斯岛上的先进技术、宗教仪式,以及科学知识也带到了各个地方。” 喇嘛王:“那他们是否就是人类蛮荒时期的榜样?” 纪蒲泰:“若按传说来讲,也许是这样。在众多的难民中,其中的一群显然就是后来的史料记载被称为‘阿露斯(古埃及太阳神)追随者’的逃亡者,最后在埃及安家落户,并在吉萨高原建立了他们的新家园。” 喇嘛王:“那是说,逃难者终于有了落脚点?” 偌尔曼:“是的。但是,由于担心再次遭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以,这些人就商量,制定了一项长期的建造计划,在吉萨高原建造金字塔,以便将他们的宗教教义好好地保存下来。” 喇嘛众臣:“那他们是怎样建造的呀?” 偌尔曼:“他们有一个宏伟的蓝图。因此,他们开创了一种能够将教义主旨,通过建筑的几何形状表达出来的方法,由于这些建筑外形宏伟,规模巨大,所以能够经得起未来发生的任何地理灾害。还有,这些古人希望,即使他们旨在教授宗教教义的学校,将来有一天全部绝迹,后代人也能够解开融入这些建筑设计中的秘密,以免它们失传。” 喇嘛王:“你所说的这些秘密,按我的理解是,因此,这些亚特兰蒂斯岛的先人,所采取通过建筑传达信息这一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宗教教义流传千古。” 喇嘛首相:“所以说,这些建筑就像是一本巨大的书,供后人瞻仰解读?” 偌尔曼:“首相大人,您可真能想象!” 喇嘛王:“那不是还有狮身人面像,在看护着这些金字塔。那可是百兽之王,对这种奇特的现象,你们是怎样看的?” 纪蒲泰:“我是这样看的。那些远古人就是狮身人面像的创始人。按照推理,他们也许亲自动手搭建了狮身人面像的地基,或者他们只是画出了设计图,并将这一设计传给了自己的后人。” 喇嘛王:“那他们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了金字塔呢?” 纪蒲泰:“依照金字塔石碑文字的记载,狮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早在胡夫继位以前便已存在。” 喇嘛王:“那就是说,大金字塔不可能为胡夫建造?” 纪蒲泰:“这真有些莫名奇妙。从此,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建筑地点,吉萨及其建造形状与宗教教义的关系,都被这些‘阿露斯的追随者们’作为秘密保留起来。” 喇嘛王:‘那些保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是些什么人将此秘密垄断啦?” 纪蒲泰:“事实上,由于那些古埃及的天文学家——祭司将这一秘密保守得极其严密,没有丝毫向外透漏的痕迹,以致于即使在8000年后,埃及的法老也不敢对先人制定的,有关吉萨的建筑计划做出丝毫的改变。” 喇嘛王:“因此,这些引人入胜的秘密,我们也在谈。” 偌尔曼:“不光我们关注此事,世界上还有许多金字塔迷者,也在不停地探索。所以,汉考克和罗伯特写道:我们认为,相关证据表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古埃及先进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一直得以流传下来。而且,从旧石器时代到王朝时期,古埃及都不断涌现出超人一等的哲学和技术人员。” 喇嘛王:“以我所见,这些人被称为拥有上天赐予的圣旨,才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让金字塔永远留在吉萨高地!” 偌尔曼:“大王所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对于汉考克和罗伯特而言,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地点吉萨的确是古埃及——如果说不是全世界的话——的圣地中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此神圣,以至于虽然时间过去了好几千年,但这里却依然保持原样。” 喇嘛王:“所以,它们才是世人心中神圣的殿堂!才如此灿烂辉煌!” 纪蒲泰:“我们所讨论的这一切,都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考古素材。汉考克和罗伯特,两人都是坚定的反权威观点的人士。他们在自己出版的书籍中,尤其提到了考古界对反面证据否认,自己的实地勘察计划受到阻止,勘察许可证被取消,以及考古界盛行的对不符合常规的发现的解释,即无论多么可信,都持不屑态度等情况。” 喇嘛王:“可以想象,一种新异的发现和想象是多么让人难易接受啊!那么,修建金字塔的真正目的,是否就真如刚才所说呢?还是有更深的秘密没有挖掘出来呢?” 偌尔曼:“由此可见,金字塔经文中出现非常大量的天文数字,例如:太阳神,曾经在黑暗而没有空气的宇宙旅行了‘好几百万年’;智慧之神索斯(以在天空数星星的数目,在地上做测量的工作而知名。),有授予死后的法老王好几百年寿命的力量。‘永远的神秖,长久统治者。’欧西里斯,一生花费在旅行的岁月达数百万年之久。另外,经文中还经常出现‘好几千万年的岁月’(以及令人费解的‘一百万的百万年’的说法。显示出古埃及中,至少有一部分持有科学观点的人,已经察觉到时间久远,巨大的存在性了。” 喇嘛王:“你说呢?蒲泰,这种事儿,是否存在?” 纪蒲泰:“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推论:写金字塔经文的人,既然有如此长远的时间概念,必定拥有非常正确的历法,而且还是经过精密计算、复杂的历法。因此,古埃及人拥有和玛雅人一样复杂的日历,应不足为奇。” 喇嘛王:“据我跟洛克的交谈中得知,古埃及人对历法的理解,不但没有随着岁月进步,反而越来越退步。你们可否对此问题研究得深入?” 偌尔曼:“这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的知识体系在非常悠远的古代已经完成,然而随着时间的消蚀,知识却逐渐流失。” 纪蒲泰:“这个观点,可以在古埃及的文献中,得到佐证。古埃及人公开声称,日历是他们的遗产,而且他们相信,这份遗产‘来自诸神’。” 喇嘛王:“这还用问?不过,不论是何方神秖,他们必曾花了许多的时间,观测天象,尤其在积存关于天狼星的知识方面,着力很多。” 纪蒲泰:“所以,古埃及人有一套非常简洁的天狼星周期历法概念,他们认定是天神所赐予的(古代代埃及历的周期为1460年,太阳历法的周期则为1461年),这一点更可以佐证他们的观点。” 喇嘛王:‘若要佐证这些也不难。按照藏人的观测,天狼星周期,用技术语言来说,便是‘天狼星再度与太阳在同样地方升起的周期。’” 喇嘛众臣:“那我们请大王,讲讲其中的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