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二节 古埃及人 (第3/5页)
到遥远的国土法尔西斯——印度——去了。” 外交大臣:“他们去那些国家干什么呀?” 偌尔曼:“贸易呀。他们从那里运回装饰宫殿和庙宇的黄金、白银、象牙、猴子和孔雀。” 扎布:“啊,还有猴子!不可思议?” 喇嘛王:“在辽阔的大海里,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陆路。” 偌尔曼:“所以,舵手还是靠近海岸走,不敢航行到辽阔的大海里去。” 喇嘛王:“要知道,大海和陆地是两种不同的世界。” 偌尔曼:“在黎巴嫩的森林,人们能循着自己的足迹,或循着用斧子砍出的痕迹走路。” 喇嘛王:“但是在水上留不下什么痕迹。浆劈开了水,水又会重新合拢,好象什么也没发生。” 偌尔曼:“看样子,大王还真懂大海的事情。在阿拉伯的沙漠里,人们远途旅行,还可以在以往的宿营地找到一堆灰烬。在商队经过的道路上,扔有打碎了的食器碎片和绵羊、骆驼的白骨。以便人们认路。” 纪蒲泰:“在旅途中,甚至连石头都能说话,帮助人寻找道路。所以,人们向路上的黑石头祈祷,就像向神明祈祷一样。” 扎布:“那些人为什么会这样?” 纪蒲泰:“这有点象藏人一样,转山向神灵祈祷。土地本身用成千的标志向人指示道路,人在地面上走的时候,仔细地瞧看地面,看它上面起伏的面貌,才能知道哪条道通往什么地方。” 喇嘛王:“但是在海上,所有的浪涛都是一样的,都是瞬息万变的。在海里是留不下宿营的遗迹。” 偌尔曼:“因为海水把船舶的碎片,和遇难水手的遗体,永远埋葬在大海的下面。” 喇嘛王:“是啊。在水手的脚下,只有一片蓝色的海洋,在他们的头上,只有一片蓝色的天空,他们怎么能不迷失道路,分不清方向呢?” 喇嘛众臣:“因为往下看,是没有用的。” 偌尔曼:“于是,航海者领悟到,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往下看,而应该往上看。” 扎布:“他们在看什么?” 偌尔曼:“他们把头仰向天空,开是观测星星,在恒星间搜索自己的航行轨迹中的指路标。” 喇嘛众臣:“那他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船舶的坐标?” 纪蒲泰:“中午,太阳给他们指出了南方。夜里,小熊星座指给他们向北去的路。” 偌尔曼:“也难怪腓尼基人,把小熊星座唤做‘车子’。这星座是旅行者的星座。” 喇嘛王:“那我也说说。象这样,人观察着太阳和恒星,逐渐熟悉自己的行星。这说明,他们寻找着通往这个行星世界的钥匙。” 纪蒲泰:“是啊。在无限的的恒星世界里找到了那些钥匙,通往更遥远的地方,开辟新的疆域……” 喇嘛王:“从前,海洋把许多民族隔开了。” 偌尔曼:“现在的航海,把他们联合了起来。” 纪蒲泰:“从此,别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别的民族的信仰,别的民族的技术,开始起航,跟碗杯、金属、织物、奴隶和货物一起,飘洋过海,一同渡过了海洋,寻到了不同的方向,靠到了各自的海岸。在贸易中,文字从埃及传到腓尼基,从腓尼基又传到了希腊,它一路变化,从图画变成了字母,开始传扬天下。” 喇嘛王:“那么是埃及创造了文化?后来才传到了希腊?” 偌尔曼:“这话不假。埃及之所以文明,是因为它创造了字母,才闻名天下。因此,在每一艘腓尼基的船上,都有一个能读会写的人。这是因为他学习了埃及文化,他才敢闯天下,专管文书和记账。” 喇嘛众臣:“那是为啥?” 偌尔曼:“因为船靠岸后回家,他必须向船和货物的主人详细地报告账目。” 喇嘛首相:“那些船都到哪里去?” 偌尔曼:“自从进入国际贸易后,乘着腓尼基的大帆船从亚洲到欧洲去的,不仅是巴勒斯坦的烈性酒和西顿(西顿又名赛达,是现在的黎巴嫩的港市,古代腓尼基的重要城邦。)的紫色长袍,同时还有世界上的第一组字母。因此,许多腓尼基的词儿,变相地在欧洲语言里保留了下来。” 喇嘛王:“由此使我想到,自古到今,许多民族消亡了,许多王国毁灭了,古代纸莎草卷在历史的火焰中化为灰烬。但是字母并没有消失,文字继续延续。它们经了火,却没有烧掉,经历史的洗礼,时间好象没有权利管制它们,让文字继续记录历史。” 偌尔曼:“在西方,文化发扬光大,都离不开字母,人们没有比这几十个符号再大的财富了。” 喇嘛王:“所以,我想象它们好像一道架在海上的桥梁,把民族跟民族,世界跟世纪连接了起来。要是没有它们,谁能够记得住人的思想在许多世纪里创造了些什么呢?” 偌尔曼:“可是,对于那些掌握了字母的人,记忆力就没有限制了。” 喇嘛王:“说得好。人们要想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只要找它们来帮忙,就能一目了然,它们就会把那早已消失了的世界,重新建立起来;我们就看见那早已没有了的事物,听见那早已沉默了的嘴里说出来的话。” 扎布:“那字母真伟大,竟能说出我们从不知道的事呀!” 纪蒲泰:“自从发明字母,字母就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代旅行到下一代,把活动和死的、近的和远的汇集成一个永生的人类的历史,写下更多的不朽篇章。” 喇嘛众臣:“啊,这是学者给我们上的又一堂课!” 偌尔曼:“从前,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河,是世界上唯一的河,可他们错了。这条河从南向北流,他们就以为河不开能有别的样子。当他们想写‘北’的时候,他们就画一只顺流而下的没有帆的小船。要写‘南’,就画一只逆流而上的有帆的小船。” 喇嘛王:“是啊。文字的初想就是图画。在涂涂画画中产生字母,或象形文字。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纪蒲泰:“于是埃及人跑出了原来狭窄的地域。他们发现了别的江河,他们航行到幼发拉底河。于是发现,幼发拉底河的流向完全不象他们本土的河;不是从南向北流,而是从北向南流。” 喇嘛王:“那埃及人会怎样想呢?” 偌尔曼:“这个发现,使埃及人惊奇万分,因此,他们决定把他们的新发现记下来永远流传下去,用来教训后裔。奉了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命令,埃及人在国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