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一章、第二节 郑和西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第二节 郑和西航 (第2/2页)

要原因在于,西欧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当时长期呈现入超差的局面。”

    喇嘛王:“那你们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纪蒲泰:“因为欧洲必须用大量的金银币,来购买欧洲本土并不出产的香料和东方奢侈品。所以,大量金银流入亚洲,本地商业所需的硬通货币却在闹着饥荒。”

    喇嘛王:“那就是欧洲人因此被弄得穷当当?”

    偌尔曼:“正如大王这样想。因此,欧洲陷入了困顿的窘境之中。”

    喇嘛王:“啊,世界史上竟有这种事情!那你再来谈谈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望,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偌尔曼:“这真是不可想象。香料对欧洲人的重要程度,即便把它形容为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推动力,也不为过。”

    喇嘛王:“这又怎么说?”

    偌尔曼:“在当时,对中国人看来平平常常的、可以随时享用的香料,却是欧洲人曾经拼了性命要得到的东西。”

    喇嘛王:“当时,这香料都是指那些东西?”

    纪蒲泰:“一般意义上的香料指的是胡椒、丁香、rou桂、豆蔻、甘松香、檀香、龙涎香、樟脑、苦艾、姜和辣椒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四大香料:丁香、胡椒、rou桂、rou豆蔻,主要产自印度和亚洲的南洋诸岛。”

    喇嘛王:‘那郑和下西洋,正好航行到这些地方。看样子,他带回不少香料。”

    纪蒲泰:“这些东西当然少不了。但更重要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在政治上、建立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和平局势,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经济上,发展了亚非国家的贸易。在文化上,宣扬了中国的教化作用。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对亚非国家的认识、了解。”

    喇嘛王:“那就是说,七下西洋的活动在亚、非之间开辟了稳定的海上交通航道。”

    偌尔曼:“这也是西欧人所需要知道的。他所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成为沿途航行的重要航海手册。”

    纪蒲泰:“那时,郑和又分别在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十一月、永乐十五(1417)年五月、永乐十九年(1421)春、宣德五年(1430)闰十二月,分别出使西洋各国,向亚、非人民展现了中国的辉煌文明,以及传统科学技术。把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愿望,传向了东南亚、非洲地区,也极大地震摄了海寇。”

    喇嘛王:“这证明了郑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航海任务,使明朝皇帝的怀柔政策取得了成效,与许多国家陆续与中国建交,也是他的骄傲!”

    纪蒲泰:“所以,来华使节盛况空前。”

    喇嘛众臣:“他的事迹值得称赞!”

    纪蒲泰:“屈指一算,郑和于34岁时,首次出使,至第七次出使时已经60岁,长年的海上颠簸,使他的体质日益衰弱。终于,在第七次回国途中,积劳成疾,病逝古里,享年62岁。”

    喇嘛王:“他积劳成疾,可歌可泣!值得学习。”

    偌尔曼:“欧洲人最早认识香料,是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希腊人自埃及获得香料植物的知识后,广泛用于生活中。因此,他们发现这种散发着香气的植物,可以调制美味佳肴,还可以美容,芳香空气。”

    纪蒲泰:“此后,香料的使用迅速传到了欧洲世界。当时,对于食rou为主的欧洲人来说,香料调味是离不了。在中世纪,就算是欧洲的王公贵族,嘴里也都淡而无味。”

    喇嘛首相:“这难道是他们的生活习俗?”

    偌尔曼:“不是的。那时,他们的rou食多用盐煮,或在冬天用盐腌制。所以,味道平淡无奇,而自从有了香料之后,算是彻底颠覆了欧洲人的生活,离了香料他们简直没法活。因为香料可使平淡无味rou食变得可口,因长时间放置的rou食异味也可以消除了。”

    喇嘛王:“那么说,香料使欧洲人神魂颠倒?”

    偌尔曼:“对欧洲人来说,香料真好。从此,香料成为欧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整个欧洲需要大量的香料。”

    喇嘛王:“啊,经你们这么一说,我们才知道香料对欧洲人这么重要。”

    喇嘛众臣:“那运输香料的船都经过哪里?”

    纪蒲泰:“在中世纪,香料只能从遥远的东方运来。从欧洲到东方数千公里的漫长途中,充满了艰难危险,而且阿拉伯人占据了必经之路。阿拉伯人乘着独木舟,从东南亚的种植园里收购这些香料,载着香料到达马六甲,向苏丹交过税以后,再从危险的印度洋驶向亚丁。”

    外交大臣:“这就是运送香料的过程?”

    偌尔曼:“不是这么简单的过程。如果那有幸躲过海上的风浪,海盗的袭扰,则可以到达亚丁。从那里有商队接应,穿越炎热的沙漠。几个月后,到达巴士拉、巴格达、大马士革,再经贝鲁特抵达开罗。这其中,各地苏丹所征的高额税款,更是令香料价格一路攀升。当商队幸运到达亚历山大,送到威尼斯商人手中的时候,才稍微安全。”

    喇嘛王:“是啊,商人就是这样赚到的钱!”

    偌尔曼:“事情还未完。威尼斯商人以高价把这些香料,卖给其他各国商人,然后再到分销商手中。当到消费者那里时,香料价格已经贵比白银了。”

    喇嘛王:“是啊,商品一经来回倒,其价格就上去了。商人们都深识其中的奥妙,一个个都发财了。”

    纪蒲泰:“因为阿拉伯人控制了当时唯一的水上和陆地联运通道,形成了贸易垄断,严重地影响了西欧商人的利益。这让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十分眼红。为了摆脱威尼斯商人的垄断,葡、西、英、荷等西欧诸国,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新的航线,到达香料群岛。”

    偌尔曼:“总之,对香料、黄金的渴望,以及基督教的传教热情,促成了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到东方去’成为西方冒险家、政治家、航海家的强烈信念,东方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

    纪蒲泰:“这一时代将连接人类几大文明区域,使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当时之所以,中国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有着复杂的内部原因和客观原因。尽管郑和并未发现新大陆,也没有象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那样带回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他还是因其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而被载入了史册。”

    喇嘛王:“这不得不让我再次说明,自他远航结束之后,明朝国库空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而自唐代以来,就以名震海外的中国航海事业,开始由盛而衰,让位于西欧。”

    纪蒲泰:“这也可能是,中国与地理大发现无缘的由头!让发现新大陆的事情让给了欧洲。”

    这一席话,听得在座的都直挠头。他们中间,谁也再说不出更多的理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