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蛮夷历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蛮夷历史 (第2/5页)

记》卷七九《戎州》载:其土有四族:黎,蒯,虞,牟。夷夏杂居,风俗各异。其蛮獠之类,不识文字,不知礼教,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椎髻,跣足,凿齿,穿耳,衣绯衣,羊皮,莎草,以神鬼为征验,以杀伤为戏笑,少壮为上,衰老为下,男女无别,山岡是居。”

    偌尔曼:“即然你说道这里,我还有问题?”

    喇嘛:“那你尽管提?”

    偌尔曼:“那你说的蛮荒之地,古人是不是很野蛮?”

    喇嘛:“刚才我已讲了一半,咱们接着再往下谈。我们谈的都古人的记撰,现在我可没有损贬少数民族之意。”

    纪蒲泰:“我理解你的意思,谈古论今,我们十分尊重少数民族,决不会作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的事。不过,为了研究历史,所使用的文献尽可能保持原本文字,对于一些族称不够明确,(如‘蛮’,‘夷’),或其族称虽明确,但资料过少,通归其他类中,为了保持资料的原来面目,对文献中用于历史上少数民族的侮辱性文字一律用原文,请长老凉解?”

    喇嘛:“我所说的就是历史文献的原貌,那些文献资料,是古人的记录,我们只要批判对待就行。”

    偌尔曼:“既然说到这里,我们就是了解关于凉山地区彝族的历史,才请教于你。”

    喇嘛:“那你们还有什么目的?”

    纪蒲泰:“我们是想写一本关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书,需要收集彝族在历史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补充的汉文资料。不知您看否知道?”

    喇嘛:“这些汉文资料,我倒是看过不少,但,我所掌握的不知你们是否需要?”

    偌尔曼:“只要您讲出来就好?星星点点的我们也需要,也会一字不少的记录下来,以便回去后整理成书,供人阅读。”

    扎布:“长老。你肚里有多少,就一点不剩的往外倒吧?省得烂在肚里坏了肠子,没人知道?”

    喇嘛:“那好。我就把我肚里资料化作墨水,往你肚里倒,让你洗洗肠子,尝尝喝墨水的滋味儿。”

    扎布:“喝喝墨水也好,这能让我的想法提高。”

    喇嘛:“那资料范围,地域限于大小凉山地区,也包括西昌地区。”

    纪蒲泰:“那随你的意。按历史化分地区,也是古人的意。由于该地区古代民族复杂,而且其中一些民族的族属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少之又少,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尚且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喇嘛:“年轻人,说到这里,我也敬重你。看样子,你虽年轻,可,知是却不低。”

    纪蒲泰:“那里,那里。还是您老人家是大家,历史资料可掌握不少。而且,您称得上是研究凉山地区古代民族的原老。我们更加敬重您了……”

    偌尔曼:“长老,那就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聊?”

    喇嘛:“好。那我就聊聊‘獠’这个民族。”

    扎布:“怎么说聊,你就聊?你聊啥呢?”

    喇嘛:“那我还是按资料聊。不改一字,全文全貌。”

    纪蒲泰:“长老。您偌背得一字不差,岂不更好?”

    喇嘛:“我虽不是倒背如流,也能做到一字不差。”

    扎布:“那好呀。你就背吧?”

    喇嘛:“你们听着吧。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好相杀害,多不敢远行。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其口嚼食并鼻饮。死者竖棺而埋之。性同禽兽,至于愤怒,父子不相避,惟手有兵刃者先杀之。若杀其父,走避,求得一狗以谢其母,母得狗谢,不复嫌恨。若报怨相攻击,必杀而食之。平时劫掠,卖取猪狗而已。亲戚比邻,指授相卖,被卖者号苦不服,逃窜避之,乃将买人捕捉,指若亡叛,获便缚之。但经被缚者,即缚为贱隶,不敢称良矣。亡失儿女,一哭便止,不复追思。惟执盾持矛,不识弓失。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能为细布,色至鲜净。大狗一头买一生口。其俗畏鬼神,尤尚yin祀。所杀之人,美鬚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于竹,及燥,号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至有卖其昆季妻奴尽者,乃自卖以供祭焉。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他背完之后,说:“此文来自(《魏书》卷一0一,第2248—2249页,《獠传》,参《周书》卷四九《獠传》,《北史》卷九五《獠传》)。我背完了,不对之处,望纠正?”

    扎布首先发话:“你可真行?竟能背诵?可,我不懂,更不知你背得正确不正确?”

    喇嘛:“这不算是瞎说。你能过问就不错。若换别人,还不一定敢提问。”

    纪蒲泰:“长老真是一个知识渊博记忆深刻的人,学问之深,不可揣度,胸怀之广,不可测量。我很敬重您。在此,我也和你探讨一点凉山古族的学问。”

    偌尔曼:“长老,我这位老兄,跟您一见面,就心血来潮,什么事都想知道。”

    喇嘛:“那好呀。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偌尔曼:“至少,象您那样,念经诵佛,熟读史文,才算高明。我不是爱吹牛的人。可,我也兴高采烈地打开话匣子啦。”

    喇嘛:“我要问你一句话。这个话题,你是否还能和我继续探讨下去吗?”

    偌尔曼:“探讨可以,可,我肚里没有东西。”

    喇嘛:“你这个人呀。我一看就知道有能耐。因为你的外貌,真是一表人才。”

    纪蒲泰:“您判断的好。关于凉山地域的事儿,他也很想知道。因为他总是紧紧抓住什么新问题,来充实自己。”

    偌尔曼:“我就是想了解凉山的历史。老兄,你是否能为我开辟门经?”

    纪蒲泰:“在大师面前,我只是位小学生,稍作一些补充。”

    喇嘛:“你这年轻人,还真谦虚,真聪明呀。补充一点也行,说出来也让我听听。”

    纪蒲泰:“啊。长老,承蒙过奖了。我不知有何方的幸运,使我有此荣幸的机缘,能和大师一起畅谈。”

    喇嘛:“啊。你是多么讲究礼仪的年轻人。对我的印象很深,远非一言就能说清。还是说出你想说的话,让我们共同探讨吧?”

    纪蒲泰:“那我就班门弄斧啦。”他接着也说出凉山的一些史料,供大家参考:“我也记得,《博物志》曰:‘蜀郡诸山夷,名曰獠子,妇人孕身七月,生时必须临水,儿生便置水中,浮即养之,沉便遂弃之。至长,皆拔去其上齿后狗牙各一,以为身饰。’参见《太平御览》卷三六一,第1664页,参《博物志》卷二。”

    喇嘛:“就此话题,我们的谈话就能继续。年轻人,放开手脚,继续我们的话题,多谈一些历史,好充实自己。”

    纪蒲泰:“魏晋以还,蛮獠恃险抄窃,乍服乍叛。至齐,夷长或来纳款,因为越雟獠郡以统之。周武帝征越雟,又开其地,因立严州,取严敬为名。隋开皇四年,改严州为西宁州,隋末又改为越雟州。此文据(《汉唐地理书钞》)第289页,梁载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